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21525 上传时间:2018-04-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绩 电子测量与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 远程智能测温控制系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07 电信 专 业:电 子 信 息 科 学 与 技 术信电学院 2010 年 12 月 20 日1目录一、实验内容.21、设计内容2、设计要求二、实验原理.3三、实验器材5四、实验框图.6五、实验电路图.11六、实验程序.12七、参考文献21八、总结.222一、实验内容一、实验内容1、设计内容1)完成温度的采集。2)用单工方式传送数据实现两机通信。3)完成双机通信的设计制作及仿真。2、设计要求1)能本机显示温度采集的数值。2)能向对方机发送采集的温度的值。3)能接收对方机发送的数并显示。4)发送数及按

2、键用查询实现。5)用串行口的单工方式通信。6)用按键控制上下限并通过 LCD 显示。7)温度超过额定范围则自动报警。3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51 单片机用 4 个接口与外界进行数据输入与数据输出就是并行通信,并行通信的特点是传输信号的速度快,但所用的信号线较多,成本高,传输的距离较近。串行通信的特点是只用两条信号线(一条信号线,再加一条地线作为信号回路)即可完成通信,成本低,传输的距离较远。串行数据通信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数据传送,另一个是数据转换。所谓数据传送就是指数据以什么形式进行传送。所谓数据转换就是指单片

3、机在接收数据时,如何把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化为并行数据,单片机在发送数据时,如何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进行发送。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使用的是异步串行通信,所谓异步就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的不是同一个时钟。异步串行通信通常以字符(或者字节)为单位组成字符帧传送。字符帧由发送端一帧一帧地传送,接收端通过传输线一帧一帧地接收。51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是一个全双工的接口,它可以作为 UART(通用异步接受和发送器)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用。51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结构如下:(1)数据缓冲器(SBUF)接受或发送的数据都要先送到 SBUF 缓存。有两个,一个缓存,另一个接受,用同一直接地址 99H,发送时

4、用指令将数据送到 SBUF 即可启动发送;接收时用指令将 SBUF 中接收到的数据取出。(2)串行控制寄存器(PCON)SCON 用于串行通信方式的选择,收发控制及状态指示,各位含义如下:SM0SM1SM2RENTB8RB8TIRISM0,SM1: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位,这两位组合成 00,01,10,11 对应于工作方式 0、1、2、3。串行接口工作方式特点见下表SM0SM1工作方式功能波特率0008 位同步移位寄存器(用于 I/O 扩展)fORC/1201110 位异步串行通信(UART)可变(T1 溢出率4*2SMOD/32)10211 位异步串行通信(UART)fORC/64 或 fO

5、RC/3211311 位异步串行通信(UART)可变(T1 溢出率*2SMOD/32)SM2:多机通信控制位。REN:接收允许控制位。软件置 1 允许接收;软件置 0 禁止接收。TB8:方式 2 或 3 时,TB8 为要发送的第 9 位数据,根据需要由软件置 1 或清 0。RB9:在方式 2 或 3 时,RB8 位接收到的第 9 位数据,实际为主机发送的第9 位数据 TB8,使从机根据这一位来判断主机发送的时呼叫地址还是要传送的数据。TI:发送中断标志。发送完一帧数据后由硬件自动置位,并申请中断。必须要软件清零后才能继续发送。RI:接收中断标志。接收完一帧数据后由硬件自动置位,并申请中断。必须

6、要软件清零后才能继续接收。(3)输入移位寄存器接收的数据先串行进入输入移位寄存器,8 位数据全移入后,再并行送入接收 SBUF 中。(4)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发生器用来控制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的,51 系列单片机用定时器 T1 作为波特率发生器,T1 设置在定时方式。波特率时用来表示串行通信数据传输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定义为每秒钟传送的数据位数。(5)电源控制寄存器 PCON其最高位为 SMOD。(6)波特率计算当定时器 T1 工作在定时方式的时候,定时器 T1 溢出率=(T1 计数率)/(产生溢出所需机器周期) 。由于是定时方式,T1 计数率= fORC/12。产生溢出所需机器周期数=模 M-

7、计数初值 X。18b20 芯片的主要功能: 1、基本功能5(1)检测两点温度(2)两秒间隔循环显示温度 2、主要技术参数 测温范围:6到 15 显示精度:1 显示方法:LCD 循环显示DS18B20 有 4 个主要的数据部件: 64 位激光 ROM。64 位激光 ROM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为 8 位 CRC、48 位序列号和 8 位家族代码(28H)组成。 温度灵敏元件。 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 TH 和 TL。可通过软件写入用户报警上下限值。三、实验器材三、实验器材1、41 键盘 2、2 个 AT89C51 3、2 个 LCD 4、串口连接线 5、一个 DS18B20 温度传感器 6、一个蜂鸣

8、器,两个三极管模仿加热和报警显示6四、实验框图四、实验框图(1)发送端流程图7主程序开始从机是否回答 BBH?程序初始化主机发送 AAHN主机发送数据,检验和输出完成?N清除标志位(2)接收端流程图8主程序开始检验和相等?程序初始化接收数据,计算检验和N发送 00H 至主机接收完成?N清除标志位发送 FFH, 重新接收显示(3)LCD 初始化流程图:9开始使用 8 位数据,显示两行,使 用 5*7 的字型清屏字符不动,光标自 动右移一格 (0x06)开显示,无光标退出返回LCD 初始化流程图(4)读取温度程序:10DS18B20 初始化发跳过 ROM 命令发温度读取命令清 DQ 准备发送延时

9、1us 以上读一位数据延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DQ=P17;/ds18b20 与单片机接口 sbit RS=P24; sbit RW=P25; sbit EN=P26;sbit BEEP = P36; /蜂鸣器sbit BEEP1 = P37;/小灯报警sbit BEEP2 = P10; /加热sbit key0=P20;sbit key1=P21;sbit key2=P22;sbit key3=P23; unsigned char code str1=“TL: TH: “; unsigned

10、char code str2=“temp: “; uchar data disdata5; uint tvalue,a1,b1;/温度值 uchar tflag;/温度符号正负标志 static uchar key; uchar tempL=6,tempH=15;unsigned char TT19;unsigned char TT017=0x54,0x48,0x3a,0x2b,0x31,0x32,0x35,0x20, 0x54,0x4c,0x3a,0x2b,0x31,0x32,0x34,0x43,0;void delay(uint n) /延时 1us while (-n);void spe

11、ak() / 蜂鸣器响一小声 unsigned char i;for (i=0;i0;i-) DQ = 0; /给脉冲信号dat=1;DQ = 1; /给脉冲信号if(DQ)dat|=0x80;delay_18B20(10);return(dat);void ds1820wr(uchar wdata)/*写数据*/unsigned char i=0;for (i=8; i0; i-) DQ = 0;DQ = wdatadelay_18B20(10);DQ = 1;wdata=1;read_temp()/*读取温度值并转换*/16uchar a,b;ds1820rst(); ds1820wr(0

12、xcc);/*跳过读序列号*/ds1820wr(0x44);/*启动温度转换*/ds1820rst(); ds1820wr(0xcc);/*跳过读序列号*/ ds1820wr(0xbe);/*读取温度*/ a1=ds1820rd();b1=ds1820rd();tvalue=b1;tvaluetempH) speak();BEEP1=0;BEEP2=1;else if(z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r;unsigned char code str1=“DISINER:ZWS“; u

13、nsigned char code str2=“temp: “; unsigned char bur; sbit DQ=P17;/ds18b20 与单片机接口 sbit RS=P24; sbit RW=P25; sbit EN=P26; uchar data disdata5;int i;uchar tflag; void receive() while(RI=0);r=SBUF; RI=0;SBUF=r; while(TI=0);TI=0;19 void delay(uint n) /延时 1us while (-n);/*lcd1602 程序*/void delay1ms(unsigned

14、 int ms)/延时 1 毫秒(不够精确的)unsigned int i,j;for(i=0;ims;i+)for(j=0;j100;j+);void wr_com(unsigned char com)/写指令/ delay1ms(1);RS=0;RW=0;EN=0;P0=com;delay1ms(1);EN=1;delay1ms(1);EN=0; void wr_dat(unsigned char dat)/写数据/ delay1ms(1);RS=1;RW=0;EN=0;P0=dat;delay1ms(1);EN=1;delay1ms(1);EN=0; void display(unsig

15、ned char *p)/显示/ while(*p!=0)wr_dat(*p);p+;delay1ms(1);void lcd_init()/初始化设置/20delay1ms(15);wr_com(0x38);delay1ms(5);wr_com(0x08);delay1ms(5);wr_com(0x01);delay1ms(5);wr_com(0x06);delay1ms(5);wr_com(0x0c);delay1ms(5); init_play()/初始化显示 lcd_init();wr_com(0x80);display(str2);wr_com(0xc0);display(str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