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09975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作文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练习写作时养成的作文方式。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将来长大成人后写作水平的基础,是对小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考查方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因此,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关键是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摄取和收集写作的食粮,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要培养学生善于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观察的察的习惯习惯有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因此,要做到“事事”留心

2、,“时时”注意。“事事留心皆学问”,一种昆虫,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观察。有句话说的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妙笔生辉;其次是观察生活,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最后是要让学生养成多写观察日记,多写生活作文的习惯。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又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二、要培养学生勤于二、要培养学生勤于积积累的累的习惯习惯实践是写作的源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写不好作文,“无材可写”是一个重要原因。引导小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不仅能丰富

3、作文的题材,切实解决“言之有物 ”的问题,过好作文的内容关,而且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要养成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就得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创造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点滴,多作勤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的文章都记录摘录在好词佳句本上,这样,点点滴滴,积累丰富的材料,作文时还能翻阅回忆,善于使用。三、要培养学生学会三、要培养学生学会记忆记忆,迅速,迅速记录记录的的习惯习惯 观察到的东西,必须要记下来,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在此我要介绍一下“闭目口述”和“闭目书写”。所谓闭目口述是指学生观察过后,坐在教室里,眼睛闭起,只回忆看到的事物。回忆到什么就说什么。闭目书写,

4、也就是无论字的好坏、对错,眼(脑)中有什么就写什么,过后再整理。例如在带领学生观察雾后,先让学生在野外闭目口述,每人都说,然后让学生再观察一次,看自己口述的缺少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闭目思考、回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修改。四、要培养学生多四、要培养学生多阅读阅读、多思考、多思考练习练习、多修改的、多修改的习惯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得间接经验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惟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5、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思想、素材的过程。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反复历练,写作也是一样,训练达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才能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多思考。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见解,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的文章。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修改重在养成学生改习作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总之,学生作文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