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80982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资源网(量的管理资料下载1中山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题目: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单位名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资源网(量的管理资料下载2目 录 摘要 33第一章 事项会计理论 事项会计的起源 412 事项、经济事项与会计事项 513 事项会计理论的立论基础 514 小节 5第二章 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621 会计目的 622 会计计量 623 会计处理标准 724 会计报告 725 信息收集对象的范围 826 提供信息的时间 对事项会计优越性的总结: 事项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 1031 概要 事项法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1 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2 以业务事件为驱动

2、的设计方法 3 事项法下的工资管理系统 4 事项法下的帐务处理模块 15第四章 结语 15参考文献 量的管理资料下载3摘要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其立论基础,并对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最后列举了一些在事项会计基础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的方法,并结合了工资管理和帐务处理模块进行了具体分析。关键词:事项法 价值法 会计信息系统 a in it At it in go on 量的管理资料下载4第一章 项会计的起源“事项”会计思想的产生为纪念美国会计学会(立 50 周年,经过两年努力之后,美国会计学会于 1996 年发布了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 ,明确提出会计应当为下列目标提供信

3、息:(1) 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决策,包括辨认决定性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与方向;(2) 有限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3) 记录(保存)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4) 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此种资源由此可见,此说明书要求会计信息既要做到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又要做到对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有用。 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作出了在当时令人吃惊的选择,既认可现时成本报告,又认可现时成本和历史成本的两栏式报告。在当时的环境(“价值”法)下,之所以提出两栏式报告,是因为不同的栏目对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用途。历史成本数据有用于责任函数(受托责任的解脱) ,现时成本有用于投资

4、函数(决策)。可见, 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从逻辑上开始趋于“事项”法而不是“价值”法。虽然,多栏式报告似乎与“事项”会计思想更相一致,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因而由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倡导的两栏式报告是远远不够的,但这代表着一种开始,迈开了“事项”法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事项”会计思想的萌芽。尽管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已暗含了“事项”会计思想,但正式提出会计“事项”法的是美国会计学教授 他使用“事项” 法一词是针对传统的会计流派而言的,他把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会计模式称为“价值”法,此模式假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已知的、具体的,能为各种各样的决策模型提供最优输入值。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尽管会计人

5、员按照一套规则(会计准则)来收集和处理数据时预先安排了一些用途,但他们不可能预见到这些数据将来的所有用途;况且信息的使用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它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值、个人的偏好、个人的决策模型和个人的心理类型等;再说即使是同一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要求不同的信息。另外, “价值”派会计理论家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最佳收益值和资本价值或价格,这便导致会计人员不得不利用“收入与费用的适当配比”来产生这样的最优值,视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等为目的,而非揭示信息的手段,使用者很难从中获得新的信息。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授倡导了会计理论的新方法“事项”法,激励新的研究和实验方法,以使会计能更好地反映现时情况。

6、“事项”法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对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有用的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并允许独立的使用者为他们各自的决策模型产生自己想要的输入值,而不是由信息提供者(会计人员)来向使用者的决策模型提供输入值。尽管以“价值”法为基础的现行会计已深入人心,但“事项”会计思想仍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现实中。要不然又怎样解释“价值”法下,收益表为什么要报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子科目的汇总额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的收益数额呢?为什么财务报告附注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篇幅也在不断增加,而报告的内容却主要是与公司相关的经济事项如重要的合同、难以用货币来量化的事项等。这表明“事项”会计思想已影响到了现行的会计结构,在高科技的信息

7、时代其重要性日益明显。企业管理资源网(量的管理资料下载512 事项、经济事项与会计事项综观国内有关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文献,我发现,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事项会计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事项(的认识存有很大的分歧。通观他们关于事项概念的歧见,我认为,实质上是不同研究者对“事项”与“会计事项”的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混淆,而这种混淆又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事项会计理论的发展。因而,有必要在事项与会计事项之间作一些认定与区分。比较赞同顾抗、袁树民先生对于事项概念的概括,即事项是指对一项活动特征的可行观察结果。这不仅是因为它言简意赅,更重要的是这个定义,很好地概括了“事项”的本质,奠定了定义会计事项和经济事项的基础

8、。缘此类推,可以认为,经济事项是指对一项活动来自经济的角度的观察或描述的结果。会计事项是指有关组织的经济活动应在会计上加以反映的经济事项。由于每个组织的经济事项繁多,至于哪些事项应该在会计上加以反映,哪些事项不加以反映,主要取决于该事项是否满足会计假设的要求。13 事项会计理论的立论基础了解某一理论的立论基础是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的关键所在。授理认为,“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而让使用者自己选择适用的事项信息。 ”(基本会计理论1996)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断,一方面,事项会计理论最初是针对财务会计所提出来的;另一方面 ,索特所倡导的“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

9、信息”,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 。因为“信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概念不仅包含有数据、文献资料等狭义的信息含义,而且还泛指任何事件都包含或传递信息。所以,我认为索特所提的“有关事项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那些原始的、没有经过会计数据处理方法和流程进行处理的经济业务数据,而且还包括提供经过会计处理以后所得到的会计信息(财务信息) 。因而,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事项会计理论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还是现行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理论所要求提供的财务信息,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因为会计人员充当的是参谋者的角色,充其量也只能是辅

10、助决策,真正的决策还应该是信息使用者自行决断的过程。索特教授之所以倡导“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一方面旨在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旨在通过大大拓展会计人员所能提供信息的范围,即由提供财务信息扩大到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来解决会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所以,我的理解是,这里的“有关事项的信息”不仅包括了有关事项数据,更内含了对有关事项数据进行处理以后得到的事项信息。从事项会计理论支持者的角度看来,地位、个性不同的使用者,相同使用者的不同决策模型,所需要信息各不相同。会计的目的就是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于各种决策模型有用的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而把经济事项本身的信息运

11、用到决策模型中则是使用者自己的事情。因而,此时的会计目标应着重定位于提供“原汁原味”的事项信息,至于怎样利用这些信息是使用者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未来的情况是很难预计的。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哪门科学在占卜未来方面表现出色。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在这方面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因而,就其本质来说事项会计理论的立论基础与目前通行的会计理论并无二致,二者都需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只不过事项会计理论提出了针对不同用户对会计信息的决策需求,而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深度与广度上大大拓展了,也既不仅要提供明细和汇总的会计信息,还要提供产生这些信息的基础有关事项的会计数据。14 小节对于

12、事项会计理论我们有必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一方面,学术研究必须具有超前性和指导作用,理论需要不断地检验、发展与创新,只有通过理论研究的发展、创新,进一步完善事企业管理资源网(量的管理资料下载6项会计理论的思想方法,才能为事项会计理论的具体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在应用过程中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事项会计理论所倡导的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来报告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以事项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的思想,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时代,思维不变革必然被革命。作为一种科学的“治本”思维模式,事项会计理论将有助于人们彻底改变现存的“原始信息人脑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模式方面发挥作用,促使人们寻求更适合计算机管理要求的设计思路,向“原始信息计算机”模式逼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事项会计理论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将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用于会计理论和实践,不仅有利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检验、完善,更是有可能通过会计思维方法的变革,创造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