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头煤矿初步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94811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7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靛头煤矿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靛头煤矿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靛头煤矿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靛头煤矿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靛头煤矿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靛头煤矿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靛头煤矿初步设计(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1目 录前 言 .2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3第二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14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20第四章 井田开拓 .22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30第六章 采煤方法 .37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49第八章 技术经济 .69参考文献 .77致 谢 .78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2前 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

2、练,也是对一个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本次设计的内容是靛头煤矿 2、3 号煤层初步设计。是在靛头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其它相关原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参考煤矿开采学 、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 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在辅导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心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受益非浅。此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国家煤炭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遵照采矿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在收集、整理、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设计的。通过本次设计,我看到了许多以往自己欠缺的地方,提高了综合能力,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本人的初次设

3、计,错误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正。本次设计的指导老师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宝贵意见,为了帮助我们顺利、正确地完成毕业设计,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3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靛头煤矿位于文水县大风城镇靛头村,行政区划属风城镇管辖。矿区往东北距文水县城 9km,有土石公路与 307 国道和夏(店)-汾(阳)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见图 1-1-1图 1-1-1 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本区地处山岳地带,东临文水平川,总

4、观全井田,区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总体趋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东南、南向发育 5 条相间的冲沟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4-自北而南依次为旧坡沟、半峪沟、靛沟、小南山峪沟及大南峪沟。其间山高坡陡,黄土零星披盖于缓坡处;基岩大面积裸露,区内最高点位于西北山梁处,海拔 1420.0m,最低点位于靛头沟谷,海拔 942.0m,最大相对高差 478m,属中高山区。三、气象及地震本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短而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凉爽,四季分明,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 9,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2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 21,极端最高气温

5、 38。年平均降雨量分部不均,一般春季占 14,夏季占 59,秋季占 24,冬季最少仅占 3。年平均蒸发量 2000mm 以上,以五月份蒸发量为最大,十二月份最小,年平均蒸发量为年平均降雨量的 45 倍。霜冻期为每年十月上旬至翌年五月上旬,年无霜期 140 天左右,一般冻结期可达 4 个月,最大冻土深度0.700.80m。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 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四、水文简况区域内河流为汾河水系文峪河流域,井田及扩区内无河流,雨季各大冲沟汇有洪流,向东南注入文峪河入汾河,最终注入黄河。本区及附近

6、地下水发育良好,但因煤矿开采,使潜水遭到一定破坏,不能作为矿区可靠的生活水源。该矿由一眼深井供水,日出水量约 1200 m3d,能满足改扩建后的生活用水。井下排水处理后可作为井下消防洒水,矿井水源基本有保障。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5五、矿区电力供应本矿现有一回 10kV 专用线引自店坪 35kV 站,该站电源引自铺上220kV 站,铺上变电站距本矿仅 4km。正在建设的选煤厂拟建 35kV 变电所,矿井改扩建后的电源可直接取自选煤厂,双回路供电系统建成后,能满足矿井生产的用电需求。六、经济概况本区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谷子、攸麦、豆类及油料等,近年工矿企业发展较快,主要为煤矿、建材、

7、机械加工及制造业,其中煤矿为该区重要的行业。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地层本区地层出露良好,自西向东由老至新依次出露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纽,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二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尚沟组、中统二马营系组,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处。分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煤系之基底,以浅灰、灰色石灰岩、角砾状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脉状纤维石膏及结晶石膏层。厚度 90m 左右。 (二)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下部为“山西式铁矿”及 G 层铝土;中夹 13 层石灰岩及 12 层不稳定煤线;上部

8、为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粘土岩。本组厚 27m 左右。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62、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下伏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粒砂岩和 3 层石灰岩及 78 层煤组成,底部以层灰白色、硅质胶结的细中粒砂岩(晋祠砂岩 K1)为基底与本溪组分界。本组厚 92m 左右。(三)二叠系(P)1、下统(P1)(1)山西组(Pls)与下伏太原组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含煤建造,是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砂岩及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色厚层状细砂岩(北岔沟砂岩,K3)为底与太原组分界

9、。本组厚56m。(2)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下伏山西组之上,由黄绿、灰黄色泥岩、砂质泥岩及 35 层砂岩组成,厚 110m。本组按岩性及色调的不同以 K5砂岩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1x1),厚 50m,以灰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骆驼脖子砂岩 K4)为基底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K4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磨圆中等,常为钙质胶结,坚硬,局部含砾,斜层理发育,纵横向变化急聚,呈透镜状。K4之上为一套灰灰绿色砂质泥岩及 23 层砂岩组成,下部夹 23层不稳定的煤线。上段(P1x2):厚 60m。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K5),之上为一套黄绿色、灰绿色砂质泥岩与粉砂岩的互层,夹 12

10、 层厚度、岩性变化较大的砂岩,其顶部为一厚层状、暗紫,灰绿相间的杂色铝土质泥岩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7(桃花泥岩),可作为划分上下石盒子组的辅助标志。2、上统(P2s)(1)上石盒子组(P2s)全厚 456m,以黄绿色中粗粒砂岩(K6)为底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由黄绿色砂岩间灰、黄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及 34 层砂岩组成。本组以 K7砂岩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2s1):为一套黄绿色、紫外线色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的互层,且以泥岩为主,厚 200m。上段(P2s2):由一套黄绿色砂岩,间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厚 256m。(2)石千峰组(P2sh)厚 93m,其底部为紫红色石英砂

11、岩(K8),之上为砖红、紫红色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间夹不稳定砂岩。(四)三叠系(T)1、下统(1)刘家沟组(T1L)厚 406m,灰紫、浅紫色、紫红色或红色薄板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偶夹薄层紫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具大型交错层理,波痕发育,底部 K8砂岩为紫色中粗粒含砾石英长石砂岩。(2)和尚沟组(Tlh)厚 109m,砖红色、紫红色中细粒、粗粒石英砂岩与深红、土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中下部砂岩呈块状。2、中统二马营组(T1er)灰色、灰绿色厚层、中厚层状中细粒、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紫红、砖红或灰绿色砂质泥岩,下部常为巨厚层状砂岩带。区内最大残积厚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8

12、140m 左右。(五)第四系(Q)1、上更新统马兰组(Q3m)厚 030m,浅黄色粉砂土,孔隙较大,垂直节理发育,中下部含 l一 2 层砂砾层。2、全新统(Q4)为近代冲洪积层,主要为砂、砾、卵石,含泥质物,胶结松散。厚 0 一30m,不整合于下伏不同地层之上。二、地质构造(一)区域地质构造依据 1986 年山西区域地质层 ,本区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带东翼,其整体为一复式向斜,为轴向近南北的“西山向斜组”构造,西陡东缓,两翼极不对称。如狮子河马兰向斜、石千峰向斜、东社泉寺向斜、水峪贯向斜等,属于径向构造体系,新华夏系的控制,形成一系列平行带状分布的、而走向为北北东向的断裂,走向北北西的褶曲

13、呈雁行系列。本区位于西山煤田的西南隅,即西山向斜西翼。(二)井田及扩区构造本区总体呈一向斜构造,即为北武家坡向斜的西北翼,该向斜轴由区内东南角穿过,该向斜为区域性大向斜,两翼基本对称,局部略有起伏,井田内地层比较平缓,倾角一般 38。井田内尚未发现有断层、陷落柱分布。井田构造属简单。三、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9本区位于吕梁复背斜东翼,晋中断陷盆地西侧,为构造剥蚀成因的中低山地形,山脉走向多北东向,从北西向南东地势逐渐低下。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属晋祠泉域南泉大断裂排泄区。区内地形切割剧烈,冲沟发育,较大沟谷有大川河、原平河、狮子河、屯兰河、天池川、文峪河等,这些沟谷

14、均为汾河支流,由分水岭向北西,向南东流入汾河,汾河由西向东,由北而南婉蜒穿过区域的北部和东部边缘,沟谷水流携带的砂砾在东南边山地带倾泻堆积成大大小小的洪积扇群,相互连接构成山前倾斜平原,海拔在 760850m 间。本区为大陆性干旱气候,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常年干涸,只有雨季有流水,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7、8、9 月降雨大,本区岩层裸露,易于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构成水力联系,在裸露区为潜水,埋藏区为承压水。(二)矿井冲水条件1、地表水本区为山区,属汾河水系文峪河支系,区内支沟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文峪河,常年干涸,雨季排泄地表水。2、含水层据区域资料,本区可划分为 4 个含水层组。(1)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类含水层组本含水组全厚 400m 左右,地表和深部裂隙均较发育,石灰岩岩溶较为发育,含岩溶裂隙水,具承压性,水头高,压力大,含水丰富,据区域资料,单位涌水量为 1.1420.65m3/d,属 SO4-Ca.Mg 型,矿化度为192mgl。(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含水层组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10本含水组主要由 Ll、K2、L4等 3 层石灰岩及砂岩组成,厚度 20m 左右,含岩溶裂隙水,具承压性,据区域资料,单位涌水量 0.000290.0248Ls.m,属 S04-HC03-Na.Ca 型,矿化度 104-153mg/l,总硬度43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