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85842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修定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摘要摘要 通常加油站都有若干个储存燃油的地下储油罐,并且一般都有与之配套的“油位 计量管理系统”,通过预先标定好的罐容表,可得到罐内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变化关 系。但许多储油罐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地基变形等原因,使罐体的位置发生纵向 倾斜和横向偏转,从而导致罐容表发生改变。按照有关规定,需要定期对罐容表进行 重新标定。因而建立储油罐变位后储油量与油高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和横向偏转 )之间的一般关系,对罐体储油量的真实计算及加油站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问题一,本文先建立没有变位时的罐体储油量和油位高度的关系,将计算值 与实际值进行

2、比较,进行图形仿真和误差分析,从而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 于发生纵向倾斜后的椭圆型储油罐,在油液面低于柱体右端最低点和高于左端最高点, 及两者之间,储油量与油位高度有不同的关系式,因而我们分了三段积分处理,得出 储油量与油位高度的函数关系式。用建立好的函数关系式计算出给定油位探针监测高 度的储油量,和实际储油量进行图像曲线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从而验证建立的函 数关系式的准确性。在用建立好的模型对变位和未变位的两种情况的储油量随探针监 测油位高度变化的曲线进行对比并列表分析,从而得出罐体变位后同一监测高度,变 位后罐容体的实际储油量比原先罐容表上标定的值小,并计算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 间

3、隔1cm的罐容表标定值。 对于问题二,本文利用几何关系,将横向偏转修正,以消除其对储油量的影响, 将问题归结为只需要计算纵向偏转对储油量的影响,将储油量的计算分成三部分: 圆柱体和左右球冠体,圆柱体可直接积分得到,球冠体通过柱面坐标变换,将二重 积分转换为定积分,然后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近似计算该定积分。三者相加得到整个 储油量体积,且和问题一一样分为油液面低于圆柱体部分右端最低点和高于左端最 高点,及两者之间三段,再整合为一个函数关系式。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际数据比较, 进行误差分析,从而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函数关系式进行修正使其与实际值的误差 更小。最后利用循环迭代并结合矩形套定理,逐步缩小范围,以

4、确定偏转角,和以使误差在一定精度范围内符合实际值,最后将得到的偏转角,2.1118o代入建立的函数关系式,用以模拟检验,得出结果与实际相符。之后我2.5024o们给出了油位高度间隔为 10cm 的罐容表标定值。 最后,本文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改进,对问题二建议制定出不同的 对应储油量体积增长的拐点的表,只要根据实际数据利用二阶差分近似求得拐点和位置,只需查表即可得到。和关键字:罐容体储油量关键字:罐容体储油量 分段积分分段积分 微分中值定理微分中值定理 线性拟合线性拟合 循环迭代循环迭代2一、一、 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背景 通常加油站都有若干个储存燃油的地下储油罐,并且一般都有与之配套的“油

5、位 计量管理系统”,采用流量计和油位计来测量进/出油量与罐内油位高度等数据,通过 预先标定的罐容表(即罐内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对应关系)进行实时计算,以得到罐 内油位高度和储油量的变化情况。 许多储油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基变形等原因,使罐体的位置会发生纵向 倾斜和横向偏转等变化(以下称为变位),从而导致罐容表发生改变。按照有关规定, 需要定期对罐容表进行重新标定。二、二、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问题的提出与重述由于地基变形等原因,使罐体的位置发生变位,从而导致罐容表不能显示实际的 储油量,罐容表误差过大而不能正常使用,造成加油站油品虚假盈亏。这样,就给加 油站经营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如造成加油站虚

6、假盈亏,无法对油品数量进行正确的监 控和管理,以及年底盘底或新旧站长变更时,无法进行正常的油品库存交接。因而需 要对罐容表进行重新标定。图1是一种典型的储油罐尺寸及形状示意图,其主体为圆柱 体,两端为球冠体。图2是其罐体纵向倾斜变位的示意图,图3是罐体横向偏转变位的 截面示意图。 请你们用数学建模方法研究解决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问题。 (1)为了掌握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利用如图4的小椭圆型储油罐(两端平 头的椭圆柱体) ,分别对罐体无变位和倾斜角为的纵向变位两种情况做了实验,4.1 实验数据如附件1所示。请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并给出罐体 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

7、为1cm的罐容表标定值。 (2)对于图1所示的实际储油罐,试建立罐体变位后标定罐容表的数学模型,即罐 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角度和横向偏转角度 )之间的一般关系。 请利用罐体变位后在进/出油过程中的实际检测数据(附件2) ,根据你们所建立的数学 模型确定变位参数,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0cm的罐容表标定值。进一步 利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来分析检验你们模型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靠性。图1 储油罐正面示意图 图2 储油罐纵向倾斜变位后示意图 油 图图 3 储油储油 罐截罐截 面示面示 意图意图地平线 地平 线垂 直线油 位 探 针油 位 探 针油位 探测 装置地平线 油

8、3 m油 3图 3 储油罐界面示意图 图 4 小椭圆油罐截面示意图三、三、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1. 假设油浮子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油浮子的体积不记,视为质点; 2. 假设油位探针是固定的,不发生任何转动; 3. 忽略外界因素对储油罐内部的影响并排除储油罐的机械故障; 4. 假设油位不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5. 假设油位探针检测液位控制灵敏,罐容表标定无误; 6. 假设储油罐容器壁光滑平整,没有凹凸现象; 7. 忽略储油罐内各器件所占的体积。 四、四、 模型的主要符号变量说明模型的主要符号变量说明 问题一的主要符号说明: V:无变位时椭圆形储油罐的储油量; V1:椭圆型储油罐变位后,底部

9、部分覆盖时的储油量; V2:椭圆型储油罐变位后,底部覆盖顶部未覆盖时的储油量; V3:椭圆型储油罐变位后,底部覆盖顶部部分覆盖时的储油量; :椭圆型储油罐的总体积;V总:探针监测到的油位高度; :椭圆型储油罐变位后,底部部分覆盖时,油位与底部的相交线离左端的距离;0Z:椭圆型储油罐变位后,顶部部分覆盖时,油位与顶部的相交线离左端的距离;1Z问题二的主要符号说明: :储油罐总体积V:油罐圆柱体部分的体积1V:左端球冠体体积2V:右端球冠体体积3V:油位探针监测到的高度0h:横向偏转修正后的高度h五、五、 问题的分析问题的分析 题目中的第一问要求我们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并给出

10、 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 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我们首先建立了无变位时小椭圆形 储油量与油位高度的一般关系函数式,并用附件 1 中的数据检验模型的正确性,由此 得到无变位情况下理论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 A。由于小椭圆型储油罐纵向变形后,在 油量少到低于油位探针最底端时和油量多于探针与椭圆柱体顶部的交点时,不能写出 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对应函数关系式,对这两种情况不做出具体的对应关系式。纵向变 位后,在油液面低于柱体右端最低点和高于左端最高点,及两者之间,储油量与油位 高度有不同的关系式,因而我们分了三段处理,得出储油量与油位高度的函数关系式。 将油量理论值和实际值比较而得到相对误差 B,并和误

11、差 A 进行比较,检验建立的函数 关系式的正确性,并用所得的理论计算公式对变位前后储油量同一高度储油量进行比 较,从而得出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以及油位高度间隔为 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 4第二问要求我们对图 1 所示的罐体建立变位后标定罐容表的数学模型,得出罐内 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角度和横向偏转角度)之间的一般关系 式,并根据附件 2 的实际检测数据,用所建立的模型确定变位参数。由于横向偏转不 会引起油液面的变化,只会影响油位探针测得的油位高度,所以我们对纵横向变位后 的标定高度转换成只有纵向变位时的油位标定高度,设为发生横向偏转后的油位探0h针测得的高度,为转换成只有

12、纵向偏转的油位探针测得的高度,由于探针必经过探h 针所在圆柱横截面的圆心,如图 5,有:, 0 0cos() coshRhRhRhR所以把研究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参数,的函数关系转变为只研究储油量与油位高 度及参数的关系。则研究方法和问题一类似,也要分为 三段,油液面低于圆柱体部分右端最低点,油液面 高于圆柱体部分左端最高点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三段 储油量和油位高度的关系式。其中对圆柱体部分和左右 球冠体分别积分求油量体积,三部分油量体积相加得出 三段储油量和油位高度的关系式,综合得出储油量与 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的关系式,得出计算0(, ,)VV h 值,并与实际值比较,进行误差分析。然后运用线性

13、拟 合的方法对 V 进行修正,再利用附件 2 中的数据,用二 分法原理,对,划一个比较宽的范围,结合闭矩形套定理编程,求出附件 2 的数据所对应的参数,从而得出关系式。由此可求出储油量的理论值,0()VV h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误差分析,验证函数关系式的可靠性, 从而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 10cm 的罐容表标定值。六、六、 问题一的模型建立与求解问题一的模型建立与求解由于对于特定的椭圆型储油罐,当其所处状态(变位或未变位)确定时,对于进油 和出油的研究都一样,所以本问题只用进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图 4 的小椭 圆型储油罐,我们首先建立无变位时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的函数关系式。建立如

14、图 6 所示的坐标系,设椭圆的长半轴为,短半轴为 b,得a椭圆方程:,则:,设储油量的体积为 V,椭22221xy ab22axbyb圆柱体的长度为 L,油位高度为 h,则:22()(2)arcsin(1)2ahVLhbhbhbbbb 其中 a=1.78/2=0.89m,b=1.2/2=0.6m,L=2.45m。把附件 1 工作表“无 变位进油”中的油位高度一栏的高度值代入式,计算出储油量的理论值,计算 MATLAB 程序见附件一(part1) ,实际值与理论计算值随油位高度变化的图像见图 7。xxXYa-ab-b图 6图 55从图 7 可以看出实际值和理论计算值的曲线吻合的比较好。又将对应高

15、度的实际 值与计算值列入 excel 表中并计算理论计算的储油量与实际储油量的差值,并算出理 论计算的储油量对实际储油量的相对误差。其计算结果见附件二(sheet1) ,现截取其 中十行见下表一。从附件二(sheet1)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同一油面高度,理论计算的储油量对实际储油量的相对误差=,其相对误差的最大值理论计算值实际值 实际值 为 3.%,最小值为 3.%,总体平均误差为 3.%,近似为 3.488%,说明无变位情况下计算 值和实际值的相差比例可以看成常数。图和表的结果说明了理论公式的科学性,同时 也说明了积分求理论公式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从而得出了未变位时小椭圆罐的罐容表 每隔

16、 1cm 的标定值,程序见附件一(part2) ,结果见附件二(sheet2),表二给出了罐 容表的部分理论标定值。而计算所得的相对误差结果可以为椭圆型储油罐变位后罐容 表的重新标定提供参考依据。00.20.40.60.811.21.4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位 位 位 位 位 位表一油位高度/mm理论计算 储油量/L实际储油 量/L理论值-实 际值/L(理论值-实际值)/实 际值159.02322.882631210.88260.176.14374.63336212.6330.192.59426.364941214.36490.208.50478.131846216.13180.223.93529.851951217.85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