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785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及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及反思【摘要】: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更在于将精心的预设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就好比整个课堂教学交响乐的序曲,直接影响到新知的顺利呈现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关键词】:效率导入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广泛关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更在于将精心的预设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就好比整个课堂教学交响乐的序曲,直接影响到新知的顺利呈现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有效的导入,将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何通过智慧的导入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案例一】以

2、牛津小学英语苏教版 4BUnit7Atasnackbar 中第一课时为例。新课伊始,老师围绕“食物”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跟孩子们进行简单交流,并学习新的交际用语:Howaboutyou? (1)Whatdoyoulike?(2)Whatfooddoyoulike? 在交流的过程中,执教老师请孩子们边说边把自己所喜欢的食物或饮料的图片按照“吃的”和“喝的”分类贴到黑板上,这是复习的环节。 然后,教师用下面简练的语言揭示课题“Atthesnackbar”: T.Look!Somanynicefoodhere.Thesearesomethingtoeat.Thosearesomethingtodrink

3、.Doy oulikethesefoodanddrinks?Theyreallsnacks.Herelookslikeasnackbar.Itseemsthatweare atthesnackbar.Wecanbuysomethingtoeatanddrinkatasnackbar. 对以前学过的关于“食物”的单词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老师请孩子们猜测老师所喜欢的食物,由此直接导入新单词“sweets,biscuits,noodles”等的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交流喜欢的食物,复习学过的表示食物的词汇,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猜一猜”自然导入新单词的学习;通过将相关2食物

4、图片的“聚会”,在帮助学生分清“somethingtoeat/somethingtodrink”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atasnackbar”的语境,为下一步的交际用语学习做好环境准备,由复习过渡到新知的导入,过程简单明了,有效的教学,避开了那冗长复杂的“弯弯绕”,从这份简单的导入“起航”。 教学中追寻一种简单的“导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英语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英语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一种彰显。这种“简单”的旨归是一种“不简单”,是关注于叙述在语言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是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反思】在英语课

5、堂教学中,我们要珍惜课堂教学前二十五分钟宝贵的黄金时段,抓紧时间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在课堂的后阶段,不适宜再呈现太多新的语言项目,而应将重点放在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巩固上。因此,在导入阶段,首先要剔除一些与教学主题活动关系不大的活动,采用简单的导入是奏响有效英语课堂教学序曲的一种良好选择。 【案例二】教学苏教版 3A 牛津小学英语 Unit11Aboyandagirl,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设计三个课时的“导入”环节,如下: 第一课时“导入”:假如上课老师是个女孩,那么,作为自我介绍的“导入”是否可以从“girl”开始: 师:Imagirl,Mynameis. 由此

6、呈现新单词“girl”以及上面的两个句子结构。 然后,呈现新单词“boy”以及上面的两个句子结构,如下: 师:Ifyouarenotgirl,youmustbeaboy.Youmaysay:Imaboy.Mynameis. 然后呈现几对描述性的形容词,开展语言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的“导入”可以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即引导学生运用第一课时学习的句型“Ima.Im.”和词汇进行简单的“自我描述”,在复习回顾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基3础上及时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即,把对人的描述从第一课时的“第一人称”的自我描述转向对“第三人称”的“描述他人”,主要句型如下:Hes/Shes.His/Her.”,然后,呈现

7、词汇:man、woman。 第三课时主要学习 A 板块“Learntosay”中的对话主题”Whoareyou?”, “导入”先设置一个为孩子们所喜欢的“Guessinggame”: 1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第一人称进行“自我描述”; 2请孩子们运用第三人称进行简单的转述活动,即“描述他人”; 3 “Guessinggame”示范活动。老师背对孩子们,请一个孩子描述自己,由老师猜“Whoareyou”,由此导入“A”板块以“Whoareyou”为主题的英语学习活动。 【反思】当今的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话题,以单元板块形式呈现,每一单元都包含好几个板块,每个板块语言知识内容不同,紧扣单元主题展开,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的语言学习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而循序渐进,在每一课时的导入时,要能在前一课时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呈螺旋式向上发展的态势。虽然这只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细节,有时却能决定一堂课的效果。 教学中追寻一种相互“链接”的导入方式,是一种知识的“交响”,这种“交响”是对“各自为政”式导入的一种“联谊”,是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这种“链接”的旨归不是一种简单的“合并”,而是关注到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中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学生英语知识的自我构建,它以一种更为含蓄、低调的方式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