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59696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PDF 页数:141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评报告(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概概 述述 (1)建设项目的特点 (1)建设项目的特点 2016 年8月25日,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了关于下达南宁市 2016 年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第二期)的通知(南发改投资201696号)的文件,将园博园周边主要市政配套道路的新美路、平良路、美泉路延长线、良信路延长线、顶美路、平龙路作为一个统一的项目进行设计,项目建设有利于蒲庙镇与南宁市中心城区尤其是与五象新区的协调与衔接;有利于推进南宁园博园的建设以及贯通园博园周边道路,满足园博园建成后的交通需求;有利于强调蒲庙镇总体规划的延续性,有利于促进蒲庙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在园博会期间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项目包含6条城市道路

2、,其中:美泉路延长线为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路宽50m、实施长度1145m;良信路延长线为次干路、涉及速度50km/h、路宽45m、实施长度1220.543m;其余4条路为支路、设计速度30km/h、路宽30m(新美路宽24m),其中实施长度为:新美路 1329.072m、平良路 1025m、顶美路 1096.097m、平龙路1191.375m。 (2)评价工作过程 (2)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该项目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项目业主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南宁市园博园

3、东侧配套路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工作组成员对项目场址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及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咨询相关部门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合项目排污特征及周边环境敏感点、 污染源分布及相关规划情况,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并委托环境监测单位进行现场监测,获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在公众参与调查方面,业主于2017年3月28日和2017年4月20日在相关网站及项目周边敏感点粘贴公示,在第二次公示后通过走访群众,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直接收集公众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见和建议。 环评工作组依据现状数据和有关资料,结合项目特点,经过深入的调查

4、、分析和预测,并在充分的公众参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规范,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南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2017年5月5日在南宁在南宁市组织专家对本项目进行技术评审,我单位在环评报告送审稿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其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于2017年5月中旬完成了该环评报告书(报批稿)。 南宁市园博园东侧配套路网项目建设符合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二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建设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 (3)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 (3)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 本项目为新建城市道路路网工程,根据收集的资料及项目特点,结合周边环

5、境现状及规划情况,本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声环境影响和水环境影响。根据项目预测结果,项目运营后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噪声贡献值增大,对区域声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项目评价范围内有6个敏感点,施工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对敏感点有一定影响,但施工期时间短,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经预测,营运远期仅1处敏感点夜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评价提出了对超标敏感点换装通风式隔声窗措施。根据区域用地现状及规划,项目周边为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及二类工业用地。本评价还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等保护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4)评价总结论 (4)评价总结论 项目建设未涉及无法避让的重大环境问题。其对环境的影响主

6、要发生于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建设单位应按照本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工程承包商在签定承接合同中应有明确条款,对施工期采取的防治措施落实予以承诺,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营运后社会及经济效益明显。在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有效落实的情况下,建设和营运不对沿线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 1 1.1 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 . 1 1.2 评价目的 . 2 1.3 编制依据 . 3 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 6

7、1.5 相关环境功能区划 . 7 1.6 评价标准 . 8 1.7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 10 1.8 评价方法 . 11 1.9 评价程序 . 16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7 2.1 项目基本情况 . 17 2.2 工程设计 . 21 2.3 占地拆迁数量 . 38 2.4 土石方平衡 . 40 2.5 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 . 42 2.6 施工流程 . 42 2.7 工程分析 . 42 2.8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 51 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4 3.1自然环境概况 . 54 3.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8 3.3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62 3.4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 65 3.5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65 第四章第四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