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60008 上传时间:2018-04-28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王文杰(改)_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名称:题目名称: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题目类型:题目类型: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姓名:王文杰王文杰院(系):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专业班级:化学 11001 班化学 11001 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杨欢杨欢辅导教师:辅导教师:杨欢杨欢时间:2013 年 11 月时间:2013 年 11 月至2014 年 6 月至2014 年 6 月目录任 务 书 开 题 报 告 指 导 教 师 审 查 意 见 评 阅 教 师 评 语 答辩会议记录及成绩评定中 文 摘 要 外 文 摘 要 1 前言

2、12 选题背景 52.1 阻垢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52.2 国内外对阻垢剂的研究动态和进展72.3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103 实验部分103.1 实验仪器103.2 实验药品103.3 阻垢剂的合成 113.4 阻垢剂的复配143.5 阻垢剂的性能评价174 结论 20参考文献21致谢23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化 学班级 化学 11001学生姓名王文杰指导教师/职称杨 欢/讲 师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有机膦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2.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14 年 1 月 11 日2014 年 6 月 7 日3

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查阅资料:油层物理;EOR 原理赵福麟主编 ;改善聚合物驱油技术王克亮、王凤兰、李群、袁涛编;提高采收率原理韩显卿编;油田化学品油田化学期刊;钻采工艺期刊;SPE 期刊。(2)原始数据:有机膦阻垢剂合成的最佳配比及反应条件;有机膦阻垢剂的性能评价结果与其他阻垢剂复配的性能评价结果。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通过进行探索性实验,确定合成阻垢剂的主要影响因素;(2)设计正交实验,并按照设计进行阻垢剂的合成实验;(3)对合成的样品进行性能评价,确定合成阻垢剂的最佳配比及条件;(4)与其它阻垢剂进行复配实验,并测定其阻垢性能。5

4、毕业论文(设计)的目标及具体要求对有机膦阻垢剂进行合成,并对合成出的样品进行性能评价。最终得出一种适于油井阻垢用的阻垢剂。在完成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论文数据齐全可靠,格式规范,按论文标准要求,写出完整论文。6、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1)工具书:油田化学,油层物理,提高采收率原理,化工词典,石油大典等;(2)主要仪器:搅拌器,恒温水浴箱,干燥箱,填砂模型管,精密平流泵,三口烧瓶;(3)试剂:乙二胺、亚磷酸、蒸馏水、马来酸酐、丙烯酸、次磷酸盐、引发剂(4)上机时数:100 机时。任务书批准日期任务书批准日期 20132013 年 12年 12 月

5、25月 25 日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教研室(系)主任(签字)任务书下达日期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2014 年 01年 01 月 06月 06 日日 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签字)完成任务日期完成任务日期 20142014 年 06年 06 月 07月 07 日日学生(签名)学生(签名)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名 称:题 目 名 称: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题 目 类 别:题 目 类 别:毕 业 论 文学院( 系 ):学院( 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 业 班 级:专 业 班 级:化学 11001 班学 生 姓 名:学 生 姓 名:王文杰指 导 教 师:指 导

6、教 师:杨欢辅 导 教 师:辅 导 教 师:杨欢开题报告日期:开题报告日期:2014 年 2 月 27 日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有机磷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学生:王文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王文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杨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杨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 题目来源1 题目来源科研真题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油田生产的经验表明,结垢问题是与原油的生产过程相伴而生的。结垢可能存在于油层、近井带、射孔孔眼、井筒、集输管线、储罐、处理容器等处,致使油层伤害、阻流、设备磨损、垢蚀等问题出现,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

7、学不相容性,结垢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结垢等影响,造成油井产液量下降、注水井压力上升,采油措施费用、管线及设备维护更新费用大幅度上升,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从而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国内外的许多油田注水开发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问题。尤其是在开发进入到中后期,水量较高的阶段,结构现象更加严重。由于油田结构导致油气储层的伤害、油水井井筒、地面管线阻流、设备腐蚀损坏、地面集输系统的阻塞,从而过早的出现油井、设备报废等现象屡见不鲜。晶体垢如碳酸钙垢、硫酸钙垢等是油田常见垢。热力学理论认为,垢是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或结晶出来所致,在不同的条件下,某物质在溶液中若是过饱和就有产生结垢的可能。在油

8、田水中, HCO-3、CO2-3、CO2和 CaCO3, Ca2+、SO2-4和 CaSO4处于化学平衡中,一旦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发生结垢或垢溶解。为此,进行了一种新的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研究。采取有效的防垢措施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意在解决油田集输系统和设备因结垢而损失的问题,有力的配合油田的正常开采,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提高石油开发的经济效益。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罗跃等.硫酸钡阻垢剂 MA-AA-MAC 共聚物的合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4):506 5072郑艳芬,袁斌,王仲旭,吕松,王滢.新型有机磷羧酸

9、的合成及阻垢性能实验J.工业 水处理,2008,28(7).3 罗 跃,刘清云,郑力军马来酸酐-丙烯酸含磷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J 石油 天然气学报,2008,30(1) :1241274王风云,雷武,夏明珠阻垢剂性能评价中的问题与讨论 J 工业水处理,2004, 24(2)5 陈立军等. 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及新设备开发 J . 工业水处理, 2007, 27( 5) :913.6 聂宗利等. 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评价方法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1, 40( 5) .7 冷曼希,冉 飞无磷阻垢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J 赤峰学院学报,2012,28( 4) : 2062078贾海

10、波,郭焱等.陕北油田集输系统结构机理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28(10)9 109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329-1994,碎屑岩注水水质推荐标准.10Stiff H A.Davis L E.A method of predicting the tendency of oilfield water to deposit calcium carbonateJ.Petrol.Trans.1952,195:213216.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0600-2009,油田水结垢趋势预测12史长清.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合成方法的改进J.辽宁华工,2004,

11、33(4):213215.13梅超群,樊永明等.含膦水解聚马来酸酐的绿色合成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29(9)252714 陈先庆.超声波防垢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J.钻采机械,2000,23(3):60-6115麻金海,刘万顺等. 一种聚合多元酸的合成及其对 BaSO4 垢的阻垢能力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2)485116Amjad,Zahid,William F.,etal.Method for inhibiting scale deposition.PUS4532048,1975.17Master,William F.Amjad,et al.Scale

12、inhibition in water systems.PUS4566972,1975.18Dubin,Leonard.Useofacrylamide/acrylicacidcopolymersforpreventionoffoulingbyCa3(PO4)2.P.US4431547,1984.19赵雪英,卫健.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2,12(6):222420李效红,郝学奎,常青.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阻垢剂的合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34(5):73754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4 国内外现状和发

13、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国内外许多油田注水开发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各大油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油气层、采油设备和地面集输系统管线的结垢伤害。为了更好的解决油田结垢伤害问题,国内外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概括下来目前用于油田结垢防治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包括强声激波处理法、磁力除垢法、压力除垢法,简单机械法,化学法包括酸洗或注 CO2、加阻垢剂,工艺除垢法。阻垢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30年代,当时所用的阻垢剂一类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硫酸、盐酸磷酸三钠等。另一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且以后者应用为主。20 世纪 50年代,国外首次采用聚磷酸盐作为阻垢剂。该类阻垢剂具有良好的阻 CaCO3垢的性能,但是在水中易水解,阻垢性能大大降低,此类阻垢剂已使用的越来越少。进入 20世纪 60 年代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大规模发展,大大促进了阻垢剂的发展。目前油田中使用的有机膦酸类阻垢剂主要由以下几种:20 世纪 60年代研制的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和次羟基亚乙基磷酸(HEDP),这两类阻垢剂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如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均在使用 ATMP阻垢剂。为了提高聚合物的阻垢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