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85821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产车间岗位操作规程一、工段设置1、冷凝、鼓风机、电捕2、洗苯、脱硫3、硫铵、蒸氨4、脱苯、导热油5、油库6、污水处理二、操作规程二、操作规程第一章 冷凝、鼓风、电捕岗位操作规程第一节 岗位职责与任务 一、岗位职责:1、在工段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工段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环境保护、定置管理及清洁、文明生产等工作。2、认真执行中控室指令,及时调整和控制好工艺指标。3、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和检修后的验收工作。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对交对接。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简化操作。6、搞好设备的点巡检工作。7、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及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8、

2、严格执行“三不违章” 、 “四不放过”原则,要对安全生产的“四懂四会”熟练掌握,遇到特殊情况能果断处理。29、认真填写生产记录,记录真实、准确、及时,字迹要清晰。二、岗位任务1、 负责将焦炉来的荒煤气进行冷却,并除去煤气中夹带的焦油和萘,使初冷后煤气符合工艺指标要求,保证为煤气进入后续工序提供条件。2、 负责处理氨水焦油混合液,使氨水、焦油澄清分离,通过循环氨水泵为焦炉输送循环氨水,确保焦炉集气管喷洒效果,将荒煤气冷却到工艺要求指标。3、 负责产品焦油脱水和将合格焦油输送到油库。4、 负责把除油后的剩余氨水输送到硫铵工段进行蒸氨处理。5、通过煤气鼓风机加压输送,保证焦炉集气管保持稳定的微正压和

3、为煤气 进入后续工序提供动力。6、负责电捕焦油器的操作,以除去煤气中夹带的焦油,保证电捕后煤气含焦油符合工艺指标要求。7、确保本工段生产安全环保符合要求。 第二节 工艺简述从焦炉来的 82的荒煤气、氨水、焦油首先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荒煤气从气液分离器上部引出进入初冷器;氨水、焦油混合液从气液分离器管道底部流出,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由其他生产单元来的各种含油冷凝液均进入气液分离器前的荒煤气管道中,汇同焦炉来的氨水、焦油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离开气液分离器的煤气由顶部自上而下通过初冷器,经上段采暖水段、中段循环水间接冷却,使煤气由 78-82降温至 38-40,再经下段制冷水间接冷却,

4、使煤气进一步降温至 21。初冷器上、下段间设有断液板,使煤气在初冷器内被分段冷却。在上段和中段产生的冷凝液和中段循环喷洒洗涤液一同经上段水封槽满流到上段冷凝液循环槽。下段产生的冷凝液汇同下段循环喷洒液一并经下段水封槽满流到下段冷凝液循环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顶部设有连通管,当上段冷凝液槽液位高于设定值时,由液位控制调节阀经过上段循环泵压出送至气液分离器初冷器前荒煤气管道。经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喷洒、洗涤、冲刷清洗冷却管束附着的焦油、萘和煤尘,提高了初冷冷却效率,为使冷凝液中含有足够的轻焦油保持3较高的溶萘作用,自焦油中间泵后或机化槽引出一定量轻焦油补充到下段循环冷凝液槽中。由气液分离器来的氨水

5、、焦油混合液自流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在槽内经重力分离作用而分层,上层为澄清的氨水,连续满流至循环氨水槽,经循环氨水泵加压后,送焦炉桥管处喷洒冷却荒煤气。中部为焦油,经焦油液位调节装置连续压入机械化焦油分离器(或焦油中间槽) ,机械化焦油分离器的焦油沉降、脱水后,自压入焦油中间槽,进一步沉降、脱水后用焦油中间泵送入焦油槽,再经焦油泵送到油库焦油槽销售;焦油渣则沉淀于澄清槽底部,经链条刮板机连续刮出槽外的渣车中,送煤场配煤。当机械化焦油分离器因故检修停用时,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的焦油可直接自流入焦油中间槽。循环氨水泵后出口氨水除一部分去焦炉喷洒外,其余部分分别去初冷器部分顶部、中部、底部冲洗、水封槽及

6、下段冷凝液槽、电捕顶部冲洗、脱硫工段、剩余氨水槽;剩余氨水量根据循环氨水槽液位来调节设定值,自动控制去剩余氨水槽的液体量,把剩余氨水打入剩余氨水中间槽,当剩余氨水中间槽液位升至满流口时,自流到剩余氨水原料槽,经剩余氨水泵送往硫铵工段蒸氨处理。各设备、管道的放空均收集于地下放空槽,再用液下泵送至气液分离器前的吸煤气管道。工段内部各储槽放散尾气管均与压力平衡系统放散管相连,接至电捕焦油器前的吸煤气管道。经初冷器冷却和洗萘、洗苯塔洗苯后的煤气仍含有 5-10g/m的焦油雾,煤气夹带着颗粒极小的焦油雾从下部进入电捕焦油器,自下而上通过蜂窝管,在中心电晕丝电晕极(负极)和蜂窝管沉降极(正极)之间形成的高

7、压电场的作用下,使焦油雾和细小尘粒负电荷化被吸引到蜂窝管内壁上,电荷中和。焦油等杂质沿管壁流下汇集于电捕焦油器底部,排入电捕水封槽;再满流至洗油地下放空槽,用液下泵加压后送至新洗油槽。当用热氨水冲洗电捕蜂窝管时,冲洗液经电捕水封,自流至洗油地下放空槽,经阀门切换该液体送至鼓风机地下放空槽。经过电捕焦油器除去绝大部分焦油雾、脱硫塔脱除硫化氢、氰化氢的煤气4进入鼓风机,经加压后煤气被输送到硫铵单元吸收氨。在风机出口总管上设有煤气大、小循环管,用大循环管和鼓风机液力耦合器调速改变鼓风机的输出煤气量。鼓风机的液力耦合器调速由初冷前吸力实现控制,当初冷前吸力减小时,鼓风机提速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当初冷器

8、前吸力增大时,则风机减速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在风机下液管上设有蒸汽管,可以清扫下液管,防止下液管堵塞,造成风机内积液冲击叶轮,损坏设备。也可以用蒸汽进行暖机,清除附着在机壳内及叶轮上的油污。鼓风机轴瓦、电机、增速箱所需的润滑油是由专门设置的润滑油站提供。稀油站经油箱、油泵、油冷却器、专用洁油机直接输送到风机的前后轴瓦电机及增速箱,部分被输送到高位油箱中,经过润滑后,润滑油回流至油箱中,油站系统公称压力为 0.4Mpa,最低工作压力为 0.07Mpa,根据润滑点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量即回流油箱。液力耦合器配置有单独的供油

9、润滑及冷却系统,其自成一体。主油站配有润滑油洁油机,连续滤油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回油口处设有磁性过滤器,可将回油中的细小铁磁物质吸附过滤,保证油的纯度。在油系统装有部分显示控制仪表,均装在仪表盘上,正常工作时,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有时由于某种原因设备耗油量需要增加时,则系统压力下降,当下降到设定值时,发出事故报警同时备用油泵启动。油箱采用防爆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及防爆继电器控温。当温度低于 15时,自动启动电加热器,当温度高于30时电加热器自动停止加热。鼓风机及其前后煤气管道的冷凝液均收集于风机水封槽,由水封槽液下泵送至初冷器前荒煤气管道。5第三节 工艺技术指标 一、温度控制指标;1、初冷器

10、前煤气温度:78822、初冷器后煤气温度:夏季 2122(冬季 2426) 3、初冷器循环水进水温度:32 4、初冷器循环水回水温度:40 5、初冷器制冷水进水温度:16 6、初冷器制冷水回水温度:23 7、循环氨水温度:7580 8、焦油中间槽及焦油槽焦油脱水温度:9095 9、鼓风机煤气进口温度:2628 10、鼓风机煤气出口温度:4050 11、鼓风机支撑轴承温度:75 12、鼓风机止推轴承温度:75 13、鼓风机电机轴承温度:85 14、变速机轴承温度:75 15、液力耦合器出口油温 4560 16、油冷却器后油温:3545 17、电捕绝缘箱温度:90110 18、焦油、氨水泵电机温度

11、75 二、压力控制指标 1、初冷器前吸力:11.3Kpa 2、初冷器后吸力:22.5Kpa 3、循环氨水泵后压力:0.50.6Mpa 4、初冷器上段喷洒冷凝液压力 0.4 MPa 5、初冷器下段喷洒冷凝液压力 0.25 MPa 6、焦油中间泵出口压力 0.5 Mpa 7、焦油泵出口压力 0.6 MPa 8、集气管煤气压力: 100130 Pa 9、煤气鼓风机后压力 10.5 kPa 10、煤气鼓风机前后最大压差 22 kPa 11、油冷却器进口水压力 0.25MPa 12、液力耦合器出口油压 0.10.25MPa 13、进机油压 0.250.27 MPa (0.06 MPa后备用油泵自动启动)

12、 14、油泵后压力 0.250.3 MPa 三、阻力控制指标:1、初冷器阻力;1.5KPa 2、电捕焦油器阻力:0.5Kpa四、鼓风机位移指标轴向位移 0.4mm 报警五、转速鼓风机转速 4180r/min(设计r/min)6六、流量控制指标:1、初冷器上段冷凝液循环喷洒量: 22 m/h 2、初冷器下段冷凝液循环喷洒量: 22m/h 3、补充到下段冷凝液循环槽的轻焦油量:2.5 m/h4、油冷却器用水量 16 m3/h5、油泵输出油量 15.8 m3/h 七、液位控制指标: 1、上段冷凝液循环槽液位:1200 mm 2、油箱油位:Lmax= 0.71m Lmix=0.435m 3、鼓风机地下

13、放空槽液位:100500mm八、 电压电流l、循环氨水泵工作电压 10 kV 2、循环氨水泵额定电流 23.56 A 3、焦油中间泵电流 12.6 A4、焦油泵电流 35.1 A5、煤气鼓风机工作电压 10 kV6、煤气鼓风机工作电流 48.4 A7、电捕焦油器工作电压 3545kV8、电捕焦油器二次电流 600800 mA 九、初冷器上段循环冷凝液焦油含量:810% 十、初冷器下段循环冷凝液焦油含量:4050% 十一、进电捕煤气含氧:1% 十二、初冷器后煤气含萘:0.5g/m 十三、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焦油:两台:20mg/m 一台:50mg/m 十四、焦油密度:1.131.22g/cm 焦油

14、含水4%第四节 岗位操作 一、初冷器操作:(一)初冷器的正常操作:1、按规定检查初冷器上、中、下段的冷却负荷,及时调整循环水和制冷水 进出口流量和温度,使之符合工艺要求。 2、按规定检查初冷器前后煤气温度和煤气吸力,并控制符合工艺要求。 3、按规定检查并清扫初冷上、下段排液管及水封槽,保持其排液畅通。 4、定期分析初冷器后煤气含萘,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5、按规定检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泵的运转情况和循环槽液位、温度和上、 下段冷凝液循环喷洒情况。 6、定期分析上、下段冷凝液含焦油量及含萘情况。 7、按规定检查下段冷凝液循环槽连续补充轻焦油情况。 8、按规定注意初冷器阻力,定期清扫初冷器。 (二)

15、初冷器的开工操作:71、检查初冷器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2、检查初冷器上、下段水封液位,并注满水。 3、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槽初次开工注入冷凝液 2/3。 4、检查初冷上、下段下液管排液畅通,必要时可用蒸汽吹扫。 5、打开初冷顶部放散,用氮气或蒸汽赶出器内空气,经分析排气含氧合格 后,关闭放散。 6、赶净空气后立即开启煤气进出口阀门,使煤气顺利通过初冷器。 7、在开启初冷器煤气进出口阀门的同时,顺序打开循环水进出口阀门,打 开制冷水出口阀门,慢开制冷水进口阀门,并调节初冷器煤气出口温度符合工 艺要求。 8、开通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循环泵,泵前泵后管道,按操作规程启动上、 下段冷凝液循环泵,并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循环流量。 9、初冷器开工后,要对初冷器前后煤气吸力、温度以及循环给水、回水、 制冷给水、回水的温度进行跟踪检查,并逐步调整,最终达到工艺要求。 (三)初冷器的停工操作:1、关闭初冷器煤气进出口阀门。 2、关闭初冷器制冷水、循环水进出口阀门,并放空初冷器内冷却水。 3、关闭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喷洒管,停止喷洒。 4、检查下液管畅通,并用蒸汽清扫下液管。 5、用热氨水冲洗初冷器上段、下段。 6、打开初冷器顶部的放散管阀门,用蒸汽吹扫初冷器。吹扫完毕待冷却后 关闭放散管阀门,放空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