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827476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物理解析-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2014 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 (3 分) (2014 赤峰)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是()A 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的值 B 阿基米德光的色散现象C 牛顿杠杆原理 D 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考点: 物理常识专题: 其他综合题分析: 根据对物理学史及科学家主要贡献的掌握分析答题解答: 解:A、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的值,故 A 正确;B、阿基米德得出了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来求浮力,故 B 错误;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出了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是牛顿总结出的,

2、故 C 错误;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理学家以及这些科学家对物理学所做的贡献,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2 (3 分) (2014 赤峰)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正确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g B 人的正常体温约 39C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D人的步行速度约 1.1m/s考点: 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

3、: 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g,所以 A 符合实际情况;B、人的正常体温约 37左右,所以 B 不符合实际情况;C、课桌的高度约 80cm,所以 C 符合实际情况;D、人的不行速度约 1.1m/s,所以 D 符合实际情况故选 B点评: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3 (3 分) (2014 赤峰)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 噪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2 页D汽车安装的倒

4、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考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 声现象分析: A、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声体、声音传播的介质、健康的耳朵B、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C、 “禁止鸣笛”是从阻止噪声产生的角度控制噪声的;D、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解答: 解:A、想听到声音,即必须有声源(频率在 2020000Hz)和声音传播所需要的介质,同时还有健康的耳朵,故 A 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故 B 错误;C、 “禁止鸣笛”是从防止噪声产生角度控制噪声的,故 C 错误;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 D 正确

5、故选 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综合应用,注意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传声介质、听觉器官要想听到声音,三者缺一不可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4 (3 分) (2014 赤峰)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确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 C D考点: 杠杆的分类专题: 简单机械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 解:A、A 图中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B 图中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C 图中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D 图中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

6、,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 C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5 (3 分) (2014 赤峰)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B 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 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 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3 页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

7、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与题目要求相对应从而确定答案解答: 解: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A 不符合题意;B、人在室外呼出的“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一种液化现象, B 不符合题意;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雪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C 符合题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 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 (3 分) (2014 赤峰)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

8、她在水球中的“倒影”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倒影 ”不能成在光屏上C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 “倒影”会变大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 解:A、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错误;B、 “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 B 错误;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

9、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 C 正确;D、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 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 会变小,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难易程度适中7 (3 分) (2014 赤峰)某同学用嘴靠近小瓶瓶口吸了一口气,空瓶就“ 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4 页A唾液把瓶粘住了 B 瓶内气压变小了 C 瓶外气压减小了 D瓶子重力减小了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 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有很多,如:用吸管

10、吸饮料,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将吸盘挂钩吸在玻璃上等;这些例子中的“吸”、 “抽”其实不准确,应该是“压”,如用吸管吸饮料,实际上是人将吸管中的空气吸出,管内外气压差增大,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的解答: 解:(1)唾液的性质和水相近,几乎没有粘性,粘不住小瓶,所以 A 不合题意;(2)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使瓶内气体变少,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小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了嘴唇上,故 B 错误、C 正确;(3)在此过程中瓶子的质量不变,则瓶子重力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压的存在即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有关大气压的很多实例中,所谓的“吸” 其实都是大气压

11、的“压” 在起作用8 (3 分) (2014 赤峰)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A雷天站在大树下避雨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分析: 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触电有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解答: 解:A、雷雨天里,大树也是很好的导体,电流会沿大树传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万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故 A 错;B、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内,直接接触火线而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 B 错;C、因为湿抹布是导体,当用湿抹布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使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 C 错;D、洗衣机、电

12、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金属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特别注意水容易导电,不要把衣 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 5 页服挂在电线上和用湿手拨开关,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9 (3 分) (2014 赤峰)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它们吊起的重物都是 G,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当重物匀速上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其中的定滑轮为参照物,重物是静

13、止的B 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更省力C 重物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一样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 简单机械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2)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据此分析计算(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质量越大,

14、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4)根据 = 100%分析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 解:A、以其中的定滑轮为参照物,两图中重物相对于定滑轮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故以其中的定滑轮为参照物,重物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甲滑轮组拉力 F 甲 = G,乙滑轮组 F 乙 = G,故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更省力,故 B 正确;C、当重物匀速上升时,质量和速度都没有改变,故重物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故 C 错误;D、因它们吊起的重物都是 G,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所以有用功 W=Gh,都相同,甲的总功 W 甲 = (G+G 动 ) 3h,乙的总功 W 乙 = (G+G 动 )2h,由 = 100%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样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 此题涉及到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