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训工作计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0009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师训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师训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师训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师训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师训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师训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师训工作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师训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以师训部 2009 年下半年工作要点为重点,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二)工作目标1通过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全校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促进学校的三个文明(精神、物质、政治文明)建设;使学校倡导的“主

2、人翁精神、奉献精神、谦让精神”得到充分发扬。2 继续进行新课程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3加强对各级立项课题的管理,抓好课题探索、研究、实践过程,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促进校本教研工作。争取有3 个课题在各级教科研部门获奖。保证教师教学论文的撰写率达 100%。5继续抓好多媒体、校园网的使用和网络的应用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够在授权范围内正确驾驭学校网站,能利用网络系统搜集、整理、使用网上资源,能学会使用多媒体课件;使中年教师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能制作较复杂的多媒体课件。使青年教师能够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6抓好师徒结对活动和跟踪反馈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名师、学

3、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为校中青年教师参评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打好基础。7.建设教师、家长、学生一体化的“新课标学堂”,加强对课改教师的培训,深入进行课改实验的研究。三、培训措施(一)以分层培训为重点,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机制全员培训是指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主要用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拓展教师宏观层面上的知识、观念、理论,提高校本培训积极性。分层培训是指把教师按照某一种标准分层,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教师根据分类可以有多种的标准,如根据学历程度分,根据教龄分,根据任教学科性质分等,在我校教师学历都达标,并且高学历教师比例达 80%

4、以上的实际情况,我们以教龄进行分层,通过分层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分层培训相对于全员培训而言,操作比较繁、管理比较难,但效果比较好,学校要把分层培训作为重点来抓,主要用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新教师培训:工作 13 年的新教师,他们有较高的学历,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的培训,是通过本级段老教师的指导来实现的,让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使他们尽快熟悉小学教学工作,了解课堂教学规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着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继续进行新课程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1) 给他们找一个好的师傅。(2) 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如听讲座

5、、听课、评课等。 (3)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为他们成长搭建平台。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38 年的青年教师,他们基本熟悉了教育教学工作,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引导他们及时总结、反思、学习、改进,争取在各级教坛新秀评比中,有出色表现。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积极为他们创设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组织他们开设公开课、教研课,组织他们进行送教活动,促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中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8 年20 年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要求他们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把教科研结合起来,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向市名师、学科带头人方向努力,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给这些老师

6、下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帮助其他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与发展。中老年教师:工作 20 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一方面挖掘、总结他们优秀、宝贵的经验,作为学校的资源,为青年教师起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四个不同层次的老师在工作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二) “外托”、“内依” 、“横联”、“上靠”、“凭借电脑和网络”、“ 师徒结对”为途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要充分发挥名师骨干的龙头作用,采用“外托”、“内依”、“横联”、“上靠”的途径,为教师们创设各种锻炼、学习的机会,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外托”就是组织教

7、师们走出去听课、听讲座、参加培训等,为教师们吸纳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业务水平创造条件。“内依” 一依本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师徒结对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二依校内正常、规范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进行岗位练兵提供机会,具体形式有集体备课、说课、制作课件、上教研课、评课等。 “横联”继续与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交流、教研讨论工作,把本校的优秀教师推出去,到各地、各校送教、作讲座,把兄弟学校优秀教师请进来作经验介绍。“上靠”一指要依靠上级教学业务部门来我校组织研讨活动,请上级教学业务部门的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座和个别指导。并通过他们推荐我校教师外出听课、上公开课;二指依靠上级师训

8、部门,尽可能多地招录我校教师参加各类骨干培训班,使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凭借电脑和网络”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要求教师在电脑上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用个人独立备课与小组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扩充我们的教学资源,凭借电脑和网络来促进日常的教学,同时,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多层次师徒结对活动。师傅们对所带徒弟在工作上给予帮助,业务上给予指导;徒弟在师德、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多方面向指导教师学习。师徒之间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共同探讨研究课题,共同合作撰写教学论文等形式,使大家在业务上有共同提高。(三) 建全培训制度,规范培训行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在校本培训管理上,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反思和超越自我,确立了“以校本教研为起点、校本培训为中介、校本课题研究为落脚点”的校本管理方略,制订了一系列有关校本培训的规章制度。 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 1 节评价课,听 15 节课,评 6节课,每课修改教案,并要精修 8 课时,写 3 篇视频案例分析,写 4 篇教学案例,一学年写 1 篇教学论文,参与 1 个研究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