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848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情感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情感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情感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情感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把情感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古人云“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学生认真学习、乐于学习英语的品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主要来源于兴趣。学习是由情商和智商共同参与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情感是情商的核心因素。完美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良好的适应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这些高品质的情商因素已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必备的素质。 一、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情感因素 1.缺乏学习英语的目的感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用英语交流思想,但现在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英语。有的学生却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出国,反正将来不准备离开中国,所以学不学都无所谓

2、。对英语缺乏认同感,没有目的性,那么学生可能只是机械而勉强地学习。英语中有许多枯燥的单词和语法练习,若只是一味的采取机械地操练,学生必然会觉得英语学习是一件苦事情。这样也就不会投入学习中。缺乏兴趣和正确的动机都使学生对英语缺乏认同感,产生了消极的态度。 2.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感 由于英语不是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今天学得单词明天就忘了,语法复杂难学等。特别是现在外来学生中很大一部分英语基础很差。许多学生会出现胆怯心理,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学生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感,遇到困难就退缩,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越多越怕,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必然产生厌学情绪。 3.缺乏对英语教师的好感 学

3、生常因喜欢某教师而喜欢其所教学科,因讨厌某教师而讨厌其所教学科。这是2人对事物的一种好不断发展倾向。在英语学习中,师生间往往会产生“摩擦”,若处理得当,会增强师生感情;若处理不当,学生则会对教师产生不满,而厌恶该老师,进而讨厌上英语课。 二、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的途径 1.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理想 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英语课上,从来不急着要学生记单词、学句子,而是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此外,我还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结合教材,利用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以不同方面反复向学生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将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引导到自觉的轨道上,

4、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度学习的动机,抑制消极动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2.尊重喜爱,建立师生情感 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积极健康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能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协调师生情感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情。而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热爱,要了解、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喜欢英语课。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出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

5、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 相反、焦虑、忧愁、挫折、失败消极情态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心理处于抑制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直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融入到学生中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要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产生自豪感,3激励他继续向前。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TheyarelearningEnglishnotfromteachersbutwithteachers.使学生对其产生尊敬感。另外教师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有一定的紧张感,节奏感,但又觉得学习英语不是一件乏味的事。 3.动情晓理,培养学生意志 意志是人从一定的动机出

6、发,自觉地确定目的,又在目的的支配下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心理过程。英语学习需要付出繁重的脑力劳动,只有经过意志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取得优良成绩。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意志,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不但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更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次,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有具备科学世界观的人,才能为实现远大目标而表现坚强意志。使学生明白,坚强的意志对于克服各种困难是极其重要的。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是美好的,但却充满着艰难与曲折,斗争与矛盾,人就是要在这些矛盾的斗争中磨练自

7、己,之自己日趋成熟。只要有坚强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尝到胜利的喜悦。 4.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喜好 承认个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是现代教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成为学习中自觉主动的参与者。依据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再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基础上,我在课堂上尽量避免采取单一的训练形式。Chaindrill,pairwork,groupwork,teamwork.不同形式下的小组活动使学生获得同等的参与机会,让一部分能力强的同学“吃饱”,又让一部分能力弱的同学也能参与进来。外向的与内向的、胆大的与

8、胆小的不同类型的互相搭配在一起,在活动4中互相帮助,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 5.坚持训练,培养学生习惯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巩固与发展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因素。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要求学生养成以下良好习惯:一是坚持天天读英语至少 20 分钟,并及时与家长联系督促。同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做到声音响亮,节奏正确。二是在课堂上认真听录音与教师的示范发音,并在课内外大胆地开口练习发音。三是养成良好的拼读单词和书写规范化的习惯。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慢慢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并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语言规律等习惯。在实施中也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一直坚信“规是矩,方是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方面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做出榜样,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多个教学环节中,严格要求、检查和督促,并持之以恒。同时经常对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养成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每周对学生情况进行小结或讲评,使学生良好习惯得以不断巩固和提高。全班形成集体向上的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把积极的情感态度渗透到课堂的每一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其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这门课,就会有一种渴望求知的巨大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将会与教师配合默契,教学任务将会在浓浓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学生也将真正学得,才会取得累累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