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820903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校近年来在校本研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学校着眼未来,以教师为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校本研训为平台,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集教学研究和培训为一体,以分层培训为亮点,全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主动发展、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初步形成了教师校本研训的特色。关键词:校本研训 教师专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这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教师的爱护和有力鞭策,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

2、且竞争激烈的形势?怎样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呢?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 ”现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就教师个人而言,当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才能拥有“能量”与“太阳”!就学校管理者来说,应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予以必要的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引领教师2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以务实的精神,积极地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求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校本的培训方式,努力使学校从过去的仅被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地方转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地方,

3、使学校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校本”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为学校。 “校本”的教师培训从本质上讲应该属于行动研究范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培训方式。基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现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我们实施了结合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教师培训工作“校本研训” ,为教师提供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反思的平台和过程,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紧密相连。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实现“为了

4、学校发展”的目的。一、营造研训氛围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 “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3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本身,只有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专业发展的主人,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开展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以确保培训的成功和高效。(一)转变观念,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动机。人们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必须想要学习。在参加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触动教师“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而不是“要我学” 。

5、即使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要我学”的情况,也必须通过培训来改变这些思想。人们可能是因外在因素而产生学习行动,如争取工作表现更出色、晋升、加工资、学历文凭等,但促使学习更有效的则是人本身内在的动机获得自尊、更多的认知、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等。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活动很多,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自主学习活动就可能更容易进行和得到保证。校本培训过程应该更多地回避“强制性”的培训/学习活动的开展。(二)参与过程,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责任感。“参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自我学习的负责,这一点尤其4适合校本研训中教师的学习。教师是成人,成人的心理学定义是“一个达到了

6、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自我概念的人” 。所以,我们在校本研训过程中突出教师的参与性,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主动学习。(三)关注个性,满足教师主动学习差异性。教师培训以教师为本,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在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同样适合。因此,我们制定的校本研训计划,充分考虑到学校中每个教师的需求,使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研训之中。我们每学期两次的教师分层座谈、讨论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了解每个教师的发展需求,与教师一道共同制订个体发展的目标,并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融合到整体的校本教师研训之中。校本研训在本质上就是学校中每个教师发展的学习计划的统合,教师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内在努力

7、,也就是主动的学习,由此,我们校本研训的框架体系中包括适合教师个人的发展计划。这样,现校本研训能更好地满足学校中每个教师个体需要的价值,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意义和最大化的效果。二、精选研训内容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我校对教师的研训,在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更5强调实践的过程。如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我们进行了教案精备辅导、 “说课”辅导、 “评课”辅导、教学基本功训练(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定期向教师下发“现代教学理论学习材料”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我们依据理论联系的原则,要求教师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课堂实践,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开展

8、同一教材集体备课活动,共同分析研究、共同执教,撰写教学反思。这一过程让教师群体成为一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共同体;这种校本研训模式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很多执教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使他们在教学知识面和教学能力上有很大提高,从这一点来说,研训一体的探索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性,是我们校本研训的另一个特点。例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我们采取分 A、B 班的办法。A 层班主要是针对中老年教师,我们着重于基础知识,主要是会运用 WORD、及 EXCEL,进行普通的编辑、文字处理、网上信息的浏览、下载、收发邮件等;B 层班主要针对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青年教

9、师,对这些教师我们注重对他们进行 FLASH 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三、灵活研训方式 关注教师岗位特点 (一)常规性教师培训,关注教师整体性。6我们的常规性教师培训是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总结传承校本的优势经验,结合常规的教学管理,以及不同阶段段中教师的教学需求, “实实在在”地帮助老师明确实际操作的抓手。这一层面的培训主要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方式每双周五下午 3 点至 5 点为全体教师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每单周二、三的下午第一、二节课分别是语文和数学教研大组的学习时间单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是技能大组的业务学习时间。教研组是学科课题实施、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我们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教导

10、处分管主任为教研组大组学习活动第一责任人,以确保教研活动的教研性和实效性。期初分管主任负责指导教研组长依据教导处制订的工作意见和教师的需求拟订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学习组织性和纪律性都非常强,学习有严格的点名制度,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到教研资料有积累,活动过程有记载。每学年校长室和教导处将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出年度先进教研组。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除了对教师进行共同的培训外,还根据各教研组特点,挖掘教研组的研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训。如数学教研组,根据教研组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小学数学的教学知识点整理出来,7由高级

11、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知识点的讲师,培训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又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确认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教材教法的把握,更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教学个性。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导处每个学期都组织实施“人人一堂好课”活动。 “人人一堂好课”活动中有骨干教师的“创新示范课” (如我们的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 、有课改一线教师的“课改展示课” 、有课题组的“带课题上课” 、有 35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 “青年教师挂牌课” 、有我们各学科组组织的“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抽签上课”以及我们少总部组织的“班队

12、活动课” 。一堂“集体备课抽签上课”的课,各学科组的每一个成员将经历集体备课,个人承担,最后再回归集体进行“微格分析”这样一个历程,最终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每一种课型结束后,将由教导处或者学科组结合六个课型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人人一堂课”的分层实施让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与研讨中提高,也让我们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得自主,学得轻松。对教师的听课学习我们也分层次进行具体要求,教导处分管主任听课不少 30 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 20 节,新进教师听课不少于20 节,其他教师不少于 15 节,其中确保跨学科听课节数不少于 3节。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教研组长点名并做好记录。8每个学期结束时,都由教导处

13、和教科室共同结合教学常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校行政依据考核的等第给予奖励。(二)跟踪式培训,关注教师的发展性 跟踪式培训中跟踪的对象是具有“可塑性”的青年教师。对这部分教师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锁定目标,强化训练” 。例如,学校青年教师林婵娟,刚进来的时候,是学校年龄最小的教师。工作主动,基本功扎实,教导处第一次听她的上岗课时,明显地感觉到课堂教学缺少历练。针对她的特点我们首先在师徒结对活动中为她聘了师傅,然后由教导处和她的师傅一起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给她开出了一份“跟踪”菜单:每周商议一份精品教案、每月互听一节课、互评一节课、每学期合作一节汇报课,外加教导处的“推门课”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

14、的“跟踪策略”在小林老师身上产生了可喜的效果。“重点跟踪,各个击破”的策略,我们还尝试着在这样一个群体中运用 对工作不冷不火,永远处于一种“温和”状态的一部分老师。我不回避我们学校存在这样一个小的群体,相信在其他的学校也同样存在。同样的策略在不同的教师身上运用的时候,我们在操作方法上相应做了调整。首先我们从生活上进行关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寻找“燃点” 。例如:这个群体中9有一位教师,今年已经 38 岁,已经在学校工作 18 年了,为人很不错,也有能力,曾经是县教坛新秀,但是结婚生孩子以后,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她在教学方面就不再有声音了。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们开始对她的注意力

15、进行“蚕食”!她是思品学科的教坛新秀,所以我们首先从参加课题实验开始,敦促她学习;从“人人一堂课”开始压担子,从她拟订教学方案开始,我们的分管主任就开始了主动出击 “跟踪”培训,用我们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染她;拉她进校“人人一堂课”思品学科的听课组成员,提供参与的机会;催她参加各种活动,给她展示的平台。比如基础教育科组织的“德育案例”评比活动,我们主动与她交流,帮她梳理、发现、整理典型的案例,她根据自己在孝敬教育方面的实践,撰写的德育案例复苏感恩的心获得了这次评比活动的一等奖。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说好多年没有“获奖”的体验了,她在学生身上“复苏感恩的心” ,我们在她身上“复苏了一颗自信

16、的心” 。 我们觉得,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在原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也需要给予关注、给予赏识、给予机会!我们在教师中进行有目标的“跟踪式”培训,推动了教师个人的成长,激活了整个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师资力量呈阶梯式可持续发展状。(三)结对式培训,关注教师的互助性 “赢得青年教师就赢得未来。 ”这两年我校新进较大数量的青年教10师,他们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校今后的发展。学校一贯重视新教师的成长,这既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通过“良师益友”结对的形式来进行,并具体落实新进教师上岗要求,建立业务档案。要求师傅从基本功、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结对式培训,学年结束对新进青年进行综合评价。老教师的经验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老教师是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一支生力军;青年教师有着鲜活的思想,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因此,学校采用老、中、青教师结对的形式,来促进各个层面的教师共同提高。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