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86133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光伏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光伏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光伏行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光伏行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行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行业分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市场分析2010 年是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一年,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较低的进 入门槛,吸引了众多资金投入光伏产业,光伏产品产能急剧增长。 然而,今年以来,欧洲各国政府先后对太阳能光伏项目补贴实施削 减计划,市场的相对紧缩致使光伏产品制造商库存出现积压,产品 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竞争陡然加剧。光伏产业从爆发性的增长一下 子进入了爆发性的危机。 一、产能过剩矛盾突出2005 年至今,光伏行业从多晶硅到电池、再到组件,整个产业 链各个环节的产能都增长了 50 倍左右。尤其近两年来,光伏产品 产能的扩张速度已近疯狂,自 2010 初以来增加了 30GW 的产量, 预测到 2011 年底,全球光伏组件的产能

2、将超过 50GW,产量达 30GW,其中,中国组件产能达 35GW,产量达 19.5GW。从今年 初到现在这段时间来算,全球组件产能增加了 54%,而全球的年需 求仅仅增加了 19% ,只有 20GW-22GW,即将有 8GW-10GW 的 光伏组件积压(企业现有积压还没计在内) ,整个供应链已大幅供过 于求。2008 年、2009 年、2010 年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同比分别超 过 20%、70%、110%,正因为良好的光伏需求增长形势,使得投 资商错误地估计了市场规模,导致光伏组件的产量和产能远远高于 市场需求。研究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季里,产能还会继续提高,但与前期 相比将会大大下滑,其中部

3、分增加的产能是来自一些新进企业项目 的启动。2012 年上半年,光伏组件的产量将只会提高 6%。二、低迷市场压力重重欧洲国家至今仍然是光伏产品主要的销售市场,2010 年末累计 安装光伏(PV)29617.145 兆瓦,占世界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的 74.5%,但从去年来,一些欧洲国家不断调整光伏补贴政策,德国 更是用总量控制的办法几次降低在其国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 德国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意大利市场由于政策摇摆不定而产生观望 情绪之时,整个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大幅放缓,由此也直接影响中国光伏产业的运行态势。3 月初中国光伏厂商在欧洲遭遇的“集体 退货”风波,就是这一影响的直接体现。由于德国、意

4、大利等国光伏补贴政策不明朗,今年 1-5 月欧洲 光伏安装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装机量环比出现大幅下挫,直到 6 月 补贴政策尘埃落定后,欧洲市场装机量方有小幅反弹。对国内光伏来说,2011 年一季度中国光伏产业增速明显下降, 其原因除了不少企业业绩欠佳之外,另一大原因在于新增开工项目 的锐减。接着来临的欧债危机的二次恶化对原本就不尽如人意的欧洲光 伏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欧洲光伏市场的需求因债务危机而压缩, 而其它市场又无力消化多余产能,国内众多光伏企业接单量骤减, 光伏产品出口大国中国的光伏业提前进入“寒冬” 。目前,欧债危机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加上德国、意大利等 国家由于阶段光伏装机新增量

5、和总装量超过控制额,依据控量政策 将在 2012 年初对光伏发电上网实施进一步降低补贴的计划,市场 还要接受更严峻的考验。三、国际压力阴霾不散 欧洲市场的冷清迫使国内如阿特斯等一些光伏企业将部分市场 转向美洲、亚洲等新兴市场,拿美国来说 2011 年光伏市场 80%的 预计增量也是一块不小的份额。然而,10 月 19 日,Solarworld 等 美国 7 家光伏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请, 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美国总统奥巴马强硬表态,中国能源公司的 贸易行为存在“问题” ,他支持美国光伏公司要求政府向中国的光伏

6、 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诉求。这场诉讼实际上成为由政治因素主导 的诉讼。阿特斯、尚德、天合、英利 4 家光伏企业在 11 月 8 日的 美国贸易委员会(ITC)听证会上进行了抗辩,美国商务部最终决定 推迟 20 天再作裁定。这场申诉中国若失败,中国光伏企业可能面 临高达 100的反倾销税,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就连 10%都承担不 了,而更为中国光伏企业极为担忧的是美国一旦如此裁定,作为全 球光伏第一大应用市场的欧盟很可能跟进,届时以出口型为主的中 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实际上,美国在光伏产业上是净出口国,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 池(板)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金额,远远超过美国自中国进口的 太阳能电

7、池(板)金额,并实现 18.8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如果“双反” 成功,将是两败俱伤,这也是美国一些光伏企业与国内企业站在一 起联合反对“双反”提案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 “双反”问题也 有峰回路转的可能。美国企业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抗诉是连连发起,去年发起针对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 301 案,就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几个月前,美 国光伏零部件安装企业 WestinghouseSolar(西屋)向美国国际贸 易委员会(ITC)提出,希望调查中国光伏企业阿特斯太阳能和美国 本土的光伏组件安装公司 ZepSolar 的专利侵权。西屋希望 ITC 能 够对上述两家公司进行调查,并叫停两家公司向美国出口、销

8、售相 关产品。Zep 在中国的合作商还包括天合光能和 UPSolar,不排除 未来西屋也可能对这两家中国公司提起诉讼的可能。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一直被保守派指责未对中 国人民币汇率问题采取强硬路线的奥巴马政府,可能从产业的角度 对中国发起挑战,若这样,新能源产业一定是战线之一。这无疑使 得中国企业开拓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美国更加困难。事实上,央企 中节能太阳能公司超过 36 亿多元人民币在美国多个州投资建立太 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计划现在已经因美国“双反”被迫取消。四、光伏产品竞价激烈受欧洲市场萎靡及国内市场启动乏力的影响,国内光伏市场全 产业链产品价格一路下滑。自年初以来,多晶硅下跌

9、了约 45%,组 件下跌了 53%,电池片下跌了 42%,目前光伏产品的市场价已经低 于许多企业的成本价。今年来,中小型企业在组件、电池等方面遭遇大面积毁单,很 多产品运到了欧洲,堆积在码头和仓库。外商毁单的情况主要集中 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一种是买家资金链断裂,拒不执行合同溜 之大吉;另一种则是买家趁机压价,所出价格只有合同价格的 2/3 或者更少,若卖家不卖,只能将货物积压在港口。过剩的国内光伏产能在争抢体积越来越小的欧洲光伏蛋糕,令 公司即便获得欧洲订单,也面临国内光伏同行“恶性压价”带来的出口利润过低问题。突出的供需矛盾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大打价格 战,而过低的价格又促使企业陷入亏本境

10、地的恶性循环。市场上厂 家大量恐慌性抛售光伏产品,降价浪潮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 一些大企业也纷纷降价销售,利润急剧下跌。市场价格连连下探, 下滑趋势至今未止。目前,价格战从组件一直蔓延到价格一直坚挺的多晶硅上游环 节,11 月份国内多晶硅价格再次快速下跌并刷新了历史新低,短短 一个月内跌幅达到 31%。每吨人民币 20 万元的多晶硅料的价格已 远远低于大多数国内多晶硅厂家的成本了。目前国内除 4,5 家多晶 硅大厂基本保持全速运转外,其余多晶硅厂几乎全部减产。国际多 晶硅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回落,11 月份国际多晶硅均价已跌至 32-36 美元/千克。国际一线大厂瓦克,OCI 等价格下调幅度也

11、均超过 20%, 瓦克,OCI,Hemlock 等国际多晶硅巨头均在与一线客户进行重新 谈判调整价格。预计四季度全球多晶硅产量会环比下降 10-20%。在硅料降价的同时,国内硅料进口量却在增加,主要原因一是 国外太阳能企业大量关停或相对减产,导致国外多晶硅产品开始更 多向中国市场流入,二是国内大量多晶硅厂减产使得国内供应量逐 步下降,市场空缺部分由进口弥补。预测后市,由于现阶段大量库存积压,未来多晶硅及电池片价 格仍会继续下行,不过四季度是每年新增装机量的高峰时期,下游 需求会有一定幅度升温,再加上大量光伏企业及多晶硅厂商减产, 预计目前跌幅过快的情况将得到一定缓解,而整体价格也将暂时性 的趋

12、于平稳。5、光伏阵营险象环生前段时间包括 EvergreenSolar,SpectraWatt 和 Solyndra 等美 国太阳能公司相继宣布破产,眼下破产风波已有在欧洲蔓延并加剧 的苗头。由于欧洲多数企业为扩张迅速普遍背负很高的资产负债率, 因此行业暂时性转衰将使企业资金链周转出现明显困难,再加上目 前欧债危机导致银行放贷谨慎,欧洲大多数太阳能企业也面临破产 的风险。一旦欧洲企业破产面积扩大,将给中国光伏业带来新一轮 的冲击。 行情的不断恶化还导致不少国外企业暂缓扩充计划, 包括松下,PV Crystalox 在内的多家公司已宣布暂停 2012 年的扩产计划。不过中国一线光伏大厂依旧表示维

13、持年初出货计划指标。从国内情况看,在过去的的几个月里已有多家光伏企业已经倒 掉仅浙江就有 200 家左右的中小组件商倒了,接近一半的光伏 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大部分企业减产,一些刚进入光伏行业的建 成项目基本停滞,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况。除极少数企业保持相 对稳定的态势以外,许多较好的规模光伏企业也难以能保持赢利。10 月份,业内流传光伏巨头尚德电力和赛维 LDK 有可能申请 破产保护的说法,虽然高层及管理层否定并澄清了该传闻,但这些 “破产”传闻的背后,是目前国内外光伏企业“煎熬中度日”的窘 境。财报显示,赛维 LDK、尚德电力等光伏龙头企业已出现债务较 高等问题,这与市场需求不景气、价格下

14、跌无疑有着直接关系。与 此同时,诸如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苏州阿特斯等光伏巨头则因为 此前与上游厂商签订了价格较高长期合约,则面临毁约赔付和持续 亏损的选择。对光伏关联企业来说,今年来,光伏设备制造订单明显减少, 即使原有的订单,提货量也大大减少;对辅料、耗材生产等光伏配 套企业来说,即便原来的高利润行业也大大缩水,更糟糕的是许多 企业因光伏厂商的拖欠款造成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许多企业因此难 以维持经营乃至生存。六、国内市场瓶颈尤存2011 年 8 月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发展改革 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里,首次对中国 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进行了规定:今年 7 月 1

15、 日前核准建设、年 底前建成投产且尚未定价的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为 115 元人民币 千瓦时(含税) 。此后核准的及此前核准但截至年底仍未建成投产 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 115 元的上网电 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 1 元执行。中国光伏发电终于有了“统一上网价格” ,今后光伏发电标杆 上网电价将由国家发改委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 适时调整。光伏上网电价的出台成为整个光伏行业的“强心剂” ,其 装机总量超预期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在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可能由原来的 10GW 调整为 15GW,如此,

16、全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光照充足,土地费用低,有利于光伏电站 降低成本;而东部地区光照则相对较弱,加上土地成本高,使得光 伏电站运营成本高。东部地区的光伏电站发电成本不少地方的发电 成本在 1.5 元以上,即使国家补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种背 景下,势必推动发电企业将更多的电站项目投向西北省份,而不是 用电需求高的东南沿海地区。这样,并网的问题就明显突出了,大 规模发展太阳能,很必将会像风电一样遭遇并网难这个问题,而并 网问题目前在技术、行业标准和运行体制方面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 中国光伏市场的大规模开发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中国光伏企业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个产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漫 长过程,对海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光伏正 经受着难以承受之痛,恐慌还在蔓延,危机还在扩展,无论是自救、 他救、破产或收购,光伏产业的洗牌已是不可回避。2.1 市场现状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将新能源 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同时2008 年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