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205571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科目考试重点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社会学概论】考试小抄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 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 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 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 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 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 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 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 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 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4.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

2、对客 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 反应。 5.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 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活动与过程。 6.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 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 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 组织的结构。 7.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 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 遍现象。 8.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 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 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 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

3、,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 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 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 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11. 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 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12.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 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 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13. 社区组织: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

4、 机构认识社会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 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14. 社会发展: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会区, 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会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 会区合作精神、动员社会区内外资源、有计划地解决 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15. 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伸地位的 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 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 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16.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 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 过程。 17.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

5、活 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18. 社会流动: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 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 般仅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19. 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 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20.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 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 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21. 社会趋同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 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了不尽一样,经 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 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22. 社会控制:

6、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 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 23. 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 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 24.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 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5. 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 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26.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 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27. 优势需要:是指人

7、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 要,但其中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 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28. 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 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 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29.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上,在一定的 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 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和心理特征和总和。30. 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 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和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 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1.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成及其相互作 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

8、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 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32. 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 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 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 33. 人文区位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 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 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窨 上的居信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4. 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 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 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居住空 间和生活组织形式。 35. 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入城市

9、 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 压力的现象,叫过度城市化。36. 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 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占有另一 个集团的劳动。 37. 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 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部分人或集团的剩 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38. 规则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 间的社会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39. 越轨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 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40. 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 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 社会发展的状

10、况。 41. 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 拥有特有的贫穷文化。 42. 世界体系论:它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它认为在整个世界体系内, 西方发达国家是通过经济联系和不平等的贸易来剥削 不发达国家。 43. “第三次浪潮”:社会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 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现在 又进入打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的文明时期,他称之 为“第三次浪潮” 。选择题: 1. 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 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这套理 论,我们名之日(概念系统)

11、 。 2. 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是属于(规 则系统) 。 3. 社会工作是指(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 4. 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 5.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是产生于 (19 世经末 20 世经初)的西方社会。 6. 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 生变动而引起的。 7. 社会分层的不同结构中或不同队级、阶层中,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在不同层次或等级间的流动,称为 (垂直流动) 。 8. 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丁伯根) 。 9.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交换关系) 10. 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

12、种划分方法是(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11.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 其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 12.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劳动) 。 13. 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社会制 约性) 。 14.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芝加哥学派)提出 来的。 15. 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 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 16.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 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 。 17. 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总经理、其他业务经理等 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角色丛) 。 18.

13、一部分劳动者力找不到劳动或工作或工作岗位, 无法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力资源闲置,是指 (失业) 。 19. 一位工厂和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 称作(水平流动) 。 20.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 “只认 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创新) 。 21. 手段目标认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 “放弃文化 目标,介遵从制度化手段。 ”此是(形式主义) 。 22. 手段目标认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 “用新的目 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反叛) 。 23.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 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城市化) 。 24

14、. 在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 和地缘关系) 。 25. 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 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 能创造出最大效益,这是(不充分就业) 。 26. 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 是指(就业) 27. 以下那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的活动是(朋友谈心) 。28. 以下那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会关系的是(工作单 位中的同事关系) 。 29. 以下哪种群体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儿童游戏群体)30. 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春游) 31.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

15、。 32. 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 (主干家庭) 。 33. 由个别的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 现象,是指(个别贫穷) 。 34.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安全的) 35. “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归属与爱的)36.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库利) 。 37.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享受主义) 。 38.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哪种 社会变迁理论。 (历史循环论) 39. “后工业社会会“论是由谁提出的(贝尔) 。 40. “社会”一词源于(中国) 41.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 发

16、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社会进化论)42.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 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竞争) 43. 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托夫勒) 。 44. 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具体运算) 45.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 是(维持社会稳定) 46.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康有为) 。 47.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城乡协调发展) 48. 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高低主要 取决于(专业化的程度) 。49. 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政策) 50. 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 发越轨行为,这是(社会失范论) 51. 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 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 (依附 理论) 52. 提出社会失范的是(迪尔凯姆) 53. 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 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增长的极限) 中的观点。 54. 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 位不同作标准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