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复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53392 上传时间:2018-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学原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原理复习教育学原理复习 绪论绪论 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简答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特点有哪些?简答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一) 教学的萌芽阶段。特点:教育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同其他意识形态混杂在一起。 (二)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特点: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其他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 (三)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特点:教育理论的多样化 (四)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特点:每一种教育理论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更加深入精细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

2、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上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而言,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 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社会的属性:教育的社会的属性: (一) 教育的永恒性。特点: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永恒的。 (二) 教育的历史性。特点:教育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 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三) 教育的阶级性。特点:各历史阶级的统治阶级总是牢牢的掌握教育的领

3、导权,用它来传播统治阶 级思想,为维护其统治服务,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 (一)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生存竞争是动物界产生教育的基础。 (F) (二)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 的无意 识模仿。 (F) 错误原因: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三)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T) 教育的基本职能:教育的基本职能: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递生产劳动经验。 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 (一) 原始社会教育。 (二) 奴隶社会教育 (三) 封建社会教育 (四)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五) 社会

4、主义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一) 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二) 教育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 (三) 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四) 教育内容简单。 (五) 教育没有阶级性.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一) 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 “学在官府” , “官师合一” (二) 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的。 (三)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 (四) 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 ,即礼

5、、乐、射、御、书、数。 (五)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一) 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官吏。 (二) 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有严格规定。 (三) 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 ,在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实行棍棒纪律教育。 (四) 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4.

6、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二)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3.政治制约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 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第三章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 遗传在

7、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 (三)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为什么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为什么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一)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 的活动 (二) 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的 (三) 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 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四) 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 先进的技术手段,更科学的方式方法和

8、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五) 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一)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二)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 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五)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 教育者在向青少年儿童教育时,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 顺序逐渐的前进 (二) 教育工作者既要考虑阶段性,又要着眼于发展,注意衔接和过渡 (三)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 教育工作

9、者既要注意发展的稳定性,从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上都要考虑每一阶段的比较稳定的 共同的特征,而不是从教学的主观愿望出发,任意规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这同时,又要 重视身心发展的可变性,通过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进学生较快的发展 (五) 教育工作者要认识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可以针对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有的放矢的因材 施教,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选择有效的途径,使全体学 生的身心健全的发展第四章第四章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狭义的教育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一) 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

10、学技术状况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二)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三)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 人们的教育理想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 (一) 德育 (二) 智育 (三) 体育 (四) 美育 (五) 劳动技术教育 相互关系: 1.各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各育既不可分割又不可相互代替 3.它们相互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第五章第五章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一) 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能动性 (二) 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三) 教师劳

11、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四) 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五) 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六)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哪些?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哪些? (一)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诚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3.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 教师的业务素养 1.知识素养 精深的专业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2.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第六章第六章 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

12、有:学科课程论、经验课程论、综合课程论第七章第七章 教学(上)教学(上) 教学概念教学概念: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交往活动。 教学的任务及相互关系:教学的任务及相互关系: (一)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三)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四) 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教学的几项基本任务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教学工作中,只有坚持以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 生,并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发 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才算是全面实现了学校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概念:教学

13、过程概念: 教学过程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 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的过程。也 可以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构成小学过程的因素:构成小学过程的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 教学过程是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三)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一)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 (二)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三)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结合规律 (四)

1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论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论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责决定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具有主体性 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立性 3.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主张树立教师的极大威信,认为学 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是有害的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主张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 围绕着学生

15、转动 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挥智力的基础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是增强智慧和力量的丰富源泉 2.发展智力又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习知识是一种能动认识过程,不能消极的被动的强迫接受。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 社充分的掌握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两者的差异 知识属于经验系统反映客观实在的结果,智力属于心理发展系统,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 知识是社会的,当初发现知识的个体消失,但知识仍在社会中广为传播,世代相传,知识为社会所有。 智力是个体的,终归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 知识是后天获得

16、的,人非生而知之,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时间的合金,即智力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 后天的时间不断发展的 知识的掌握进程长,可以终生学习,不断积累,而智力的发展与人的生理发展的成熟、衰退有关 4.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 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及教师具有启发意义的讲授 5.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只抓知识教育忽视智力发展 脱离教材另搞一套去发展智力 为什么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为什么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 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一) 引起学习动机 (二) 感知课程内容 (三) 理解课程内容 (四) 巩固知识和技能 (五) 应用知识和技能 (六)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知道原理,它是广大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 和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