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93883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德育案例交流(发言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播播 种种 一一 畦畦 向向 日日 葵葵 -也谈转化后进生(发言稿)也谈转化后进生(发言稿)各位领导、老师: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我 “转化后进生”的话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说“常谈” 一是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不得不谈;其二,它渗透在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全 程之中,无处不谈。今天,我就围绕这一主题,在这样一群学生心中播下一畦蓬勃向上的向日 葵。 看到“向日葵”一词,我不由得联想到:阳光、自信。而这些充满朝气的词正是这样一群 孩子所缺失的。“自信是太阳赋予向日葵的原动力,让自信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是通往成功 的第一秘诀。”这是我07年接

2、任班主任工作后在班级日志首页写下的第一句话。信奉这 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信念,经历了一次次或成功或失败的历练后,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充实的, 尤其是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人为地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使一部分孩子背负起沉重的包袱,自 卑、偏狭、缺乏自信,再加上同伴的讥笑、父母的抱怨在这些不健康的压力之下,一些令 人失望的孩子“培养”出来了,他们过早丧失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小学阶段的后进生同一般学生 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 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疏远集体,回避 教育;甚至有的故意

3、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之心灵蒙 受创伤,心理发育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丁有宽前辈的一生心血之铸,凝成一句话:“没有 爱就没有教育” ,深深地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从爱开始,以 心育心、以情动情、以行导行、点燃心灯,引领自信之光驻足他们的心灵。这样的班主任工作 方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 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 “心理防线”,方能在师生间架起一道通畅的情感交流的桥梁。 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一一阐述。 一、以心育心,让爱在孩子们心

4、中筑巢以心育心,让爱在孩子们心中筑巢 “风来了,雨来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了。 ”,这是陶行知老先生的肺腑之言。 要想成为后进生的朋友,建立起与后进生良好的师生关系,爱-是一块敲门砖。在班级, 我怀揣着母爱和童心,微笑地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让他们明白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 相信任。在校园里、放学路上、节假日里,老师一声真切问候,在微笑里传递着的是信任,流 淌着的是真诚。他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老师要第一时间伸出帮助之手。感受着的是班主 任真挚的爱,这样他们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心声,特别是 “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 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

5、向上的火花。 下面这篇日志是我在一个教师节里写的: 小强很胖,是个能力较弱的孩子。排队、作业、甚至考试他都比别人慢半拍,学习成绩自 然不会理想。为此,他没少挨父母的打骂,同伴们的白眼。这使得本来就不爱说话的他言语更 少,课间见到老师也是绕道而行,这期间我也做过一些努力,见效不大,我一时一筹莫展。不 过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让我有拨云见日之感。 今天是教师节,课间,同学们都围在老师的身边送贺卡、道问候,当然夹在其中的也有默 默的小强。上课铃声响了,小强从外面进来时,也带来了浓浓的大便的味道。教室一片哗然, 他把头低低的埋在座位下面,我制止了班级里的喧哗,拉起他的手,看到了他苍白的

6、脸色,眼 窝噙满泪水,这才意识到,他今天生病了。我对同学们说:“是老师今天太粗心了!上午的三 节课快上完了,都没发现他今天是带着病来上课的,真有毅力啊!即便这样,也没忘记给老师 送来贺卡,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能嘲笑他呢!我们应该用掌声赞扬他的坚强、他的好学、他对老师的爱才对!教室里的掌声由弱到强,越来越热烈,他表情也渐渐舒展开来了。我把他 带到洗手间。宽慰他:“今天的太阳不错,不凉。 ”我让他脱下裤子准备帮他清理时,他犹豫了, 死死地揪着裤子,脸扭在一边。我知道,他不好意思了。为打消他的顾虑,我告诉他“我也有 个儿子,今年都上五年级了,不过个子和你差不多高。今天我也想当当你的妈妈,好吗?你

7、看, 我当你的妈妈像吗?”他点了点头,表情放松了许多,也开始让我帮他脱裤子了,我把裤子在 水龙头底下冲干净后,并用裤子把身上也擦洗干净,我拿来儿子丢在办公室的上衣系在他的腰 间。让他坐在太阳下等待他妈妈送来衣服,我一边拖着从厕所到教室长廊这段的残留物,一边 和他开玩笑:“看,我多像你的妈妈呀!”,每当这时,他就会咧着小嘴,笑眯眯的冲着我点头, 我和他聊了很多,有关爸爸妈妈,有关学习,有关交友直至他的家长到来。今天是教师节, 如果能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打开这个孩子的心扉,收获信任,还有比这更让我激动的礼物吗? 这些不禁令我想起一句话: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对于他人的心理上多种微妙变化极为 敏感。他

8、们会从老师的眉宇之间,微笑或叹息之中,体会老师的思想感情,会通过老师心灵的 窗口看穿世情。二、以情动情,让彼此关怀成为一种习惯。二、以情动情,让彼此关怀成为一种习惯。 老师真挚的情感会激发孩子的情感,反之,虚伪的感情是不能激起真正的激情的,它只会 使孩子的心灵蒙上虚伪的阴影。所以,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纯真的感情。我喜欢课 间和同学们游戏、谈笑、交流。每当这时候,他们会愿意跟我说知心话,而我,也乐意徜徉在 他们童话一般的心灵世界里。也许是因为上次事情对小强的影响,有时,他也会夹杂在人群里, 说上一句两句简短的话。不久,教室里又发生了一件事: 教育日志:两种温度 上课铃声刚过,随着一声“起

9、立”,队伍中怎么又多了三只高举的小手?我困惑的目光投递 过去,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喊了起来: “庆庆吐了!” 声音刚落,附近的几个孩子迅速将嘴巴捂了起来,脸上呢,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厌恶神情。 这时,另一组后排有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定眼一看,是小强:“老-师,我帮他拖拖 吧!” 我还没来得及表态,一个很高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是吐在桌子上了的哦!” 不是吐在桌子上!难度大了。只是,那只高举的小手并没有默默地缩回去,恰恰相反,还 是倔强地高举着! 这时的小强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很肯定地回答:“我可以弄!” 说话间,小强已经离开座位,迅速拿起一块抹布三下五除二,把庆庆桌子上的赃物清理干 净。教室一片寂

10、静,不过,也就在此时,教室里又出现一幕的情景,此情此景让我心痛如割! 看吧:有的人已经悄悄捂上了嘴巴;更夸张的,做出欲逃离或呕吐状;这只是一小部分孩子。 更多的孩子脸上挂着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孩子是天真、直白的,这是他们最本 真的的表现!我无可非议。可是,不经意间心底涌出的失落已经重重地落在我的心灵深处,挥 之不去。按正常作法,我应该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个不怕脏的孩子,给他赞美,给他掌声。目的 无非是鼓励更多的孩子效仿这一行为,为得到这样令人羡慕的掌声和称赞之语。而我担忧的是: 果真如此,我看不清楚,他们为何而去做了,因为生活赋予孩子们功利思想的事实在太多太多 了,我怎能再添一件!同

11、学们早已准备好的手掌似乎没处落下了,因为,我实在不想说出孩子 们预期的那句话,教室里格外安静。 沉默片刻,我打破了宁静。 “刚才的一幕让老师感受了两种温度!”。 这句话可能真的有悖常理,甚至是有点无厘头。因为大大超出了孩子们意料,教室里又是 哗然一片!只是那么一瞬又回复了刚才的宁静。我明白,他们想得到更明晰的解释。 我接着阐述这“两种温度”:“一种是极度的冷!那是对病人的嫌弃、躲避、是幸亏我离得很远”的侥幸;一种是春天般的暖,那是在你的同学最需要的时候,给予的理解,给予的最及 时、最不计较、最迫切、也最可贵的帮助!”这时,我停了下来,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些时间 去消化,他们脸上的表情在悄悄地发生

12、着变化他们已经站起来了的身子也由刚才的东倒西 歪渐渐笔直、端正了起来。他们开始思考这难解而似乎又太过严肃的问题了。 接下来,应该是移情教育的好时机了,我们展开了“如何表达你的关爱”的大讨论: “如果你就是刚才那个正在呕吐的人,你会怎么样?本来承受着生病的折磨还是选择来到 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此时的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是冷漠、嘲笑、孤立自己?还是理解、 关爱、帮助一下自己?” 一个女生举起手,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最想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关爱啦!” 我又让刚才那个生病的孩子说一说,他此时此刻最希望同学们怎么做?他头低得很低很低, 小心翼翼地说:“希望得到关心” “是呀,自己虽然病着,可是由于喜欢

13、上学,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更不想缺课而影响学 习进度,所以他没有请假,而是忍着病痛、背着书包和大家一样又坐在了教室里。你们说我们 应该给予他什么呢?” “关爱!”同学们异口同声。 “是啊!你们原来都是那么富于爱心的孩子,你想怎样表示你的关爱呢?应该流露出 不耐烦和嫌弃的态度吗?“有一些同学已经不自然的悄悄地移开了刚才还和我对视着的热切的 视线。我知道,这是他们在内疚、在深思、在和心里的另一个自己对话。每当这种时候,我都 会留一些时间给他们 “老师知道了,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谁说说看:你想怎样表达你的关爱之心呢?” “我会倒杯水给他。 ”一名女生举起手来。 “如果他缺了课,我就帮他补习补习。

14、”这个小男生的确经常因生病缺课,他是怯生生的说 出这句话的,这是他的感同身受之言! “我会扶他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 “如果上技能课,我会帮他带好工具。 ” “他要是生病想上厕所,我会扶他上厕所。只要想着他少难受一点儿,心里就会很开心, 就不会想臭不臭的事情了。 ”这是小强说的。 这时我由衷地夸奖了他:“你不仅外表美,心里-更美!”他是个外表长得确实标致 的男孩。 这时的孩子们又恢复了平日里朝气蓬勃的模样。小眼睛里熠熠生辉,闪烁着迷人的别样 的光彩。我想,这是被另一种温度-爱的温度温暖的 老师的情感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的道德、情操、性格、言 行举止都会打上教师的

15、品性的烙印。有了上一次的事件,孩子也似乎长大了很多,哪个同学没 带笔,就有人悄悄递过去,像这样的小事屡见不鲜了。自然,小强更不会例外。一天午睡结束, 我趴在桌上稍做休息,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响起:“老师”,我抬起惺忪的眼, 只见小强将他的枕头悄悄塞到我的脑袋下面,我遂又闭上眼睛,把头埋在松软的小枕头里,感 动着他们带给我的关爱。三、以行导行,引领孩子奔跑在健康路上。三、以行导行,引领孩子奔跑在健康路上。“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行为,那么,儿 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可见, 情感的感染力比

16、生硬的说教更深刻、更有效。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要 求班主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易发生作用的时段对学 生进行教育,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更容易产生“时机效应”。 日志:这根柳条有生命吗? 下午,我照例送走放学的队伍,回办公室整理一天的收尾工作。刚坐定,班上的两位女生 追尾而至,其中一个人手中还拎着一根抽着绿芽的柳条,。因为正值初春时节,那根柳条绿得着实讨人喜欢。惊讶之余,三言两语我便理清了原委:是我班里的三个男生放学之后在校门外 的垂柳树上折下来的。 两位女生走后,凝视着桌面上那抹嫩绿,我渐渐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早会铃声响过,我踏上讲台,与往常不同的是手里多了一样东西-那根柳条。如 我所料,教室里一片躁动!其间还夹杂着知情人不时传来的有方向性地指责。我佯装毫不知情 的样子,巧妙地用我的眼神阻止了这些无声的指责声,用镇静、明确地语气告诉他们:我今天 并不是来追究谁的过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