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石化总厂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前言bp环评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36652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石化总厂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前言bp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石化总厂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前言bp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石化总厂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前言bp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石化总厂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前言bp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石化总厂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前言bp环评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1前 言1、建设单位概况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位于濮阳市东南部濮阳县柳屯镇。目前已形成原油加工能力最大 120 万 t/a,油田轻烃加工能力 5 万 t/a。包括 120万 t/a 常压蒸馏装置、5 万 t/a 轻烃分离装置、50 万 t/a 催化裂化装置、8 万 t/a 特种油装置、12 万 t/a 液化气后处理装置、1.8 万 t/a 聚丙烯装置、25 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装置及催化裂解尾气回收 10 万 t/a 液体 CO2装置。2、项目背景目前该企业 8 万 t/a 特种油装置中的预分离塔分离精度有限,一部分轻质非芳烃组分和大量重质非芳烃组分进入到芳烃抽提单元,

2、严重制约了装置的生产负荷。为了提升装备处理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拟采用抚研院的专利技术DWC-SUIT 分壁塔技术对原料预分馏单元进行改造,通过单塔操作实现对抽提原料中的轻质非芳烃组分、重质非芳烃组分的一步切割,提高装置的加工能力,同时避免原料中的轻、重非芳组分进入到抽提单元造成能耗的浪费,有利于整体提高装置处理水平。该装置通过改造将现有特种油装置处理能力从每年 8 万吨提升至 12 万吨。本次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项目在现有厂区的原装置区建设,通过改建、增建部分设备,达到满足提升装置规模及处理水平的目的,本次改造工程投资592.3 万元。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3、(2013 年修改) ,本工程产品和采用的工艺、设备没有被列入该指导目录中限制和淘汰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在濮阳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备案,备案号为豫濮市集制造20160231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受中原油田石化总厂的委托,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该公司石脑油抽提预分离塔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环境管理要求,本项目前言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实地踏勘、调研和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评价单位展开了评价工作,对拟选厂址环境空气、地表水质量、地下水质量现状和噪声现状进行现状监测调查,对工程污染因素、清洁生产水平、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4、编制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4、项目特点和评价思路(1)工程特点项目厂址位于中原油田分公司石化总厂现有厂区内,依托现有工程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不用新征土地;项目公用工程由本厂现有工程提供,可节约建设投资。项目厂区在建的催化裂解尾气回收 10 万 t/a 液体 CO2装置已经进行试生产已经进行试生产。本次项目增加排放废气,为分壁塔加热燃烧的燃气废气,直接排放,排放SO21.19t/a,排放氮氧化物 2.27t/a,废气排放量很小,对空气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废水排放量增加较少,利用现有废水处理装置处理,主要污染物 COD 增加排放量0.02t/a,废水与现有工程废水经 4km 地埋排污管道排入金堤河

5、,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2)环境特点中原油田分公司石化总厂周围近距离内有家属区、油田第十三小学、第四中学、周村等,其它环境敏感点较远。工程纳污河流为金堤河,属黄河流域,是国家重点的水污染控制区域。工程所排废水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可以满足区域总量控制要求。(3)评价思路本次环评本着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结合工程设计资料,在物料衡算的基础上,确定工程排污源强。依据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效果,对工程排放污染物进行达标分析并计算工程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调查,了解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并做出分析评价。前言

6、3在区域环境现状监测及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分析结论,预测本工程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对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是工程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并提出全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工艺过程、装备水平、物耗、能耗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分析评价本工程清洁生产水平,结合生产特点提出该工程持续清洁生产方案建议。根据本工程原料、产品及生产过程特性,从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入手,找出工程原料、产品贮运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按照

7、风险事故类型,分析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预防、防范风险事故的措施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及减缓措施。在充分考虑清洁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区域总量控制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从环保角度对工程选址及其建设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4、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在现有装置区建设,不需要新增土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可行,各种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不改变区域环境功能,项目风险水平可以接受。项目建设能够满足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因此,项目建设及其选址从环保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