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81779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建设的有利条件 .环境保护及安全防护措施 .建设内容、规模和技术指标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组织管理 .财务估算 .项目效益分析 .论与建议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实施单位及实施地点项目名称: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项目项目实施人:项目实施地点:二、项目编制依据和发展方向(一)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3、陕西省实施;4、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5、农业部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的通知6、加快推进

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的实施意见 7、林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旅农林产业链建设的决定;8、商洛市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刚要。(二)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消费观念已由过去的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提高产业素质2和经济效益、增加农业养殖户收入,进一步提高我区农业特色养殖综合生产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特色农业产品。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商州丰富的生态资源,改善农业特色养殖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我们根据林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分析考察,坚持“以满足

3、市场需求、服务结构调整为 目的,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的原则确立本建设项目,将红腹锦鸡人工驯养、繁殖等科研技术成果有效地转化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以此为典型,逐步带动区内广大农户开展红腹锦鸡的养殖,有效带动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该项目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有效举措,符合商州区区的资源状况,对促进项目地区的经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农户扶贫攻坚为突破口,以加强神农架特色养殖并形成产业化发展为着力点,在不断改善特色农业资源生

4、产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同时,积极引导周边乃至全区农户开展特色养殖,提高收入水平。(二)总体思路通过红腹锦鸡的人工驯养繁殖,进一步加快林区农业特色经济产业化进程, 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3建设红腹锦鸡产业养殖基地,促进特色养殖产业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得红腹锦鸡的研制能带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明显提高。四、项目实施的原则1、本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项目建设的审批程序。2、建立专门机构作为项目实施的执行单位,负责该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3、由项目业主指派专人担任项目实施负责人,作为项目的法人及业主代表。

5、4、项目的设计、供 货、建设、驯繁等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5、项目法人代表应与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在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五、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 5 亩,主要建设内容为驯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种鸡购置、孵化 设备购置及其他建设等。六、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建设期 5 个月,自项目规划得到批复,资金落实到位后正式实施。4七、项目总投资该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元。其中:土地租赁费 5 万元;土建工程投资 元;仿生态活动区建设 30 万元;种鸡购置 18 万元;微电脑全自动孵化机设备投资 元;购置消毒、防疫设施投资 15万元;项目前期规划及其它

6、投资估算 10 万元。八、项目资金筹措该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个人自筹。九、项目财务分析项目建成并开展人工繁育实验后,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商品红腹锦鸡 3500 只, 饲养一组(1 公 2 母)红腹锦鸡,年生产成本在 150 元左右,红腹锦鸡人工养殖的工作强度不大,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快,每只雌鸡年平均产蛋成活数为 。如按平均市场价 400 元/只计算,除出生产和饲养成本后,年销售利润可达 30 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5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消费观念已由过去的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我国特产养殖产业发

7、展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而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增加农业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可开发利用的品种繁多,而现阶段特色养殖业产品结构单一,名、优、特 产 品较少。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商州区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改善特色养殖产业结构,在立足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名、优、特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红腹锦鸡又名金鸡,是中国的特产雉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是世界雉科鸟类分布的中心地带之一,全球总共约 130 种雉科鸟类中,

8、中国有 55 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特产,中国可称为是雉类王国。红 腹锦鸡是中国最著名的雉类之一,它色彩艳丽,姿态娇贵,历来被古代帝王们视为鸡中珍品。红腹锦鸡主要分布于河南、云南东北部、西藏东 南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四川、重庆、 贵州、陕西南部、甘 肃、长白山脉等地。由于其羽色华丽,肉味 细嫩、鲜美,而遭到人 们 的滥捕猎杀,野生数量已急剧下降。因此,人工养殖锦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陕西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在 这种情况下,政府提出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6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近年来,特色养殖业受到社会

9、各界的广泛关注,红腹锦鸡则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红腹锦鸡喜爱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多集成 45 只,或 10 余只的小群,冬季可达 2030只。极善奔走,但飞翔能力较差。喜有矮 树的山坡及次生的亚热带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项目建设地的环境非常适合红腹锦鸡的生长和繁育,具备良好的养殖条件。建设该项目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有效举措,符合陕南商洛市的资源状况,对促进项目地区的经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该项目建设符合陕西省商洛市“生态农业” 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林区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林区领导十分重视绿色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该项目

10、的建设必将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商洛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以生态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生态农业体系。该项目旨在得用林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红腹锦鸡的特色养殖,使资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项目的建设将有优惠的政策扶持。3、红腹锦鸡的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项目设施后,项目建设单位将借鉴红腹锦鸡养殖发达地区先进的养殖和管理经验,提高孵化成活率,并逐步扩大养殖规模。74、商州区山地资源十分丰富,有建设该项目的土地资源。5、项目建设地交通便利,各种通讯设施齐全,了解市场信息便捷。(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立大市场、 发展大贸易、搞活大 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11、,陕西农村特色养殖格局正在逐步向全方位、多层次、 规 模化、科技化的方向 发 展,其经营方式也逐步向代理制、直销连锁的方式发展。原来的养殖模式和加工方式已不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该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商洛特色养殖硬件设施,丰富林区特色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环境和加工方式,建立一个规范、成规模的红腹锦鸡养殖基地,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设该项目是商州区林区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商洛市地处陕西南部,是国家重点贫困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生产、 经营方式单一,农民单独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强,尤其在开展特色养殖方面还缺乏市场信息的引导,一定程度上形成

12、了供求失衡的不良局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项目的建设,能使 红腹锦鸡养殖及其产品的加工形成养、供、销一体化,在形成一定规模后,逐步引导农民从事该品种的养殖及加工,为林区农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3、该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8该项目的建设,能丰富林区特色养殖的品种。商州区自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以畜禽养殖为主的基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虽然产量不断增加,但能够上规模的项目却相对滞后,商州区的畜牧产品仍然是“自产自销”老路子,畜牧产品的养殖与销售脱节。由于受信息和市场的制约,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商贩上门收购,农民自主加工,畜牧产品出现销

13、售难的状况,既阻碍着林区经济的发展,又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禽畜业养殖,特别是特种养殖的积极性,该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该产品养殖的先进技术,发挥特色养殖的产业优势,将该项目发展成规模化、产业化,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改变养殖落后现状,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建设是神农架林区畜牧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 场的重要途径,加快畜牧产品的流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 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4、该项目的建设,可有效规范养殖方式,减少养殖风险,树立无公害产品品牌意识。商洛市是秦岭山脉的天然绿色宝库,随着商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商洛特产品牌地位的越来越高。商洛市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基础设 施较为完善,养殖所需的饲料、水源等充足。加上商洛市畜牧产品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在外地市场成为畅销产品。由于缺乏正确的市场引导和规范的养殖模式,致使特色养殖产品交易时出现以次充好,哄抬价格,强买强卖等不良现象, 严重 扰乱了畜牧产品交易秩序,损害了客商和生产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商洛市对外的整体形象,不利于畜牧产品特别是特色养殖产品生产规模和交易规模的扩大及健康发展。9综上所述,在商洛市商州区建设一个高起点、功能全、成规模的红腹锦鸡特色养殖基地,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是商洛畜牧产品上档次、创品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第三章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建设的有利条件一、项目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