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79055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英国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们俩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他们都生于德国,也都与当时最为先进的英国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于 1818 年 5月 5 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人籍律师家庭。马克思除了青少年时代在德国就学以外,他的革命活动和科学研究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英国度过的。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于 1820 年 11 月 28 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工厂主的家庭。从 1842 年开始,恩格斯的绝大部分经商活动都在英国,而英国当时的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则是恩格斯最为熟悉的地方。早在 1845 年,他就写了英国工

2、人阶级状况一书而成为全面分析英国工人的经典之作。他的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英国度过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于 1883 年 3 月 14 日和 1895 年8 月 5 日病逝于伦敦。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来源分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内容之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来源是什么?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当作教条遵守和实施,因此,搞清这一思想的来源对于我们求实客观地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历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总体上可以分为

3、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以论土地国有化为其标志,它是马克思对第一国际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总结,它阐发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农业问题的思想;第二阶段以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为标2志,它是恩格斯对第二国际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总结,阐发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改造农民的主张。 我们把马克思第一阶段的农业思想概括地归纳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基础的农业计划经济。它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完整形态的分析相适应,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全面概括,其思想来源主要是英国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 我们先来看马克思的土地国有论。社会主义土地问题在莫尔的乌托邦中就已经提出,莫尔的乌托邦岛土地的公有实质上就是这一个远离尘

4、世的岛国国有,因为在莫尔看来,这个岛国国有土地不够的时候,还要向外进行殖民扩张,以满足这个岛国土地的需要。在整个第一国际时期,只有英国的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土地国有的主张,英国工联改良派领袖鲁克拉夫特就是一个积极的土地国有论者。他在反对土地集体和农民所有的基础上,力主土地的国家所有,并要求将土地交给统一的公社实行大规模地耕种土地。 马克思还批判地吸收了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土地国有主张。英国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才对英国的土地享有权利,而英国的地主只是篡夺者。詹姆斯穆勒、希尔迪奇、舍尔比利埃等经济学家从李嘉图的理论中得出实际政策主张,提出把地租作为赋税交给国家的方案,

5、实质是土地收归国有,把私有土地变成资产阶级公共所有。马克思揭露了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主张土地国有的阶级实质不过是产业资本家仇视土地所有者的一种公开表现而已。马克思还指出这些资产阶级土地国有论者的阶级局限性,因为对土地这一种财产私有制的否定,会导致对整个资产阶级财产私有制的否定,这对资产阶级来说,是危险的。因而资产阶级的国家很难实行土地国有化。 3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有效地实施土地国家所有。但是他认为这种国家所有只是改变了土地所有关系,而没有解决土地的经营问题,因此,马克思认为,土地国有尽管有很大意义,但这一措施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限度。土地归无产阶级国家所

6、有,是改造资本主义农业的一个重大步骤,不是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农业的目的。土地国有,把地租转归国家,原来就是激进资产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是用来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但是无产阶级却可以拿来利用,使之成为剥夺资产阶级土地私有权的措施。无产阶级国家利用这一措施时,又必须清醒地注意到这一措施自身只要求改变土地私有制,不是改变土地经营方式的措施。在马克思看来,土地国有以后,有可能仍然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营,因此,无产阶级国家必须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农业经营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 马克思为此提出了农业生产的计划论。而这恰恰是三百年间英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主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莫尔的乌托邦岛实行的

7、是有计划的农业。由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都是有计划有组织生产的,因此,在乌托邦岛不存在商品交换,不存在货币。在莫尔看来,乌托邦不论农业或手工业的生产劳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这就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不必要的劳动,也就铲除了当时在欧洲许多国家存在着的四体不勤的寄生虫。欧文则为我们制定了一个极为详实的农业规划与计划的蓝本。他首先对理想社会农业协作社的人数,土地面积,农村住宅和农业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并提出保证这个规划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实行有计划地农业生产。欧文认为,公社由于在统一计划下组织生产和发展经济,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直接满足全体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就将根除笼罩着现存社会

8、的一切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将永远摆脱经济危机。欧文同样4强调了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张劳动公社要广泛采用工业大机器和技术发明,以代替各方面的笨重体力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欧文看来,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机器生产给社会带来的后果也就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和奴役无产阶级的工具;而在公社制度下,机器将变成节约劳动、时间和资金,增加财富,为人类谋福利的手段。 第一国际时期的英国社会主义者鲁克拉夫特则提出将土地交给负有关心全社会福利使命的国家政权,并由他们组织统一的公社实行大规模地有计划地耕种,以尽可能使用能够节省劳动的机器,使科学能为大家的福利服务。 以英国为社会主义

9、发展模式的马克思同样主张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基础上的农业计划论。但是这一理论在前三百年英国以外的社会主义者中,都未曾有过空谷回音;在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共产主义运动中,法德俄的社会主义者普遍没有认同这一理论。于是才有了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一文。 法德农民问题尽管分析的是法德农民问题,但同样以是英国为其全部立论根据的。第一,它根据英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同样主张消灭小农经济,而这种消灭不是依靠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提供社会帮助,引导农民建立合作社来实现。对法德众多的小农仍然是争取是改造,而不是长期保全;第二,以英国的模式来看待未来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尽管提出了法德等落后国家

10、农民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但他对未来社会农业的发展问题仍然与马克思一样,是奠基于英国之上的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基础上的农业生产计划论,恩格斯并没有因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有所改变,而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完全以工业生产的形式来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主张,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剥夺或赎买来的大土地,不是交给私有意识强烈的农民,而是建立公有农场,组织5集中式的农业生产。第三,以英国状况立论来分析法德社会主义者的错误。在法德农民问题第一部分中,恩格斯批判的是法国工人党的土地纲领,而批判的证据则不是来自法国,而是取自英国的情况。在论证土地纲领“取消一切现行的间接税和直接税,代之以对三千法郎以上的一切收入

11、征收的单一的累进税”的要求时,恩格斯引用了英国的例子进行了反驳,并认为“除了社会主义政府以外,没有一个政府能采取这类做法。 ”。在第二部分如何解决法德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问题时,恩格斯并没有根据法德农业的实际状况提出不同于英国农业生产的另一条道路,而是重申了马克思在论土地国有化一文中的英国办法,并同时主张“把这些合作社逐渐变成全国大生产合作社的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组成部分。 ”1其计划性生产的成份比马克思的构想具有更大的范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如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样,主要是属于英国的。这种以英国为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最基本主张是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基础上的农业计划论。这一

12、理论随着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而基本被否定。但在农业合作论、城乡一体论和农民改造论上仍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其负面影响是较大的,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 二、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的思想 (一)国有土地上的农业工人合作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论土地国有化等著作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化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的思想。但没有解决农业的生产的组织形式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恩格斯的贡献。 1842 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写的序言中批判亨利乔治的地租论时,提出了土地国有以后的土地经营问题,即在社会共同占有土地基础上实行共6同耕种:“马克思学派的社会主义者也要求把土地交给社会,但不仅是

13、土地,而是同样还有其他一切生产资料。但是,即使我们撇开其他生产资料的问题不谈,这里也还有另外一个差别。土地如何处理呢?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主义者要求共同占有土地和为共同的利益而共同耕种,对其他一切社会生产资料矿山、铁路、工厂等等也是一样;亨利乔治却只限于像现在这样把土地出租给单个的人,仅仅把土地的分配调整一下,并把地租用于公众的需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于私人的需要。社会主义者所要求的,是实行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的全面变革;亨利乔治所要求的,是把现在的社会生产方式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实质上就是李嘉图学派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中的极端派提出的东西,这一派也要求由国家没收地租。 ”2 1847 年恩格斯

14、在共产主义信条中提出了“让工人在国营工场和国营工厂,以及在国营农场工作”。3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在国家的田庄、工厂、作坊中工作”。4的主张,这实际上就是由国家经营农场的思想。 由国家经营农场的设想,是根据当时革命形势考虑无产阶级有可能掌握国家政权时的措施。但德国在 18481849 年革命的成果却被资产阶级纂夺,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又企图用把封建大地产分给农民来和农民结盟,达到巩固小资产阶级地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方针对这一新形势,马克思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则提出了“把没收下来的封建地产变为国家财产,变成工人农场,由联合起来的农村无产阶级利用大规模农业的一

15、切优点来进行耕种。 ”5的思想。 1872 年,恩格斯继马克思论土地国有化以后,写了住宅问题一文,其中在批判蒲鲁东主张的把大地产分割成细小农户之后,从土地经营方面提出了合作社生产的条件及其意义:“现存的大土地所有制将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来由组合工作者经营大规模的农业,只有在这种巨大规模下,才能应用一切现代辅助工具、7机器等等,从而使小农明显地看到基于组合原则的大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这方面走在其他一切社会主义者前面的丹麦社会主义者,早已认清这一点了。 ”6这里的组织工作者就是工人合作社的最早形态。 随后恩格斯逐步完善了这一思想,提出了把国有土地租给农业工人组成的合作社耕种的思想。 1890

16、年 8 月 21 日恩格斯在伯尔尼的信中提出, “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容克大庄园可以在必要的技术指导下毫不费力地租给目前的短工和雇农集体耕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出一些乱子,那末应由容克先生们负责,容克先生们无视所有现存的学校法,把人们弄得如此野蛮。 ”“小农和那些意人厌烦的聪明绝顶的有教养的人,将是最大的障碍”7 恩格斯还提出在国有土地上建立生产合作社是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崩溃的社会主义措施,它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府才可以实行。但是,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包括议会斗争中,却应该提出这项要求。一方面是给农业工人指明以后的道路,即在没收大庄园以后组织合作生产,从而在农业工人中点燃革命火种,把农业工人争取过来;另方面正因为资产阶级的任何党派和政府都不会实行这项措施,也就没有办法能破坏这项要求。而只要把农业工人争取过来,仅仅这一项措施就能使普鲁土完蛋。所以,越早宣传这项措施就越有利。 “只要那里还存在大土地所有制,这个措施我们无论如何必须坚持,而我们一旦掌握政权,我们自己就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