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7885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8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个物理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09 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40 个物理题选择题部分 30 个 热学分子力与分子势能【预测题1】根据分子动理论,设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与分子势能与它们间距离的关系,正确的是()A若两分子间距离在r0的基础上增大,则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两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力越小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力越大C两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在r0的基础上距离增大或减小,分子势能都变大D两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答案】 C 【解析】如下图左,当两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力为零;若分子间

2、距在 r0的基础上增大,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因斥力减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选项 A 错误;从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图像可知,分子力的变化不具有单调性,故选项B 错误;如下图右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两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当分子间距离在r0的基础上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减小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可以判断选项C 是正确的;同时,分子势能的图像不具有单调性,故选项D 错误。【点评】固体在平衡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当我们对它施加作用力而企

3、图把它拉长时,分子间的距离稍微变大 点,分子间的引力就大于斥力,从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宏观上变成了引力,因此很难被拉断。.气体之所以充满整个容器,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除了与其他分子发生碰撞以外,几乎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它们与器壁相碰。同样, 气体分子对器壁有压强,这是气体分子在与器壁碰撞过程中的作用力产生的,与气体分子间的斥力无关. 气体的压强的分析【预测题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的气缸质量为M,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 的活塞,已知 Mm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现对气缸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如图甲)时,气缸的加速度为 a1,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 V1;若用同样

4、大小的力F 水平向左推活塞(如图乙),此时气缸的加速度为 a2,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设密封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变,则Aa1 = a2,p1p2,V1V2Ba1a2,p1p2,V1 V2Ca1 = a2,p1p2, V1V2 Da1a2,p1p2,V1V2 【答案】 A 【解析】由F = ma 得, a1 = a2,因为 p1 = p0,p2 p0 ,有 p1 p2 , V1V2。o F斥F分F引r E r0o 2 【点评】定性分析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要求理解气体的状态参量的微观意义,其中,气体压强是大量分子频繁碰撞器壁形成的,它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而分

5、子的平均动能可由宏观的温度来衡量。对气体来说,除了理解气态方程恒量 TpV外,还应注意下列分析线路:温度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平均速率碰撞力压强;体积分子密集度压强;温度变分子平均动能变总分子动能变气体的内能变。有关分子的计算 【预测题3】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不可以表示为A0VV NABmVNACmMNAD0VM NA【答案】 AD 【解析】用NA = mVmM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不仅适用于分子间隙小的液体与固体,而且适用于分子间隙大的气体,故BC 正确;而占占VMVVNA仅适用于分子间隙小的液体与固体,由于气体分子间

6、有很大的间隙,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为V 比每个分子的体积V0大得多,所以AD 不正确。【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它们利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进行计算,本题给出了它的最常见的计算方法;由于分子间存在的间隙的差别,气体分子平均占有体积比分子的实际体积V0大得多,而固、液分子两者的近似相等。拼盘式考题【预测题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度大小都变大B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C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答案】 D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

7、升高了,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代表每个分子的速度都会变大;热力学第第二定律表明第二类永动机虽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仍不能实现;分子力的增大还是减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有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物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所以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故正确答案为D。【点评】热学部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从近几年高考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本题将多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这也是现在高考命题趋势。 光学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预测题5】如图所示,水下光源S 向水面 A 点发射一束光线,折射光线分成a、b 两束,则()Aa、b 两束光

8、相比较,a 光的波动性较强B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 光做实验,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于 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C在水中a 光的速度比b 光的速度小D若保持入射点A 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 b 光先消失【 答案】 AD【解析】由题意可知b 光偏折更多, b 光频率更高, 则 a 光的波动性更强,3 A 项正确;由 dLx知,a 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大,B 项错;同种介质中,频率越高的光对应的传播速度越小, C 项错;因b 光的临界角较小,故顺时针旋转时b 光先于 a 光发生全反射现象,D 项正确【点评】物理光学与几何光学相联系的是光的频率和折射率,它们的关系是:

9、对同一介质而言,光的频率越高其折射率越大。从光路传播图得出折射率的大小关系是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综合题的解题的突破口。光电效应及光子说【预测题6】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答案】BD 【解析】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与光强无关,入射光

10、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须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但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同时吸收多个光子,否则当光的频率低,而照射时间足够长,也会发生光电效应。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时处在从金属表面的电子向外逃出时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这个功称为逸出功。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光子说和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同时要求知道光子和光电子间相互作用时的一一对应关系和光强度与光子能量的关系; 入射光的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垂直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光强正比于单

11、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单位面积的光子数。利用光路图分析光的传播【预测题7】如右图所示,空气中有一块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折射率为2,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AO 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 面平行于入射光束返回, AOB 为 135 ,圆半径为r,则入射点P 距圆心 O 的距离为()A r sin 15 B r sin 7.5Cr 21Dr 41【答案】 B 【解析】在出射点D 处,令出射时的折射角为r,入射角为i,在 C 点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设为。由几何关系知r = 45 ,则 irsinsin=2,有 i =30 。即有 2+30 = 45 ,故=7.5 ,PO = r sin7.

12、5 。【点评】 在作球面的反射与折射光线时,要记住入射点的法线过半径的特点,若在其球面内部反射时,则能构成了等腰三角形;若光线从球内以临界角入射时,其出射光线沿入射点的切线。光的有关现象【预测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像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B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播信息C玻璃杯裂缝处在光的照射下,看上去比周围明显偏亮,是由于光的全反射D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答案】 BC 【解析】考查几何光学中光的折射、全反射的有关知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潜水员从水中逆

13、着折射光线看岸上物体,像的位置应该比实际位置高,A 错;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4 理制成的, B 对;光从玻璃进入裂缝中的空气时发生全反射,C 对;海市蜃楼是海面上空气折射率上小下大,光从海面某处由下斜向上传播时发生光的全反射形成的,D 错 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核反应方程及各种粒子【预测题9】从四川省核电站发展论坛上传出消息:四川首家核电站项目顺利通过初步科研评审该项目建成后,对四川乃至中国西部地区GDP 增长和一、二、三产业的拉动将起到巨大作用关于核电站获取核能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可能是()AHeThU4 2234 90238 92BnHeHH10423121CHOHeN1117842147D

14、n10XeSrnU101365490381023592 【答案】 D 【解析】 A 为 衰变方程, B 为聚变方程,C 为发现质子的人工核反应方程,D 为裂变方程,现在核 电站获取核能的方式为裂变,D 正确。 【点评】能源问题是当今热点问题,当今社会要构建环保型新能源,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 生能源的减少,现在我国在发展核能方面逐渐增加投入,这一主题是十分时尚的话题。让学生了解现今核电站的原理很有必要,同时也应了解今后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方向。 能级跃迁【预测题10】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若氢原子发出的光a、 b 两种频率的光,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 实验,分别得到干涉图样如图甲、乙两图所

15、示。若 a 光是由能级n=5 向 n=2 跃迁时发出的, 则 b 光可能是( ) A从能级n=4 向 n=3 跃迁时发出的B从能级n=4 向 n=2 跃迁时发出的C从能级n=6 向 n=3 跃迁时发出的D从能级n=6 向 n=2 跃迁时发出的【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氢原子能级、干涉图样与波长的关系由干涉图样可以判断a 光的波长要长,频率要低,能量要低,故b 光的能量要高,所以可得 D【 点评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光子能量、能级理论、光的干涉等知识点,.是上述基础知识点经过一定的包装而设计出来的考题;明线光谱中的明线与跃迁时释放的光子频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原子发生跃迁时,处于低能级的原

16、子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满足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将对外辐射光子,辐射光子的能量也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与粒子物理学相关的考题【预测题11】 轨道电子俘获 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 轨道电子俘获 (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予核质量数相同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答案】 AD 【解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发生 轨道电子俘获 后新核与原核质量数相同,A 正确;新5 核质子数减少,故核电荷数减少,B 错;新核与原核质子数不同,不能称它们互为同位素,C 错;以静止原子核及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