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88339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施工企业执行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执行力是全体员工贯彻企业发展战略意图,完成企业预定目标的运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 规章制度转化成为劳动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调查表明:成功的企业,30%是靠策略、 计划和方法 ,70%靠的是执行力。 由此可见执行力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工程项目施工具有点多面广、高度分散、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管理跨度大、中间环节多、机构不固定、监督难到位等问题, 其执行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具体落实“做得如何”,执行力大打折扣,导致项目管理出现问题和失误。经反思,我们可根据自身特

2、点,从执行文化、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和严格奖惩等四个方面着手,紧紧抓住执行力建设这个企业管理的核心,促进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一、培育执行文化,营造执行氛围企业的执行力也是一种文化,我们把它称之为企业的执行文化。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地利用,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从”。领导者的价值观和管理行为影响并决定着执行文化, 领导者的执行力决定着组织的执行力。 执行文化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唯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执行力才有其生存的土壤。(一)营造执行的良好氛围。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

3、。要提高企业执行力,首先要解决全员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进行宣传,在大小会议和各种场合多次强调提高执行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员工耳濡目染,营造出人人遵守纪律、一切听从指挥的良好氛围。 广大员工逐步树立起服从和执行的意识,然后转变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习惯, 做到令行禁止,止于至善,执行文化初具雏形。(二)选准提高执行力的突破口。 既然领导者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企业执行文化的构建和培育就需要领导者亲力亲为, 成为执行文化的带头实践者。 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对策, 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 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执行

4、能力。执行力不强,先拿领导者“开刀”,选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另外,从源头上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关键环节,把政治素质高、思想品行好、业务技能精、执行能力强的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进行培养和锻炼。(三)增强员工执行的主动性。 执行文化的核心在于转变企业全体员工的观念和行为, 使之能够切实地把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规章制度落实到本职岗位与日常工作中去,这也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根本。对项目全面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绩效考核,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实行项目员工交纳风险抵押金制度,把企业和员工利益紧紧绑在一起。企业发展、项目追求和员工奋斗的目标明确一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变被动

5、执行为主动执行, 消极执行为积极执行, 生硬执行为创造执行, 执行力建设也随之产生质的飞跃,员工的积极性得已充分调动和发挥。二、加强制度建设,打好执行基础制度本身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制度创立应遵循连续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度是执行的重要基础,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必须把这个基础筑牢打实。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按照“适合自己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根据企业发展不断修订完善制度, 杜绝制度朝令夕改现象” , “制度不再多而贵在精”的原则进行制度建设,确保制度的实用性和连续性。(一)制度出台严谨。每项重要制度的出台, 公司应严格按照“收集信息资料、实地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

6、见、专题进行讨论、形成文件初稿、反馈会签意见、修改补充完善、定稿下发文件”的流程,让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和执行者都参与其中。 有些文件三番五次修改,几易其稿,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制度的质量。(二)突出可操作性。 对项目实行按项目产值规模和相应比例限制业务招待费用,明确审批权限、报销程序和违规行为处罚标准,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对违规人员处罚逗硬,这样做效果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标准明确,操作性极强。三、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到位规章制度只有真正贯彻落实下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一纸空文。 制度的落实一方面要靠执行者自觉执行的“内因”,另一方面要借助于监督者督促检查的

7、“外力”,两者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执行到位。(一)建立立体监控网络。有效的监督应是“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式监督,不留监督死角和空白点。二是坚持定期监督。 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全公司成本管理专题会议,选择问题相对较多的项目回公司进行成本汇报。三是坚持专项监督。 因为它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系统全面等特点,督察目的在于查找问题、商讨对策、整改落实,对加强项目监控非常有用。(二)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对项目运作和执行情况在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给予量化评分,建立准确、科学和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强推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严格实行季度末、年末的责任成本考评,以此为基础, 项目完工后再全面进行

8、目标责任承包绩效考核。项目从开工至结束全程进行监督考核,对项目管理做出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三)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检验监督机制是否有效运行,要看制度执行是否真正到位, 以执行力的最终结果为其导向。其间对监督者的监督至关重要, 要使监督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制度执行最终形成闭环状态。项目出问题,责任层层上追。做到“对照制度来检查,拿出数据来说话, 用事实结果来检验” ,杜绝了检查人员工作走形式、走过场和留情面的现象。四、严格兑现奖惩,增强执行动力企业犹如航行在市场大海中一艘船,船上的船员执行着船长的命令,用力划桨朝着即定的目标前行。其间,有的船员“会用力、用大力”,确保船只快速沿着航线前进

9、;有的船员“不用力、乱用力”,不仅没有给船只提拱动力, 反而还会使其偏离航向。 对于第一种船员,我们要给予认可和奖赏;对于第二种船员的做法要予以否定和纠正。“众人划桨开大船” ,只有同舟共济、 齐心协力,严格执行船长指令,船只才能最终达到目的地。 企业执行力建设必须运用奖惩这种强化手段,不断地、长期地、灵活地激励和鞭策员工,执行力才能发挥其潜力、增强其动力、永葆其活力。(一)敢于问责,增强惩处威慑力。敢于问责,表明了企业领导者对提高执行力的决心和信心,也能够显示其搞好企业的勇气和底气。公司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出“重拳”打击违规违纪行为,在职工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极大地增强了惩处的威

10、慑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执行氛围。从这个角度来看, 威慑力其实也是一种执行力。(二)善于问责,把握处罚尺度。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复杂特殊时期,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较大冲击,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人才流动加剧。 企业内部惩处的威慑力有淡化的趋势,出现了“罚款不凑效,处分不在意,不服就走人”的现象。故在敢于问责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问责。具体讲惩处时要分清政策界线,拿准问题性质,综合各方意见,把握处罚尺寸,做到慎而又慎、宽严相济、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对于一般违规行为,按照“事实不清待追究,集体行为慎追究,主动纠正轻追究,没有损失不追究”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三)奖罚分明,建立激励机制。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在罚的同时,还注重奖,做到两者并重,奖罚分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严格兑现奖惩, 既“堵”又“疏”,确保企业协调运作。提高企业执行力,执行文化是前提,制度建设是基础,监督检查是保证,严格奖惩是手段,彼此密切相联、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