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75542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缙云新区茶园路北延伸工程 编号致:丽水市处州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缙云新区茶园路北延伸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业主审核意见:业主单位: 日 期: 缙云新区茶园路北延伸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施工单位:缙云通达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编 制: 审 查: 核 准: 目 录一、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二、 主要施工方案(一) 施工准备工作(二) 管沟土石方开

2、挖(三) 路基填筑(四) 基层及路面浇注(五) 人行道铺设与花岗岩侧石安装(六) 给排水管道施工(七) 检查井施工(八) 阀门井施工(九) 雨水口施工(十) 电信电缆管线安装三、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四、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五、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六、工期保证技术组织措施七、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八、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表九、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十、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情况十一、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附表一: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附表二:水泥砼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附表三: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框图附表四;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图十二、辅助说明资料一、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 工程概况缙云新

3、区茶园路工程位于缙云县县城新区,该工程施工内容为给排水、雨水、污水管线、路基、路面及附属工程;工程概算投资额约.67 元。(二) 编制依据1、根据缙云新区茶园路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施工设计总说明。2、招标答疑会议纪要及现场踏勘的具体施工条件。3、现行市政工程验收标准及其他相关施工技术规范。4、现行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和规定。5、根据现有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力量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二、 主要施工方案本工程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浇筑、人行道板铺设、花岗岩侧石安装、给排水管道施工、电信电缆管线安装、检查井、其他附属工程设施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安全生产,才能在预定的工

4、期内高效低耗的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一) 施工准备工作1、全面熟悉图纸、合同、规范、质量标准验收办法,并会同设计单位进行核对和施工。2、调查各原材料供应情况,做到材料、设备工具、劳动力全面落实,确保施工时无待料待工等情况。3、编写详细的交通组织设施,根据工程阶段状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确保施工、交通顺畅两不误4、及时办理好施工许可证和开工令,争取工程早开工。5、及时办理合法用工手续,确保合法用工,避免劳务纠纷。(二) 管沟土石方开挖管沟开挖之前,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对,若与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提供的位置或高程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变更调整,若没有其他问题可根据图纸及有关资料每 30 米设置

5、一个高程基准点,采用现场开挖深基坑的方法,查明和弄清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进行测量、放样、清除障碍,修筑施工便道,而后机械开挖司机及施工人员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为挖槽断面、坡度、堆土位置、地下现有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尽量避免在高压线路下工作,同时保证安全距离。管沟开挖每 50 米为一个工作面,采用 1 立方米液压反铲与人工开挖相结合,可用原土回填、夯实或石灰石分层处理,其相对密实度不低于 95%,在开挖沟槽时,遇槽底以下土的承载力不够,或局部地段土层柔软会导致管道不均匀沉降时,应进行

6、换土处理;或在开挖中遇到岩石,可用液压式破碎机进行开挖而避免爆破,基槽开挖后,严禁晾槽,应马上铺设垫层,开挖土方就近堆置,距离沟边不小于 1m 堆置高度不超过 2m。路面渣土与下层好土分层堆放,堆土整齐集中,保证市容整洁,路面回收利用。设置专职人员合理安排交通、车辆、行人路线,保证交通安全。沟槽开挖两端设立警告标志,沟槽边侧设置护栏,夜间悬挂红灯,间距 30 米一对。场地无处堆放时,先进行土方外运,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运进回填。雨季开挖,应充分考虑雨水排除问题,防止泡槽,保证施工环境安全,要求管道基下为原状土,且在施工排水过程中未受扰动;在沟槽内设置排水沟和其他管道交叉处开挖,先用机械挖除部分

7、土方,再用人工进行开挖。开挖断面按施工要求,一般采用一步大开槽开挖。沟槽底部宽度为管道结构外边缘宽度加上两侧的工作面宽度(B=D+2b) ,边坡为 1:0.33。必要时加大边坡以保证边坡稳定,不塌方。全线管道坡度按施工要求(20%30%)不等进行放坡。(三) 路基填筑道路施工前必须校核设计坐标,严格按设计坐标进行放样,并对全线水准控制点进行闭合校验。1、道路施工时需先清除路基施工范围地表土约 20cm,并严格控制路基回填土质量,不使用含有机质较多的土,不得用含草及树根等杂物或生活垃圾回填,超过 10cm 粒径的土块应打碎使用。地面横坡在 1:101:5 时应先翻表土再行填土,坡度陡于 1:5

8、时应作成台阶形,每级台阶宽度不小于 1.0m,台阶顶面须向内倾斜,每级台阶高度以 30cm 为宜。砂土地段可不作台阶,只翻松表层土。路基填土须按设计断面分层,由中央逐渐向路边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30cm。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均应宽于设计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原地面不平时,应从低处开始填筑压实,并注意清理基底,遇有不同种类土时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得任意乱填,以免形成水囊或滑动面,并注意减少层数,透水性较差的土,在透水性较佳土层下时,其表面应在路中线向两侧做 4%横坡,透水性较大的土边坡不应被透水性较小的土壤覆盖。路基处于地下水较高与软湿地区

9、时,常设隔离层,透水性隔离层有粒料、土工织物等。不透水隔离层有沥青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及各种类型的土工膜等。2、填土压实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 用铲运机、拖拉机、拖车填筑路堤时应分层(虚厚2030cm)填筑,每层土壤应以推土机或人工仔细整平;并应在路堤整个宽度内使拖运车辆均匀分布行驶。(2) 当用人力运土填土时,宜先轻碾,后重碾压实。(3) 碾压工作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1520cm,约碾压 58 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4) 碾轮外侧距填土边缘不得小于 50cm,以防发生溜坡事故。一般可将路堤填土两侧加宽 50cm,碾压成活后修整到设计宽度。如路

10、基边缘不易碾压时,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打坚实,用人工夯打时提夯应有足够的高度,夯与夯之间重叠 1/3,每层至少夯打三遍。(5) 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均匀一致,并随时保持土壤湿润,不得干压。(6) 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验土壤含水量及压实度,并应按要求做试验记录。(7) 路基下遇管、沟、井、雨水口等应分别予以处理,属于废旧者按距路床标高下深度、密度要求分层夯实,深度较深者应先期填完,较深的废井距路床深大于 1.5m 应填砂砾、粗砂(视情况可利用水沉密实)小于 1.5m 则按规定密度填筑,路基施工应认真做好场地排水措施,确保路基压实成型。3、根据施工道路说明对于沿线池塘、沟渠路段,施工前先清淤,

11、然后回填宕渣至路基顶面标高。路基边线均采用放坡处理,填方边坡 1:1.5,挖方边坡 1:1。土基顶面回弹模量要求25Mpa。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表一)。(四) 基层及路面浇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基层均采用 5%水泥稳定砂砾石,施工时应在初凝前完成压实,水泥稳定砂砾石的 7 天(6 天湿养,一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3.0Mpa,水泥稳定砂砾石应采用搅拌机集中搅拌,压实应控制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实机具可采用震动式压路机,或采用平板震捣器震捣,但平板震捣器的功率应大于 2.8 千瓦。基层顶面回弹模量应100Mpa。本工程道路设 20cm 厚 5%的水泥稳定砂碎石,根据规范要求,水泥稳

12、定砂碎石可一次性摊铺到位。(1)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水泥稳定碎石可采用厂拌法施工。在拌和前,首先对各集料的质量进行试验,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如有变化及时调试设备和调整添加水量,确保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拌和时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大于 6Cm;混合料摊铺碾压时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杜绝过早出料。(2)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前,沿摊铺边线按 20 米间距,打钢钎,测量人员按设计要求测出摊铺的厚度(包括松铺厚度) ,然后拉线、找平,确保标高和平整度。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以机械为主,辅以人工平整,确保标高和表面平整度,切忌薄层加铺,下

13、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在铺摊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地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均匀的集料摊铺,找平。(3)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通常路面两侧应多压 23 遍) 。整型后,采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一般需碾压 68 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以

14、采用 1.51.7km/h 为宜,以后用 2.02.5km/h 的碾压速度。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 、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如其达到质量要求;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连续施工,尽量减少纵横接缝,分层施工时,纵横接缝错开,其中横缝错距应不小于 1 米,纵缝错距应不小于 0.3 米。每天施工完毕后或间断

15、施工后,须将端头斜坡切除,要求切缝顺直。(4)水泥稳定碎石的养护水泥稳定碎石摊铺、碾压完毕,及时进行湿润养生,特别是施工后的一周,水泥稳定碎石面须长期保持湿润,但严禁用大水直接冲击表面。一般干热夏季须每天经常洒水,冷湿季节如表面未干燥、发白,可不洒水。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密实度试验和弯沉检测,还应对路面进行封闭,杜绝车辆通行。2、水泥砼路面浇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与水合成水泥浆为结合料,碎(砾)石为骨料,砂石为填充料,经过拌合、摊铺、振捣成型和养生所修筑的路面(包括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小块铺砌等路面与基(垫)层所组成。水泥混凝土面层常规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表二) 。本工程行车道采用 20cm 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施工工序主要为:在已建成的基层上测量放样;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混凝土拌和、运输与卸料;混凝土的摊铺与振捣;机械整平、人工抹平与养生;机械切缝、灌缝与填料等。(1)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模板的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每节长度一般为 4 米,模板的高度与砼板厚度一致。其板面平整、顺直,无扭曲等不良现象,并有足够的刚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封头模板可选用木模,木模板要求质地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