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81874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2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切综合厂房及装卸平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 0 一二年 四 月 2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 概况 一、 项目名称 分切综合厂房 及 装卸平台建设项目 二、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梅花路以东,合欢路以南,童子河西路以西,水杉路以北。 三、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项目用地规划许可及有关文件 。 2、项目环保有关文件和批复 。 3、建设单 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技术资料和要求 。 4、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 5、国家发改委关于项目可行性

2、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的要求 。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工程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2、建设规模和内容 。 3、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 4、工程设计方案 。 5、环境保护和节能 。 6、工程实施进度 。 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8、 效 益与风险分析 3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工程固定资产投资 780 万元,项目工程费用 650 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0 万元,预备费 50 万元。 资金筹措: 通过资本市 场 募集资金 。 本工程的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建设规模 1 建筑面积 447 2 建筑层数 层 1 二 占地

3、面积 1 工程占地面积 平方米 5447 2 建筑物占地面积 平方米 5447 三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80 1 工程费用 万元 650 2 其它费用 万元 80 3 预备费 万元 50 第二章 承办单位概况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切综合厂房 及 装卸平台建设项目,前期经常州市中元建设工程勘察院有 限公司进行现场勘察、常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施工图设计, 邀请三至四家具有 二 级或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投标并进行评标,并确定合理价中标。 第三章 工程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程提出的背景 分切综合厂房 及 装卸平台建设项目作为聚酯薄膜( 目的装卸、仓4 储、分切及物流配

4、套设施,对聚酯薄膜( 生产起着辅助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聚酯薄膜( 为可持续改性的新型工业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航天、电子信息、光学、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和技术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聚酯 薄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国已成为聚酯薄膜的产能大国,但在高端领域的聚酯薄膜即“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技术开发及应用”领域仍处在落后阶段,我国航天、光学、电子信息、太阳能应用等高科技领域用聚酯基膜及终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据业内统计, 2008 年我国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交能仅为 5 万吨,国内需求量为 15 万吨 2010 年需求为 17 万吨,近几年国内市场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需求增幅都

5、达到 15%以上,国内产能不足的份额都采用进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市场对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的需求将持续 增大 ,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光学聚酯薄膜、太阳能背材膜等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聚酯薄膜( 良好性能和材质本身可循环使用的特点,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的要求。聚酯薄膜能够持续改性成为另一种新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性质,符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塑料工业“十一五”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趋势中所指出的塑料包装发展方向。 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需要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

6、份有限公司看准了国内聚酯薄膜( 场的需求前景,早在 2005 年就开始利用自身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力量研发 向拉伸聚酯薄膜)产品和生产装备,到目前为止公司能过引进、消化、吸收已建有两条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厚型聚酯薄膜生产线,积累了研发、生产 技术和经验,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身的技术和特长,把开发市场需要的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作为生产经营的方向,始终注重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双向强力拉动,公司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公司新建了一条年产 15000 吨高端中厚规格 膜生产线, 为配合 15000 吨高端中厚规格 膜生产线

7、的生产,公司决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建设 分切综合5 厂房 及 装卸平台,以满足高端中厚规格 膜的装卸、仓储、分切及物流配套。 第四章 市场分析 一、 产品的主要用途 现有热塑性塑料薄膜中最强韧的一种,其拉伸强度可与铝膜相匹敌,是普通聚乙烯膜的十倍。聚酯膜可在 +120内长期使用,就耐高温这一点来说,聚酯膜仅次于氟塑料,同时,聚酯膜还有较好的防潮性、绝缘性和阻隔性。由于 聚酯薄膜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运用于包装材料、电子(工)绝缘、护卡、影像胶片、热烫印箔等多领域。根据专业咨询机构英国 内各类用途的聚酯薄膜所占市场份额比例见表1。 表 1 应用领域 包装材料 电工绝缘 护卡材料 热烫印箔 影像

8、胶片 磁性记录 其它工业 比例 60% 7% 5% 3% 3% 1% 12% 资料来源:中塑协 国 2008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 于包装材料的薄膜所占比重最大,大约占 60%,其 他工业用薄膜约占 40%的份额。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聚酯薄膜生产企业有 40家,已形成的总产能约为 中,包装材料用聚酯薄膜的产能约为 75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88%,而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用聚酯薄膜(主要为中厚型特种聚酯薄膜)产能约为 10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12%。国内聚酯薄膜产能的分布,与国内的聚酯薄膜市场应用并不协调,包装材料用聚酯薄膜产能比例明显偏高,而其他工业领域用聚酯薄膜产能比例则偏低,还需从国外进口

9、以弥补国内的需求。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上,聚酯薄膜作为一种可以持续改性的新型工业材料,新型特种 功能性聚酯薄膜不断被研发和投入生产,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拓展: ( 1)在光学领域的应用。相比普通聚酯薄膜而言,光学用聚酯基膜具有表6 观无缺陷、低雾度、高透光率等特点,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特别是液晶显示器里背光膜组中的光扩散薄膜、反射薄膜,触摸屏中的保护膜以及软性显示器等光学显示领域。 ( 2)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太阳能电池背材是太阳能电池一个十分重要的组件, 主要是为太阳能电池提供绝缘、支撑和固定作用,并具有持续抵御光照射的能力。太阳能背材的使用年限直接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太阳能背材的生产工

10、艺主要有复合与 涂层两种。聚酯薄膜在以复合方式生产出的太阳能背材中,主要起到水气阻隔、电气绝缘等作用,厚度一般为 250m。以涂层工艺制造太阳能背材,要求聚酯薄膜具备更好的水气阻隔性,同时还需具备耐老化的性能,厚度要求也更高。 ( 3)在电子领域的应用。聚酯薄膜在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触摸开关聚酯基膜、离型膜基材、电子胶带基材、电子产品保护膜基材等。触摸开关聚酯基膜具有在高温下尺寸稳定性良好,二次收缩接近零,加热后仍保持优良的平整度等特点,故可以将银浆在 180的温度下固化在聚酯薄膜的表面形成导电线路,而且经过冲压加 工后仍具有非常高的弹性模量,可重复触摸按压使用。所以,触摸开关聚酯薄

11、膜可用于多种民用及工业用途的触摸开关,如用于汽车仪表板、电脑、计算器、电话、数码相机和家电的柔性电路板。常规厚度在 50型膜基材,在涂硅后制成离型膜,离型膜具有低噪音、剥离时柔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如 机、 家电制造、汽车等产品及其周边材料的制造加工过程中。常规厚度在 50子胶带基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在单面或双面涂胶后的自粘胶带广泛应用于各种工 业材料的加工生产和模切过程中。常规厚度范围 50子产品保护膜基材,具有高透明、阻燃、抗静电等性能,在电子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并被逐步用来替代聚碳酸酯薄膜,如各种不同显示器(手机、手提电脑、液晶电视、 面的保

12、护膜、各种电子光电材料冲压模切过程中起衬底保护作用的保护膜,常规厚度在 188 ( 4)电气绝缘聚酯基膜。电气绝缘聚酯基膜具有拉伸强度高,韧性好,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电气绝缘性等特点,可进行涂覆、冲切、模压及复合,适用7 于多种电子和电气应用 。常规厚度在 23 ( 5)其他领域用聚酯薄膜。其他领域用聚酯薄膜包括航天用聚酯薄膜、建材领域用聚酯薄膜、新型包装用聚酯薄膜、农用聚酯薄膜等。 二、国际、国内产品现状 20002007年,全球 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全球 5%。 2007年,全球 10万吨,其中全球排名前 10位的 8%,随着中国和印度两国 一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中亚及东亚地区(包括韩国、

13、日本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到全球 6%。现在 2007年地区间的 从应用领域来看,软包装行业对 9%。未来 5年,薄型 同时,近年市场也在不断开拓 将继续推 动 据 来 5年,全球 速度增长,到 2012年将达到 270万吨。其中亚洲市场仍旧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未来 5年,亚洲市场 0%。同时,未来 5年全球 0万吨,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新增产能将使全球 其中中国市场的新增产能将占到全球新增产能的 1/3左右,中东地区的新增产能有望占到 20%。 我 国双向拉伸聚酯膜的开发试制工作始于 50年代末期, 1968年我国首次引进两台德国布鲁克纳公司的小型双向拉伸设备。 19851992年间,丹东、上海、杭州、汕头、佛山、中山、南京等地引进了 7条 15003000吨 /年的薄膜生产线,使我国 1994年 万吨。 1995年以8 后,佛山、仪征、潍坊、宁波、天津、上海等地又从德国、法国、日本引进 42001年浙江无名、上海紫东和山东新立克分别引进国外生产线, 2002年仪征化纤 、江阴中达和浙江天龙分别引进国外生产线。 根据 20万吨,明年约达到 410万吨,而中国的产能目前是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