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论文(设计设计)名称名称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抢答器设计与实现论文(设计)论文(设计) 来源来源科研真题论文(设计)论文(设计) 类型类型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李泽滔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杜明月学号学号班级班级自动化 101一、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工厂和电视台等单位常举办各种智力竞赛抢答器是必要设备在各种竞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有抢答的环节,举办方多数采用让选手通过举答题板的方法判断选手的答题权,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因为主持人的主观误断造成比赛的不公平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制作一个低成本但又能满足学校需要的八路数显抢答器通过理论设计,查阅资料,选择元器件,实际动手安装、调试等过程,了解和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一般方法巩固和运用在电路与电子技术等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技能,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抢答器市场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
了解国内外抢答器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方向、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及趋势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技术规格,提高市场竞争十分关键目前市场上抢答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价格差异也很大那么选择一款真正适合的抢答器就非常重要抢答器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智力和知识竞赛场合,但目前所使用的抢答器有的电路较复杂不便于制作,可靠性低,实现起来很困难;有的则用一些专用的集成块,而专用集成块的购买又很困难为适应高校等多代表队单位活动的需要而设计一个多功能抢答器,这种抢答器具有电路简单,元件普通,易于购买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制作者制作困难和难于购买的问题在国外已经开始了普遍的应用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促使人们学科学、学技术、学知识的手段多种多样,抢答器作为一种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智力知识竞赛场合 但抢答器 的使用频率较低,且有的要么制作复杂,要么可靠性低,减少兴致作为一个单位若专购一台抢答器虽然经济上可以承受,但每年使用的次数极少,往往因长期存放使(电子器件的)抢答器损坏,再购置的麻烦和及时性就会影响活动的展开而目前多数抢答器存在个不足之处:第一,现场线路连接复杂因为每个选手位于抢答器现场的不同位置,每个选手与控制台之间要有长长的连接线。
选手越多,连接线就越多、越乱,这些连线不仅影响了现场的美观,而且降低了抢答器的可靠性,增加了安装的难度,甚至影响了现场人员的走动第二,电路复杂以为单片机只完成号码处理、计时、数据运算等功能,其它功能如选手号码的识别、译码、计分显示等仍只能通过数字集成电路完成采用单片机扫描技术识别选手抢答号码时 ,电路的延迟时间较大第三选手抢按成功 ,但出现没有 抢答被记录的问题三、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主要内容: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 8 路抢答器1、抢答器可同时供 8 名选手进行抢答,分别用 8 个按钮 S1-S8 表示2、设置系统清除键和抢答控制开关键,由主持人控制3、抢答器具有锁存与显示功能即选手按动按钮,锁存相应的编号,并保持到主持人按下答题开始键4、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抢答的时间由主持人设定(如 20s 等) 当主持人启动“开始”按键后,定时器进行减计时5、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内进行抢答,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工作,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编号和抢答剩余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按下答题开始键6、如果定时时间到,无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报警并禁止抢答。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问题:在抢答中,如何判断出哪组先答题思路:利用单片机来设计抢答器,使以上问题得以解决,即使两组的抢答时间相差几微秒,也可分辨出 哪组优先答题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通过老师的解释,上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八路抢答器工作原理及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对设计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路对于程序和流程图的掌握上不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还需要向那些学习有关方面的师兄和同学请教对于需要做出实物的各种器件,通过在网上和电子商城买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第一周~第二周 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第三周~第四周 了解所选 CPU 特点及各端口作用,完成电路图设计以及绘图第五周~第六周 通过绘制的电路图购买需要做出实物的器件,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万能板的焊接第七周~第八周 根据查阅的资料书写软件程序及软件流程图,将流程写入硬件中,然后调试出设计所要求完成的功能,实现抢答功能第九周~第十周 调试成功后绘制 PCB 图,制作 PCB 板并重新焊制,软件程序及软件流程图整理,按要求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论文整定,最终定稿,准备答辩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朱运利. 单片机技术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2、张大彪. 电子技能与实训.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7月.3、韩全力,赵德申. 微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4、阎 石. 数字电子电路.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3.5、张毅坤,陈善久,龚雪红.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6、田 良,黄正瑾,陈建元. 综合电子设计与实践.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7、杨素行. 模拟电子电路.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4.8、康平光. 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李 华. MCS-51 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指导师意见和建议:指导师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