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18029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 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目目 录录1.1. 崀山和武陵源旅游概述崀山和武陵源旅游概述2.2. 崀山和武陵源旅游发展条件的共性和个性分析崀山和武陵源旅游发展条件的共性和个性分析2.1 旅游发展条件的共性2.1.1 地理区位2.1.2 景区等级及资源价值2.1.3 旅游发展早期的背景2.1.4 面临的任务和使命2.2 旅游发展条件的个性2.2.1 旅游资源独特性和知名度2.2.2 资源所属行政区划的整体性2.2.3 竞合关系类型2.2.4 旅游发展所处的生命周期3.3. 武陵源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武陵源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3.1 经验3.1.1 政府实施系列优惠政策和加大资金扶持3.1.

2、2 重视战略管理,实施旅游品牌化、国际化和智能化战略3.1.3 建设和完善旅游设施,提高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3.1.4 重视产学研合作,为旅游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3.1.5 灵活运用多种营销方式,提高遗产地知名度和影响力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3.1.6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规划管理,加大资源环境保护3.2 教训3.2.1 无序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2.2 管理模式和体制不佳,导致多头管理和所有权缺位4.4. 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4.1 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整合旅游发展力量4.2 加大力度进行旅游设施建设4.3 重视产品的多元化和品牌化战略

3、4.4 采取多种旅游营销措施4.5 大力培养与引进旅游人才4.6 注重旅游科学规划和法制化建设4.7 建立和完善以景区管理为核心的社区管理体系4.8 实行统一管理模式和政企共同参与体制 4.9 加强区域合作,营造战略联盟效应5.5.结语结语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旅游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武陵源发展经验教训的视角摘要:湖南丰富的地形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湖南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也成就了湖南这个名符其实的旅游大省。而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武陵源和东南部的崀山是湖南两大世界自然遗产地,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考等旅游价值,在湖南的旅游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武陵源是湖南旅游地中发展较早的地区

4、,如今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成熟,蒸蒸日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而同样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崀山,2010 年才申遗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成功,发展较晚,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先对武陵源和崀山做了简单的概述,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这也是崀山发展借鉴武陵源模式的基础。然后总结了武陵源发展当中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崀山借鉴武陵源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地区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崀山的旅游。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崀山;经验教训;路径选择The 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 Lang S

5、han Mountains Tourism-based on lessons learned from Wulingyuans developmentAbstract: Rich terrain and a long history culture of Hunan province make it own the rich and colorful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tourism resources. And, Hunan becomes a real tourism province. There are two wor

6、ld natural heritage destinations in hunan province: one is Wulingyuan,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of Hunan and the other is Lang Shan Mountain laid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it. Both of them have a very high ornamental and scientific tourism value,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hunan touri

7、sm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Wulingyuan tourism started in a earlier time. Now it becomes a regional tourism, driving the local economy to a dramatic development. Lang Shan Mountain is also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after 2010. Compared with Wulingyuan, Lang Shan Mountain developed slower. Th

8、e tourism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is paper first overviews the Lang Shan Mountain and wulingyuan simplely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foundation for Lang Shan Mountain to get reference from Wulingyuan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9、lessons of Wulingyuan tourism development. Finally, laid on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ccording to its own resourc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 series of measures are adopted fo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Lang Shan Mountain.Keywords: World Natural Heritage; Wulingyuan; Lang Shan Mountain; ex

10、perience and lesson;Path selection世界自然遗产是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该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境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的高价值、高品位性,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游览观光,是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动力,而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全世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崀山是湖南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湖南旅游的第二张世界名片,于 2010 年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作为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样面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难题。对崀山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冯灿飞(2

11、006)在对崀山进行 SWOT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崀山旅游发展的对策;张西林(2005)针对崀山旅游未来发展,提出了拓宽客源地空间范围、深挖风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开发休闲度假和特种旅游产品等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研究;刘惕之(2008)根据崀山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立足于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可持续发展观点,实行全面规则,滚动发展,以市场带动资源开发的战略,逐渐把崀山推向世界的研究。前人对崀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崀山发展策略上,很少将崀山和武陵源联系起来考虑,崀山怎样借鉴发展成功的武陵源景区的经验和教训的研究。武陵源是湖南旅游的第一张世界名片,与崀山同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两者同属于武陵源片区和

12、大湘西旅游圈,发展早期同样面临当地经济基础薄弱,交通闭塞,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缺乏的困境。崀山和武陵源是湖南一新一老的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两者存在上述诸多的共性,如今武陵源旅游发展成熟,崀山借鉴武陵源在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来选择自身旅游发展路径。崀山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和重蹈武陵源失败的覆辙,加速崀山旅游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崀山旅游的竞争力和加快实现湖南旅游强省的计划。本文对崀山和武陵源旅游做了基本的介绍,对比两者旅游发展条件,总结武陵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崀山基于武陵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视角,并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和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背景来选择适合自

13、身旅游发展的路径。1 崀山和武陵源旅游概况 崀山旅游区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境内,地处湘桂边境,南接桂林,西抵武陵源,东临衡山,北与韶山、岳麓山相呼应,处于大桂林与大湘西的旅游圈层中,且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与这些景区形成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的有利条件。崀山景区的丹霞地貌品冠全国,世界罕见,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特别是其中的“崀山六绝”更是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因此,崀山在国内外旅游资源中的价值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武陵源位于我国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中部, 澧水中上游, 属武陵山脉。武陵源由 3000 多座独特的石英硬砂岩峰组成, 包括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和杨家界景区

14、,土地面积约500km2。亿万年前, 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 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峡谷的地貌。景区内奇峰异石, 突兀耸立, 溪绕云谷, 绝壁生烟。这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遍地奇花异草和苍松翠柏。由于其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地貌和自然美景, 1992 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2 崀山和武陵源旅游发展条件的共性和个性分析2.1 旅游发展条件的共性2.1.1 地理区位 崀山和武陵源同属于湖南,分别位于湖南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同时崀山和武陵源都属于武陵山片区和大湘西旅游圈,大体上两者的地理区位相同。2.1.2 景

15、区等级和资源价值 崀山和武陵源都是湖南旅游的世界名片,都被纳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都是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主要资源属于自然景观类。同时崀山和武陵源景区都具有观赏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等多种旅游价值。在旅游产品规划和开发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52.1.3 旅游发展早期的背景 崀山和武陵源发展旅游的起步阶段都面临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基础落后,交通闭塞的困境,都存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旅游经济的过度中,工业进程的缺失,不能给自身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的关键问题。2.1.4 面临的任务和使命 崀山和武陵源都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遗产地的首要任务和使命是

16、保护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原生态性。同时崀山和武陵源都位于湖南省的边界地带,当地的经济条件都贫穷落后,开发旅游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是利用旅游发展经济,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另外两者都是属于湖南最重要的两大旅游地,还肩负着壮大和拉动湖南旅游经济的使命。2.2 旅游发展条件的个性2.2.1 旅游资源独特性和知名度 就其旅游资源独特性和知名度来讲,武陵源优于崀山。武陵源的张家界地貌属于世界上同种地貌中规模最大,发育最完整,地貌最奇特的景区。2010 年以后世界上其他地区发现同类地貌,将以张家界地貌命名。武陵源也是单独申遗成功的。崀山的丹霞地貌在我国及世界多处地方存在,崀山的丹霞地貌最具代表性,保存了丹霞地貌发育的各过程,被称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但崀山是和中国其他五处丹霞地貌捆绑申遗成功的,另外五处丹霞地貌景观分别是江西的龙虎山、福建的泰宁、贵州的赤水、广东的丹霞山和浙江的江郎山。2.2.2 资源所属行政区划的整体性 武陵源属于张家界市,属于地级市;崀山属于新宁县,属于县级行政级别。其次,武陵源景区的资源都属于张家界市,都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