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81119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7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报表编制 与分析 福州大学会计系:陈朝晖 课程性质 按照传统的观点,会计核算是以编制会计报表为其终点,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对信息的迫切要求,信息量的需求日益增多,信息种类的需求日益广泛,要在恰当时间内将信息准确、便捷地传递给需求的人。 课程性质(续) 正是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使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示。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必然延伸和发展,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成为人们认同的新观点。 课程性质(续)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要求学员不仅要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要有实际分析能

2、力。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提高实际分析能力为目标,是学习本门课程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以编制会计报表及充分利用财务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为主题来建立构架的。 这个框架是:首先对三张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进行介绍,然后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为框架,以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分析为内容,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的目的。 在这个构架下,全书设九章,可分为七个部分 : 课程内容简介(续) (一)导论 即教材第一章,主要说明与财务报表分析密切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如信息、数据、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分析等。在此基础上,论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3、基本方法、分析依据、分析程序和所必需具有的资料等内容。本章对以上内容都只作概括介绍,为以后各章作铺垫。 课程内容简介(续) (二) 财务报表的编制 这部分是我们新增的内容,将结合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介绍三张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报表编制的基本方法及实务操作要点,为后续的分析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续) (三)获利能力分析 即教材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说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的分析等内容。 收益性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收益性为理论基础,介绍收益结构分析、利润增减变动及其差异分析、利润的增长趋势分析、获利能力的比率分析等内容。 由

4、于降低成本费用是增加盈利的重要途径,因此把成本费用分析安排在获利能力之后。 课程内容简介(续) (四)偿债能力分析 即教材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说明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融资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等内容。 资产的流动速度和变现能力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标志和依据,特别是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第四章紧紧抓住流动资产的流动速度和变现能力的分析,以此为主轴展开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课程内容简介(续) 企业的融资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着资本收益或股东收益,而且对长期偿债能力也有重大影响,是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第五章将融资结构分析和长期偿债

5、能力分析统合为一章,以加强彼此的呼应,更加深入地展开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课程内容简介(续) (五)营运能力的分析 即教材的第六章,主要说明资产结构分析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 资产的结构合理与否和资产管理效率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而两者都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有重要影响; 课程内容简介(续) 此外,这些指标也是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及其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本章分别说明了资产结构分析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以期从资产管理这个角度对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管理者的业绩几个方面做出分析、判断和评价。 课程内容简介(续) (六)现金流量的分析 即教材的第七章,主要

6、说明现金流量概念、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现金流量的分析方法等内容。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它涉及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再投资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企业管理当局重视现金更甚于其他流动资产。 课程内容简介(续) 本章着重对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进行分析,既着眼于分析当期产生现金的能力,也预测未来产生现金的能力,并对现金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做出判断和评价。 课程内容简介(续) (七)综合分析 即教材的第八章,主要说明杜邦分析体系、综合系数分析和财务预警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 本章的特点是:利用多个财务指标,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作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

7、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全面、综合的判断和评价。 学习方法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工作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即:分析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开阔;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编制与分析方法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衡量、判断、评价和预测的准确和深度。因此,学习本课程除要认真阅读教材(包括一些参考书目),刻苦思考问题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习方法(续) 正确认识本课程的特点; 认真阅读教材及参考书目; 联系实际,多做练习与案例分析。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信息 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 第二节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目标和基本方法 参考书目 第一节 信息 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 从根本上说,

8、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体系,是以利用财务信息为管理经济服务的一个重要工具。 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是本章的主题。 第一节 信息 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财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种,它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有关财务活动(包括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运动状态、变化和特征的反映。经过验证的财务信息是指可以对财务活动规律进行直接描述,并可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传播和利用的知识。 第一节 续 财务信息是由会计加工生成,包括日常加工和再加工两个过程:会计核算是初步加工过程;编制财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是再加工过程。 另一种观点 。 续: 财务报表 提供财务信息的重

9、要工具 财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报表三者的区别 报表提供给谁:利害关系人 报表生成系统:财务会计 对外会计 另一种观点: 认为会计提供财务信息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为载体,运用确认、计量和记录等会计处理方法,生成财务信息; 第二个阶段是以会计报表为载体,对账簿记录进行整理、取舍和汇集,以报表的形式,形成一个既有单独含义,又有密切联系,且条理分明的财务信息体系。 另一种观点(续): 第三个阶段是以会计报表为主要依据,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取得众多的分析数据,以数据为基础,结合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密的分析、衡量和判断,从而取得更多、更有价值和更为有用的财务信息。

10、上述三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它形成一个生成、汇集和利用财务信息的完整过程。 企业会计制度第 153条规定: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企业除外)。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等,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季度、月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 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所有重大的事项,如转让子公司等 。 企业财务报告理论与实务研究 厦门大学陈少华著 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 其他财务报告

11、 基本财务报告 作为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附注附表 必须根据公认会计原则或制度 管理当局的分析与讨论 预测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等 不必根据公认会计原则 本教材的观点: 11 会计报表格式 编 号 会计报表名称 编 报 期 会企 01表 资产负债表 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会企 02表 利润表 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会企 03表 现金流量表 (至少)年度报告 会企 01表附表 1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年度报告 会企 01表附表 2 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年度报告 会企 01表附表 3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会企 02表附表 1 利润分配表 年度报表 会企 02附表 2 分部报表(业务分部) 年

12、度报告 会企 02附表 3 分部报表(地区分部) 年度报告 资料来源:企业会计制度( 2001) 企业会计制度 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变动 ( 1) 会计报表编报种类 。 新制度增加了两张附表 。 一是增加了一张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二是利润表的附表 , 由原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改为分部报表 ( 业务分部 ) 和分部报表 ( 地区分部 ) 两张报表 。 ( 2) 会计报表编报期 。 取消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月报;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改为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现金流量表的编报期要求提高 , 变为 ( 至少 ) 年度报告 。 第二节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目标和基

13、本方法 含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其效绩作出判断、评价和预测。 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续) 荆新 刘兴云主编的 财务分析学 的定义: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的根本目标就是充分利用财务报表

14、及其分析所揭示的信息,使之成为决策 的依据。(教材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目标:教材 6 决 策 管理企业的过程本质是在不断进行一系列的经济选择,每次都涉及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这些选择反过来又激活支持企业生存的特定实物资源和财务资源的转换,最终产生现金的流动。尽管不同企业的管理人员每天面临的问题千变万化,他们的任务在原则上是类似的,我们可有效地将企业所有的决策分成三大基本部分: 就所有的企业组织而言,创造股东价值最终取决于管理三大基本的决策区域: 财务 /经济分析的基本目标是构筑一套合理、连贯、有意义的数据和关系,支持为创造价值而进行的决策。 有箭头的实线代表现金流量,虚线代表权衡关系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要学派 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技术方法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要学派 实用比率学派 财务失败预测学派 资本市场学派 资料来源:陈少华 企业财务报告理论与实务研究 比较分析法 定义 分类 注意点: 比较分析法的定义 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 比较分析法的分类 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绝对数比较分析 相对数比较分析 按比较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