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09925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封市土地利用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封市(开封市(1997-2010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 号)“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提高土地利用率、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的原则,以保护耕地为重点,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的要求,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原编制的开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12000 年)进行了调整和修订,规划以 1996 年为基期年,2000 年为近期目标年,20 10 年为规划目标年,展望到 2030 年。 规划修订以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2、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省下达给开封市的 1997 一 2010 年土地利用主要指标为依据,土地利用采用 1996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并与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年)相协调。一、市域概况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土地总面积.51 公顷,1996 年总人口 451.62 万人,农业人口 369.22 万人,非农业人口 82.4 万人。 开封市地势平坦,北部是背河洼地,中部多为风积沙丘沙平地,西南部多为沙丘岗地和高平地,东南部为黄河泛淤平地。土壤类型分 4 个土类,有潮土、盐土、风砂土和新积土。土壤养分含量普遍偏低。本市属典型的暖温带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

3、均,年平均降水量 670 毫米,旱涝灾害频繁。开封市拥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空分、仪表、化肥、日用化工等在省内外有很大影响。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和国道 310 公路东西穿越,国道 106 线在境内南北贯通,开封黄河大桥的通车,使黄河两岸更加通畅。开封老城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北宋风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纵横相间的背街小巷,古朴的建筑,众多的文物古迹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开封市是全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小麦、棉花、花生、西瓜、禽蛋、羊奶、羊肉等产量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二、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1土地利用状况(1)农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

4、。1996 年全市农用地 .17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77.38%。具体状况为:耕地面积.4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8.81%,其中,灌溉水田 6853.42 公顷,水浇地.86 公顷,旱地.10 公顷,菜地 3000.78 公顷,望天田 40.29 公顷。园地 11774.9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88%,其中,果园 11674.04 公顷。林地 23481.1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75%,其中,有林地 19537.26 公顷,灌木林 2679.58 公顷,疏林地317.05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379.68 公顷,苗圃 166.13 公顷,迹地 401.44 公顷。水面

5、 18382.6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94%,其中,河流水面 14587.86 公顷,湖泊水面 552.29 公顷,水库水面 22.15 公顷,坑塘水面 3220.32 公顷。(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等。1996 年全市建设用地.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99%。具体状况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85815.46 公顷,占土地总百积的 13.71%,其中,城市 5154.0 公顷,建制镇 4653.4 公顷,农村居民点 64919.01 公顷,独立工矿 8229.83 公顷,特殊用地 2859.22 公顷。交通用地 18312.63 公顷,占

6、土地总面积的 2.93%,其中,铁路 832.7 公顷,公路 3075.94 公顷,农村道路14387.78 公顷,民用机场 16.21 公顷。水利设施用地 14741 公顷,占土地总百积的 2.35%,其一,沟渠 13066.12 公顷,水工建筑物 1675.71 公顷。(3)未利用地1996 年未利用地 22742.4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63%。其中滩涂 11392.05 公顷,苇地 989.28 公顷,荒草地1018.18 公顷,盐碱地 449.13 公顷,沼泽地 74.07 公顷,沙地 1247.32 公顷,裸土地 0.53 公顷,田坎 1109.37 公顷,其他 6462.

7、6 公顷。2上地利用特点(1)土地开垦和利用程度较高开封市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垦殖率高达 68.81%,高于河南省 48.99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杞县、通许县,其土地垦殖率分别达到 74.99%和 73.23%。全市 1996 年土地复种指数为 186.90%,高于河南省 180.6%的平均水平。(2)城镇村用地比重较大,人均水平较高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13.71%,高于全省 11.08%的平均水平,其中村庄用地过大,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10.37%。全市农业户村庄用地 800 平方米,人均用地 182 平万米,这反映了在村庄用地中,乱占、浪费土地的现家较为严重。(3)中低产

8、田百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中低产田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78.0%。未利用地 22742.42 公顷,占土地总百积的 3.63%,低于全省 10.0%的平均水平。这表明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的生产率较低。(二)土地利用潜力1、旧城区土地利用潜力开封旧城区面积 17.28 平方公顷,人口 34 万人,房屋破旧,市政公共设施简陋,道路狭窄,交遭拥挤,工业居住混杂,目前还有 300 余家中小型工业企业,用地 2.05 平方公里。旧城区土地利用率低,居住建筑绝大部分为平房或二、三层楼房,建筑容积率仅为 0.3。城市用地内在潜力很大,通过对居民危旧房、棚房集中地区的改造和分批分期搬迁污染性

9、工业企业和用地不合理的单位,可调整土地 3.1 平方公里,以扩宽旧城区道路,改善交通拥挤状况。2、建制镇工矿企业用地潜力开封市各县城及建制镇工业用地 2081 公顷,这些中小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皮革、机械等为主,未能形成集中工业区,存在着企业生产不景气、效益低下等问题,大约有 360 公顷土地长期闲置,急待盘活。3村庄整理潜力开封市村庄占地较多,农宅多为一户一宅式平房建筑,“空心村”现象严重。1996 年全市村庄用地 64919.01 公顷。据测算,第一步把村内和村边的废弃地、空闲地进行整理,可整理出土地 4800 公顷。第二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减少和经济实力增强;对现有旧村庄进

10、行适当合并和改建,如按人均用地 150 平方米计,多可调整出土地4000 公顷。4农地整理潜力开封市农地待整理面积.5 公顷,通过整理不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同时把部分分布于田间的荒芜坑塘。农村道路、坟地等开发为耕地。全市分布于农田间的荒废坑塘 2257 公顷,农村道路 14387.78 公顷,田坎1109.37 公顷,坟地 1664.1 公顷,沙丘岗地 2300 公顷。若全部实施整理,可挖潜耕地 7330 公顷5砖瓦窑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潜力全市砖瓦窑用地 716.03 公顷,粉煤灰堆场占地 86.7 公顷,适宜复垦为耕地 310 公顷,林果业用地 86 公顷,渔业用地 406

11、公顷。6。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全市未利用地 22742.42 公顷。根据适宜性评价,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有 2838 公顷的荒草地、沙地、盐碱地和沼泽地可以利用,可开发为耕地 1100 公顷,林果业用地 1446 公顷,渔业用地 293 公顷。全市滩涂资源主要是河滩地,面积约 11392.05 公顷,其中黄河滩涂 7962.8 公顷,贾鲁河、涡河等滩涂 3429.25公顷。根据河滩地所处位置不同,黄河滩涂可分为低滩地和嫩滩地,低滩地 5696 公顷,地势稍高,土质为沙壤,土壤较肥沃,速效养分含量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因黄河在汛期水量较大,低滩地易被淹没,但在一般年份下可收获一季小麦,为宜农 I

12、I 等荒地。嫩滩地 2266.7 公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汛期极易被淹,但汛期过后杂草丛生,可作为牧业用地。贾鲁河、涡河等其它河流滩涂地势平缓,分布连片,土壤为沙壤土,肥力较高,且地下水埋藏浅,宜于耕作业、渔业用地,可开发耕地 1526 公顷,水产养殖用地 1186 公顷。(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1954 年全市耕地公顷,人均 2200 平方米,1996 年耕地.45 公顷,人均 950 平方米。42 年间,耕地减少 54256.55公顷,人口增长 246.95 万人,人均耕地减少 125O 平方米。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耕地还在减少,人口仍在增加,

13、加之本市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2,各业用地矛盾尖锐,土地利用短期行为严重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业用地不断增加,部门之间用地矛盾尖锐,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短期行为严重。如一些乡镇企业及一些砖瓦窑厂,占用耕地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3土地法制观念不强,乱占滥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干部、群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薄弱,不经批准随意在耕地上栽果树,发展园地,建砖瓦窑;还有个别干部、群众以开发为名,在村头、公路两侧占用耕地建房盖屋、开店办厂等。4城乡结合部破坏土地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向 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规划严重滞后,管理混乱,对土地的

14、破坏比较严重。集中表现在征而不用;乱占乱建,砖瓦窑厂过多;企业倒闭,土地废弃;“三废”处理不当,土地污染严重等。使土地生态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墓本原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按照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的要求,以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为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做好土地环境、生态保护,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规划的基本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3提高土

15、地利用率;4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四、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一)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总体目标为: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逐步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农业用地,有效控制和有计划供给非农用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障能源、交通。水利、城镇建设必需用地,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规模不再扩大;土地整理、复垦由点到面全面展开,积极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达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持续利用”的要求,建立供给制

16、约和引导需求的新机制。具体目标是:1、2000 年耕地总量达到.45 公顷,与 1996 年持平有余,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做到内部占补平衡,林果用地适量增加,为全面实施规划打下基础。2、2010 年耕地总量达到.45 公顷,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未利用地开发,适当扩大林果用地,林果地增加 1020.8 公顷。保障能源、交通、水利、城镇、工矿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必需的用地,进行工矿废弃地复垦和村镇用地的整理改造。搞好城乡居民点绿化和“四旁”绿化,实现农田林网化,整治滩区,有效控制和治理土地污染,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32010 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 512 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 36%左右。中心城市开封市人口控制在 85 万人,用地规模 76.46 平方公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批重要建制镇将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使城镇体系更趋合理。4、2030 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 600 万人。土地利用总体变化趋势是: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迅速增加,水利建设用地保持稳定。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度缩小,园地、林地保持稳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