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04956 上传时间:2018-04-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精选汇编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1931 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 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

2、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 8 年。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共同抗击着日本法西斯。 “兵民是胜利之本” ,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侵略者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使其顾此失彼,深陷战争泥潭。七七事变后到太

3、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中国军民独自承担着日本侵略的全部压力。最多时,日军将其陆军兵力的 90%都投入中国。日军在海外战场损失的 287 万人中,有 150 万人损失于中国战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可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之重要。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

4、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 5 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超过 3500 万人,按 1937 年比价,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亿美元。

5、但是,数字可以统计,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却无法计算。战争中,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民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坚持不懈地与法西斯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军民一直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中国战场的成败关系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成败,影响着整个战局的发展。中国人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肯定,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历史不能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经历过这场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更加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

6、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东方主战场观看心得体会东方主战场观看心得体会为自己的家园也为人类的和平与正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1942 年 1 月,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 “缅甸若是失守,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 ”形势危如累卵,一向自视甚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投向

7、中国。尽管自身困境重重,但中国毅然应英国请求,派出 10万精锐入缅作战。这是甲午战争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出兵援助邻邦抗击侵略。中国远征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仁安羌一役,远征军新编第 38 师第 113 团,大胜日本常胜军第 33 师团,救出被围困的英军 7000 余人,以及被俘的英军官兵、美国教士和新闻记者 500 余人。英国泰晤士报赞扬中国军队“以少敌众,英勇果敢,将使盟军之战绩,益增光辉” 。首次入缅作战,因为盟军配合不力等原因,中国远征军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最终还是难挽败局,5 万将士魂留他乡,其中大部分是在撤退途中穿越野人山时牺牲的。1943 年 10 月开始,中国驻印军和中国

8、远征军再次出国作战,与美军一道实施了缅北和滇西反攻,歼灭日军 4.9 万余人,收复失地 8.3 万平方公里,成功打通中印公路,有力配合了印缅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盟军的反攻。为自己的家园而战,也为人类的和平而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责任与担当。1944 年 6 月 6 日,决定法西斯德国命运的诺曼底登陆战打响。鲜为人知的是,在英国海军实习的 21 名中国留学军官,也参加了这次载入史册的战役。在壮烈的诺曼底登陆战中,英国巡洋舰、驱逐舰、战列舰,乃至航空母舰上,都有中国军官的战斗身影。作为舰上普通一兵,他们担任主攻和掩护任务,自始至终参与了作战行动。中国军

9、官的战斗精神,令盟军战友感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波澜壮阔的苏联卫国战争战场上,也活跃着许多中国人的身影。当时在苏联的中方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了卫国战争,有的甚至赴前线浴血奋战。在苏学习的中国革命者的子女,也以各种形式支援苏联对德作战。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参加了后备军,还曾获得“轻机关枪手”证书的奖励。抗战期间,中国自身异常困难,但仍然尽最大可能为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和民族提供支援,帮助他们抗日,成为他们最信赖的朋友。正如缅甸访华团团长吴巴伦指出,中国的抗战“为东方和平独立神圣伟大之工作” ,中国“所负使命,有如合众国之在美,苏联之在欧” 。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亚洲抗日斗争的中心和东方反法

10、西斯战争的坚强核心。正义的事业凝聚人心。中国抗战,也得到了世界的支援。2000 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陈纳德率领美国飞虎队,转战中缅印战场;中美共同开辟喜马拉雅“驼峰”航线,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往中国战场;更有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护人员。 “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民众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筑起力挽狂澜的钢铁长城” 。8 集大型纪录片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东方主战场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八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8 月

11、 25 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甫在该片播出第六集后点评认为, 东方主战场实际上写的是东方“主战士” 。如果说该片前六集是从国际和国家以及时代的高度来展现作为东方主战场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貌,那么第七集大地坚韧则更加突出了以中国人民平民的角度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全片共分为八集,每集 50 分钟。第一集 东方危机本集集中回答法西斯联盟的由来,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的缘由,从揭示“九一八”事变前因后果入手,展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东北沦陷区人民尤其是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殊死抵抗,在东方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以及中国局

12、部抗战的宏观场景,强调中国局部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联性,凸显“东方主战场形成的由来与背景” 。第二集 共赴国难1937 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抛弃前嫌,积极倡导、建立、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作战的东方主战场。第三集 浴血坚持1938 年 10 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同时也消除国际友人的疑虑,毛泽东写下了论持久战 。第一次将持久战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回答了国内外反法西斯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让抗战中的中国军民看到了希望,统一了思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指导纲性领。

1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持久抗战战略指导下,全民族团结一心,一致对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构成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宏大战略格局。第四集 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八路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坚定不移地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敌后战场逐步发展为抗击侵华日军的主战场,与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格局,担当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重任。第五集 联盟制

14、敌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甚至是对立的国家和政治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团结一致,互相支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联合。第六集 民族血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仅付诸军事的行动和肉体的屠杀,更企图实施文化和精神的灭绝。这是一场特殊形式的战争。在这场关乎中华民族血脉存留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奋起反击,从教育的大西迁和国宝的保护,到全民族一种文化抵抗的自觉,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弘扬。与此同时,一种新生的文化力量在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孕育成长,并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第七集 同仇敌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体人民的抗战,整全民族的抗战,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

15、共同抗战。无论是汉族同胞,少数民族,还是海外侨胞,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主义国际友人一道,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第八集 伟大胜利1943 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开罗会议,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自 1943 年夏秋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向日军发起了持续不断地局部反攻,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为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彻底灭亡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日本投降后,在东京和南京等地,对日本法西斯罪行进行了审判。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国际新秩序。大型纪录片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东方主战场观看心得体会观看心得体会 篇

16、1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创作团队联合央视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新网、中国纪录片网、西部网、江苏网络电视台共同推出专家点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今天点评专家是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甫。著有视觉传播 、 电视新闻的视觉传播优势 、 电视制片管理学等著作。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已经播放了七集了,回过头看,如果说前六集是从国际和国家以及时代的高度来展现作为东方主战场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貌,那么第七集大地坚韧则更加突出了以中国人民平民的角度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的。 “坚韧”这个词是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品质的最好诠释,影片中无论是送丈夫和五个儿子上战场的英雄母亲邓玉芬、为八路军运送轮胎的新疆驮工队、组织游击队进行抗日斗争的壮族女英雄莫花棉,还是爱国华侨陈嘉庚。他们都是靠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不同形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地贡献,也正是无数中国人民的坚韧精神,汇聚成了抗日斗争的巨大合力,最终取得了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