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7903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 再塑”摘要本文受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启发,从营造创新环境、放飞学生心灵、变革材料内容、改变评价观念、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谈了新课改实践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造思维 培养策略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为目的。而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是与创造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

2、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一、营造活泼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 在注重营造创新环境方面,罗伯特麦瑞克(Robert Myrick)则认为,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

3、以下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Lynda 2Fielstein Patrica Phelps, 2001)。 按照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

4、、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翱翔学生心灵,培养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

5、维。 1. 教师巧设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如:在“Modern Architecture”过程中,笔者穿插提问: 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Why can we regard Antonio Gaudi as a modern architect? If you were free to design your own dream house, wha

6、t would that house look like? 32. 学生巧提问题。教师借助课文内容,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如有的课文学了以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提互答问题,鼓励学生提思考性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如:在学习了“Making a difference”一文后,学生提了许多问题,现摘录如下: Who is greater, Galileo or Zhang Heng ? How did the discoveries of Galileo and Zhang Heng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 What

7、 can we learn from the scientists? If you were a scienti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 what would you do? 三、整合教材内容,运用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就是从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联系实际来谈认识、说看法。如:学习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让学生结合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情况,拿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

8、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又如:在学了“No smoking, please!”一文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 smoking 各方面危害的知识,给老师、父亲或亲朋好友写一封劝说戒烟的信。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 五、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4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

9、行了尝试: 1. 演短剧。在学习了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搞辩论。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也是如此。因此当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走到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进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

10、他学生提到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3. 搞调查。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题材很多。学习这方面的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调查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构想。开展“我与自然”英语征文比赛。目的是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寻找“源头活水”,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 4. 编故事。编故事是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学完一个单元后老师给出常用的词和词组,让学生用这些词和词组编一个故事,启开学生心扉。中学生是一群生龙

11、活虎、情感丰富的人,他们懂得观察当今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其故事也是丰富多彩的。 除此之外,还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5创造之人。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积累生活经验、丰富情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襟怀、引发想象。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建平等译.Lynda fielstein Patricia Phelps.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Rewards and Realities.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