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70833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_课程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管理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 策策院系名称:经济学院金融系专业班级:国金 1103 班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内容摘要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利率与汇率风险已现实地发生在商业银行身上。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利率和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较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上,对市场风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逐渐凸显,市场风险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金融风险之一。本文在研究银行面对的利率、汇率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通过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经

2、验,提出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防范的合理建议。关键词:风险管理;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对策目录目录一、引论 .1二、 相关背景 .1(一)国际背景.1(二)国内背景.21.利率和汇率的改革步伐加快.22.与市场风险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2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2(一)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2(二)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现状.3四、国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方法借鉴.4(一)规范的市场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4(二)不同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与工具.4五、关于国内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 .5(一)针对各风险特征实施分层的差别化管理.5(二)做实操作风险防控机制.5(

3、三)准确把握现阶段市场风险的特性.6(四)探索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6六、结语 .61浅论当前市场风险下商业银行的对策一、引论市场风险管理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风险管理与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的最大区别在于风险的来源不同,前者主要来源于市场价格的变动,而操作风险则主要来源于内部管理,信用风险则来源于交易对手。因此,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其他专业风险管理体系应有所区别,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市场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同时该体系又是建立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之下要考虑与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操作风险管

4、理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和统一性。2、相关背景(一)国际背景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伴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的推出而被逐渐提出的,1988 年发布的巴塞尔协议中没有考虑市场风险,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市场风险的破坏力日益显现,针对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于是在 1996 年和 1998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补充规定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并于2001 年发布了覆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 BASEL 草案,其核心理念就是强调风险管理的全面化。从 BASEL 的上述转变可以看出,随着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日益广泛和复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能再仅仅局限于

5、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而需要扩大到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同时,银行的各类风险又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相同的产品和业务可能同时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如金融市场业务;某一类风险的暴露又可能是由于其他风险所引发,如前述法国兴业银行巨额损失事件。因此,无论是监管要求还是实践需要,构建全面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都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2(二)国内背景1.利率和汇率的改革步伐加快我国早在 1993 年明确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并先后放开了对多种利率的管制,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国债市场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等。同时, 汇率改革也逐

6、步推进。1994 年的外汇体制改革, 使我国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 2005 年 7 月 21 日起, 人民币汇率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同时人民币升值 2%。利率调整的加快和汇率的持续升值,使对市场风险缺乏良好管理的中国各主要商业银行开始频繁地暴露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之下。2.与市场风险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市场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弱、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情况下, 银监会参照新巴塞尔协议的标准和要求, 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监管现场

7、检查手册等一系列与市场风险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 以提升我国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意识并督促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一)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我国现行的“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利率体制,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较大的存贷款利差盈利,同时利率风险也相对较低。因此,银行的经营重点仍然集中在吸收存款方面,利率敏感性很低,对利率风险管理不够重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的盈利模式将改变,并且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近两年央行频繁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特别是 2007 年 6 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利率,10 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

8、 2008 年初我国对调整利率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更多的是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但是 2008 年下半年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又把调整利率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为调整经济走势而对利率进行随时调整将成为常态。不断变化的利率会不断造成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为其利率风险管理带3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的永久性工作。总体看,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将呈上升趋势。风险成因可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恶化、金融市场波动、国际利率和汇率变化等, 这些宏观变量将影

9、响市场利率水平, 最终对商业银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内部因素包括资产负债结构失衡; 利率决策管理失误; 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等, 这类微观因素是导致银行利率风险的内部原因。通常, 当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时, 就会形成实质性的利率风险。 (二)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多年来 我国一直实行固定汇率,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外汇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第一,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汇率风险控制意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汇率变动时,大部分银行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第二,银行高层监控风险能力不高;不少商业银行董事乃至高级管

10、理人员缺乏汇率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不清楚本行外汇敞口头寸水平以及本行的汇率风险状况,无法制定出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战略,构建合理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第三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大,对汇率风险没进行专业化管理,甚至无人专门负责汇率风险的测算及防范;第四,汇率风险识别、计量、 监测、控制水平不高,使用的计量工具、方法比较陈旧,没有开发出适合本行的监测方法;最后,汇率风险内控能力不强;有些银行甚至没有相互独立的汇率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绝大多数银行的内审部门几乎没有具备开展针对汇率风险审计能力的人才。四、国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方法借鉴 由于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国外一些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

11、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给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体系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市场风险控制部门及涉及市场风险的业务经营部门职责明确,市场风险控制部门与承担风险的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从全角度出发管理和控制市场风险,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独立的市场风险控制报告,并且配备履行市场风险控制职责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大多数国际性大银行对全行的利率、汇率和流动性等风险的管理,都在总行设有单独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归资产负债管理委员4会直接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作为利率、汇率和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决策机构,确定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和相应的市场风险敞口等政策,并在委员会下设

12、立资产负债管理部,承担利率、汇率和流动性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二)规范的市场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都有一套统一标准来定义、测量、限定和报告非交易组合的市场风险,和确保所有业务的一致性、方法的稳定性和风险的透明度。且市场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应当与银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相适应,与其总体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资本实力和能够承担的总体风险水平相一致,并符合当地银行监管部门关于市场风险控制的有关要求。每项业务需要由独立的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审批,并设定市场风险额度,包括风险测量、限额和控制,并控制在集团总体风险偏好的参数内。而与独立的市场风险管理联合开展的业务必须确保市场风险被

13、独立地测量、监控和报告,以确保风险承担活动的透明度和风险报告的诚信。在所有情况下,业务部门最终要为他们承担的市场风险负责并保持在限定的额度内。银行制定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充分考虑了业务品种和机构特点,在保持标准一致性的前提下,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程序。如对于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 和不同业务种类(如衍生品交易) 的市场风险,银行会制定更详细和更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并保持相互之间的一致性。(三)不同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与工具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国际银行使用了表内调节和表外对冲等管理手段。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包括缺口分析、外

14、汇敞口分析、久期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由于不同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国外商业银行多用压力测试等分析手段进行补充,即使用银行监管部门的压力情境和根据本行业务性质、市场环境设计的压力情境进行压力测试,将压力测试的结果作为制定市场风险应急处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并定期对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审查和测试,不断更新和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如:花旗银行采用一系列风险工具,包括敏感性分析、VAR、压力测试,每个交易组合有其自己的市场风险额度框架,包括测量和控制、业务的建立和独立市场风险管理的批准。日本瑞穗集团用 VAR 作为主要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以压力测试为辅助手段,VAR 采用一天 99 %的置信区间。为测量一般风险,东京三菱银行使用 VAR 技5术来估计组合的市场价值的变化,在特定期限内对过去市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VAR 技术每日监控和管理市场风险。集团使用方差或协方差矩阵的模型来计算整体 VAR ,考虑风险因子的相关性和用情景分析或模拟方法估计非线性期权风险。集团用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