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80835 上传时间:2017-02-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宏观经济学概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 第 13讲,宏观经济学概论 1,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变量 2,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3,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 4,国民收入帐户其它总量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演变 参考阅读: 卢锋 经济学原理(中国版) 第 22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2 宏观经济学 “宏观 ( ” 是希腊文表示 “ 大 ” 的词根 。 这提示了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 , 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对应 ,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 。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

2、季 3 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利用这些表示经济活动特点方面的概况性指标( 宏观经济学家能够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大致轮廓给以描述和分析。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4 宏观与微观 : 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

3、站在凳子上看猴戏? 节俭的悖论( of ? 降低汇率扩大市场? ?找火柴的农妇 ?纠正找零钱错误的陈景润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5 “宏观调控”对象过宽 “宏观 ” 一词在实际运用存在一个偏颇 , 就是从学术论文到官方文件 , 都经常提到部门性或地区性所谓 “ 宏观调控 ” 问题 。 不仅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经常以宏观调控名义进行经济干预 , 地方政府把它们的管理和干预活动看作宏观调控 。 实际上 , 宏观对象与部门或某个地区的局部性整体不是一个概念 , 因而 , 部门和地区宏观调控是不科学概念矛盾 , 在实践上可能增加市场干预的随意性 , 带来效率损失 。 经

4、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6 国民收入帐户 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被称为“世纪性杰作”。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 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 的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学者赞同。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7 国民收入帐户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

5、件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8 国民收入帐户:产生背景 20世纪 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对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时侯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 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9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

6、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0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2)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最终产品指( 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 作为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 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 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产值,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 度量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产值。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1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3) 但仍存在问题 。

7、第一 , 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 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 ,如家务劳动 , 不在 第二 , 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 ,闲暇福利 , 分配状态 , 环境质量等 。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2 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 ( , 又称最终产品法 (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 , 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 , 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 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3 支出法 1, 消费 ( :即居民支出 , 一般占到 2, 固定投资 (

8、 :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 “ 固定 ” 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 分为括重置投资 ( 与净投资 。 3, 存货投资 ( :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 , 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 , 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 4, 政府购买 (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 5, 净出口 ( :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 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4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表 23 - 1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 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年份 G D P 最终消费

9、资本形成 净出口 (其中)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其中) 固定资本 存货增加 1980 45 51 29 76 23 17 659 15 90 13 18 27 2. 0 - 14 1985 87 92 57 73 45 89 1 18 4. 0 33 86 26 41 74 5. 0 - 36 6. 9 1990 18319 1 13 65 91 13 22 52 64 44 47 32 17 12 51 0. 3 1995 58 51 0. 5 33 63 5. 0 26 94 4. 5 66 90 23 87 7. 0 20 30 0. 5 35 76 99 8. 5 1997 74 8

10、9 4. 2 43 57 9. 4 34 85 4. 6 87 24 28 45 7. 6 25 15 4. 2 33 03 28 57 1999 82 42 9. 7 49 68 4. 6 39 39 8. 6 10 28 6. 0 3049 6. 3 29 47 5. 5 10 20 22 48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5 收入法 收入法 ( , 又称要素支付法 ( ,从收入角度计算 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 , 即工资 、 利润 、 利息 、 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 国民收入与 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投资 , 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 。 在国民收

11、入基础上加进折旧和间接税得到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6 收入法 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 ( 1) 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 、 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 。 ( 2)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 ( 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 、 土地 、 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 、 附加费和规费 ) 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 ( 3) 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 ( 4) 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 ,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 。 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12、”卢锋, 002秋季 17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表2 3 - 2,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G D P(90年代若干年份;亿元)项目 1 9 9 2 1 9 9 5 1 9 9 7固定资产折旧 3 5 3 7 7 5 9 5 1 0 3 1 2 . 2劳动者报酬 1 2 0 5 2 2 7 8 9 3 4 1 5 4 0 . 3生产税净额 3 2 7 3 7 8 1 1 . 2 1 0 2 4 5 . 0营业盈余 7 7 8 0 1 6 1 4 7 1 3 6 0 6 . 6总计 2 6 6 4 4 5 9 4 4 8 7 5 7 0 4 . 1经济学原理 第 13讲 “宏观概论 ”卢锋, 002秋季 18 部门法 部门法 ( 又称生产法( 。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 从生产角度反映了 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 , 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 , 采掘业 , 化学工业 , 金融保险业等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会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