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选择题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7860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论选择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唯物论选择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唯物论选择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唯物论选择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唯物论选择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论选择题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唯物论部分选择题练习1、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据天文学家观察研究表明,宇宙空间93% 元素是氢,另外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充满星际空间。宇宙空间的构成蕴涵的哲理是()A. 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B. 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C.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D.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3、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

2、 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5、 “非洲屋脊” 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 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 提高土壤墒情、 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

3、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 B c D6、 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有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7明朝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

4、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8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两句名言都体现了( )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9. 2011 年 4 月 22 日, 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段时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全球经济“伤不起” 。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的哲学依据是( )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自然界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运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A B CD10我国城市建筑中出现了一种“高度崇拜”现象。盲目攀比,你盖多高的楼,我就盖更高的楼,而不论人文、自然要求,一时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一做法( ) A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B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C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1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许多过去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

6、如“互联网”、 “信息高速公路”、 “转基因水稻” 、 “纳米技术”等,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悉。这说明( ) 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 改造世界是为了认识世界 D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2、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特点表明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 B C D13、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A 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C 是一种诡辩论的

7、观点D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14、 2011 年 11 月 14 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按计划在浩瀚天宇成功实现对接,完成了“太空之吻” ,这主要说明A 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认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交使之发生改变15、 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 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C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16、 2011 年 5 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大旱,6 月又发生了一系列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8、带来严重的影响。这说明了A 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D 自然界是不可认识的17建国至今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18、中医有 “久怒伤肝, 久悲伤肺, 久惊伤胆, 常恐伤肾, 常忧伤心” 的说法。 这说明 ( ) 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

9、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9、卧佛寺是北京西山著名的古老寺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 距今已 1 300 多年。清雍正年间赐名十方普觉寺, 因卧佛名盛 , 反而忽略本名 , 通称“卧佛寺”。因与“ office”谐音,大批高校毕业生蜂拥而至,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头脑自行生成的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A. B. C. D.20、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与气象部门的精确预报是分不开的。气象部门准确掌握了“老天爷”的脾气,提供的气象预报精

10、细化程度甚至可以为某一个奥运场馆提供适时准确的气象预报。这主要体现了()A.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B.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C. 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征21 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A. B. C. D. 22、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 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

11、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23、图 7 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4、目前,我们所在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嫦娥二号”遨游太空、南水北调、 高铁运行。 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神奇的创造力量。其实人所创造的这些东西,都是( ) A人利用自然物,遵循自然物属性与客观规律的结果B人改造物质的唯一特性的结果C人们改造自然界,改变自然物及其规律的结果D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的结果25、 2011 年 10 月

12、 4 日以来,海南省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全省有50 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 4.8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8 亿元。灾害的发生说明( ) 人只能认识自然,不能改造自然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是客观的,人无力抵御自然灾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A、 B C D26 、 “如果说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存在就是被感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物

13、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A B C D 27 、 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最近发布, 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 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体现了(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28、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

14、论的道理有 ( )A要坚持一切实际出发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C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D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2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二者都( ) A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B认为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没有看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没有认识到物质是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3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 )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C 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31、尽管人类不断获得关于地质运动的认识,但到目前,人类依然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 规律是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B 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 规律有好坏之分,有些规律会给人带来消极的作用D人的认识虽是无限的但又是有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