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84890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据了解,许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阅读这一关很不好过。他们每天除了要应付上课外,课后还往往需要阅读数十乃至数百页参考材料。而对于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的学

2、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很困难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阅读速度慢。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试题中也体现出来。1978 年以来,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78 年的阅读理解部分仅有一篇短文,1986年增加到三篇,而从 1989 年起又增加到四篇。计分也从 1978 年的 20增加到1989 年 40。测验的目的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多样化,包括各种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由此可见,高

3、考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在阅读速度而且在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适应这样的要求,不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大胆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改革教材、教法,才能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抓上去。 二、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2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改

4、革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 ()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在课文教学中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先通过听说法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

5、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基础知识,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有可能多练。 3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碰到什么就讲什么,甚至随意发挥,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连基本的问题都没能解决好。 有了精讲,多练在时间上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

6、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这方面,我们往往是先让学生熟悉句型,再做模仿造句,然后才做变换性练习。因为只有在学生熟悉本句型的基础上做变换练习,才能使学生感到变有依据,才会少犯错误。但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学习某一句型,估计学生可以用另外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对应句子来替换,这时我们往往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把这些句子说出来,这样做往往起到了以新温故的作用。总之,多练就是既要讲“量”,又要讲“法”,才

7、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开设阅读技巧训练课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我们每周用一节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阅读技巧训练课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方法,培训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技巧训练课中,我们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用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生词量一般在左右。我们先后采用了中学生课本同步读物和中学英语拾级读物等材料作为阅读教材。 )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4但这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

8、就是每读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选择题。正确率一般不应低于 70,如低于 70,就应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时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得多。)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

9、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课外泛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选定后,我们便为学生设计了两张能分别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理解率的统计表,一张发给学生,让学生登记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率;另一张供全班用,定期把每位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成绩连成曲线。这样不但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5学生之间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我们把这种做法定名为“英语阅读马拉松赛”,即长期进行比赛。读完了一本,再开始第二本、第三本。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本一本读下去。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