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10002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转)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转)一、交流活动简明1、德育小组:第三德育小组2、交流月份:2*年 12 月(*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3、参与人员:吕晓(镇科教办德育管理干部)、叶沃渠(大朗镇关工委成员)、刘积权(大朗职中副校长、第三德育小组组长)、刘路棠(大朗职中德育处副主任)、叶小敏(宏育小学副校长)、王方(水口小学德育主任)、周杏娟(培兰小学德育主任)。4、交流时间:2008 年 12 月 23 日(星期二)下午 3:30。5、交流地点:大朗职中多媒体电教室。6、活动主持:刘积权。二、会议主题:后进生转化,学困生帮扶。三、交流形式参观职中毛织实训基地、听取总结汇报、小组分析

2、讨论、领导总结。四、交流过程本月我镇德育交流的主题是:后进生转化,学困生帮扶。12 月 23 日下午,第三小组的德育行政集中在大朗职中多媒体电教室进行德育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大朗职中副校长刘积权主持。现将交流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精心组织,广泛参与本次交流安排的第一个流程是组织全体参与此次交流活动的领导参观了大朗职中的毛织专业场地及设备。参观中,领导们对大朗职中毛织专业所取得的成果赞不绝口,与会同志陆续参观了多媒体织机室、毛织展览室、毛织实训楼,听取了刘积权副校长对各个功能室的介绍,当他们听说我校的多媒体织机室使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电脑织机时,无不对该校先进的教学设备感到惊讶,领导们还兴致勃勃地

3、观赏了学生电脑绘画的全过程,欣赏了该校学生在各个时期的作品,他们还特意观看了本次“英伟杯”毛织服装设计金奖得主周惠如的早期作品,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大朗职中的专业设置是羡慕的,对该校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认同的。交流过程的第二个流程是组织与会的德育行政对本校的主题活动进行了具体的介绍,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此次交流活动还特意邀请了大朗镇关工委成员、原大朗职中校长叶沃渠同志参加,大朗镇科教办德育管理领导吕晓同志也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在一片和谐、热闹的氛围中进行。二、主题鲜明,效果明显本次交流,由大朗职业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刘路棠同志作中心发言,他发言的主题是“后进生

4、转化,学困生帮扶”。该同志发言内容包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该校在每个学期初都在教师大会上表彰先进帮扶教师,号召全体教师关爱学生,为后进生转化,学困生帮扶作出自已的努力。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快乐人生活动,要求教师多读书,并写读书心得,工会组织主动发挥活动功能,帮助全体教师购买了一些书籍,以此来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关爱学生的信心和决心。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还特意邀请了心理学专家王小棉教授为教师作有关教师心理的讲座,调适了教师心理,调动教师参与学困生帮扶的积极性。二、开展学生心理研究,提高教育实效性。90 后学生思想动向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的问题,该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为突破口

5、,通过开展学生心理特点探索,走进学生心灵,师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游园活动,使全体师生的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适。三、举行班会大课堂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该校以年级为单位,根据本级的具体情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班会大课堂活动,将班会课请出教室,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四、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学校除每年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外,还要求各位班主任每月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同时专门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学校德育处在每两周的班主任例会上开展的主题内容交流。五、做好帮扶工作。该校根据本校的特点对帮扶手册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还召开了受处分未撤销的学生会

6、议,增强后进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的信心。六、充分发挥“三结合”网络教育作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转化后进生,帮扶学困生方面,该校德育处注意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为防止学生流失,创建和谐教育作贡献。转化后进生、帮扶学困生,他们从心开始,工作虽然艰苦,教师们却无怨无悔,做到了“少一点抱怨,多几分关爱”。其他学校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针对本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交流本流的工作经验及其做法。水口小学主要从计划的制定,召开“交心座谈会”,对学困生开展“爱心行动”,针对后进生、学困生的“成因之一家庭因素”,加强家访力度,在中高年级举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对主题交流活动进行具体的阐述。培兰小学在召开班主

7、任沙龙,利用班级文化的激励机制、开展健康向上的少先队活动,对助学成长记录,加强教师的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宏育小学则进行了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家访,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鸣凤小学从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后进生转化与学困生帮扶交流会,举行各类比赛等活动方面完成德育主题月活动。总之,各校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亮点,效果良好。三、总结经验,畅谈收获。整个过程中各学校的德育行政畅所欲言,积极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大朗职中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值得借鉴,同时也觉得开展德育月活动,工作是忙碌了,但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收获了心得,提升了德育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科学管理的信心。他们普遍对大朗

8、职中的做法感兴趣,其中水口小学的王芳主任认为大朗职中的材料非常详细,工作丰富有系统性,注重心理研究,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培兰小学的周杏娟主任用几个受感动表述了自己对大朗职中的看法,其他几名主任也各自发表了自己对大朗职中的看法,叶沃渠校长也盛赞了大朗职中的“9 月份家访工作”,建议全镇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家庭教育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吕晓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最后的总结,他觉得大朗职中给他的印象是深受感动,很在感触,大朗职中校园呈现出文明、和谐的氛围,大朗职中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各校学习,他认为此次的德育交流在大朗职中召开非常有意义,非常有针对性,同时他也对刘积权副校长安

9、排的此次交流活动非常满意,认为“德育交流很必要,今后要把德育交流的实效性发挥出来。”幽幽青山幽幽青山2010-11-23 21:31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 2学困生(差生辅导)帮扶工作总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需要帮助的学生,研究需要帮助的学生,转化需要帮助的学生。为此,我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发现学困生并非不可救药。对学困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

10、、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用教师美好的灵悟、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很大的希望,鼓励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养学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二、和谐平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决定了育人的职责。因此,努力沟通师生,尤其与学困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掌握学困生的心态,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荣辱牵动着老师的心理,老师的得失同样成为他们脸上“阴晴变化的招牌”。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

11、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三、培养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由学生学习责任性强弱和学习兴趣的浓淡来决定。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兴趣,才能成为开发人的智力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掌握了每个后进生的特点,切中火候,对症下药。四、加强辅导,铸就自信的天地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莫过于基础差,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而觉得孤立无援,陷入无可奈何之中。我针对学困生这种心理,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找准突破口。让学困生从思想和心理上增强

12、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减轻学困生精神上的压力。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判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学习中多动脑、多练习、多复习、多运用,使后进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五、宽容忍让,塑造美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对学困生的宽容是指教师能客观认识与处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宽容不是迁就,教师对学困生的宽容态度是使教师赢得学生尊敬的重要感情基础。因此对学生缺乏宽容忍让,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真正情感关系的。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进

13、生的转化工作幽幽青山幽幽青山2010-11-23 21:32帮扶学困生经验材料 3亲其师而信其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说的 都是师与生之间的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课才会讲的更好,而学生才会学的更好,大道理,人人会说,人人都懂,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知识的引领者,知心的大朋友,其实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学习,工作,只是可能某一天由于某位老师的行动,言语刺激了他,从此学习才耽搁下来,我和好多学困生交谈过,很多学生学困的原因就在此。想转化他们,先要改变自己,先改变教师自身,真的把你的爱心,耐心拿出来,看重他们,不鄙视他们,真正懂得尊重他们,每个学困生身上其实都有很多的优点,优点愿意发言,有的愿意参与活动,优点愿意准备材料,这么多的优点,在于你去发现。老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细心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的发扬光大,因势利导,使优点长存,使缺点变成优点。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要持之以恒,要时时刻刻,不要因为我们的懒惰而使孩子们重新走上歧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