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与情境创设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7849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与情境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与情境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与情境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与情境创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论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与情境创设摘 要:目前,高中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这种差异愈加明显,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学生不但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在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为此,我们必须改变教育观念,避免“一刀切”,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情境创设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 因材施教 情境创设 现在,由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以及英汉语言表达习惯和规则的不同,产生语法知识的传授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来遣词造句,久而久之,英语语法的学习就成为一种负担,语法教学当然也达不到应有的

2、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将语法教学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因为单纯的语法讲解和操练会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这种分层递进式的教学策略有两种模式:班内分层教学和分科分层教学。 一、因材施教实验教学的提出与目的 我所在的学校高一学生来自全市各中学,由于相当一部分学校英语教学条件较差,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按新教材的要求来教学,造成我校的高一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按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不利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吃得好、吃得饱”,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分层教学就是一种积极的2尝试。无论是快、慢班分别上课,或同堂分组复式上课,其目的都是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是对“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学原则的创造性实践。本文在这里要探讨的是前一种模式的尝试,旨在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下面对实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的讨论与评析。 二、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符合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与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

4、古代教育家所一贯推崇的,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向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95%以上的学生都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三、分层教学实践 由于我校高一学生来自全市各中学,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口语和听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吃得好、吃得饱”,我们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作了相应的改革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 首先以一次大考(期中考或期末考)的成绩为主要根据,把参加分层次教学的

5、两门学科成绩(英语、数学)加起来,按成绩高低排名,以此为准则把班级学生一分为二。前半部分学生为 A 级学生,后半部分为 B 级学生,然后把同一位教师教的两个平衡班的 AB 两级学生分别集中起来交叉上课(又称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模式)。上完分层次教学的两门学科后,又各自回原教室上其他课。 3此教学模式有二不变二相同的原则: 一是班级不变、老师不变。 二是教学进度同、教学内容同而且设有内部激活机制即 AB 级学生流动制。也就是以下一次大考成绩为依据,重新按成绩高低排名,又一次把学生一分为二。即在半期考和期末考后作相应调整,对进步明显的 B 级学生调整到 A 级,对有退步的 A 级学生调整到 B 级。

6、 四、创设情境,搞活英语课堂教学 实例钱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一男一女两个布娃娃、一顶红帽子) 钱老师:Canyoutellmewhichdollisagirl? 学生:Thedollwithlonghairisagirl. 钱老师(把帽子戴到女娃娃头上):Whatisthegirlwearingnow? 学生:Thegirliswearingaredhat.句 钱老师:Howdoyoulikethegirlwearingtheredhat?句 学生:Thegirlwhoiswearingtheredhatbecomesmorebeautiful.句 钱老师(把帽子戴到男孩头上):Whatdoyouthinkoftheboynow? 学生:Theboywhoiswearingtheredhatlooksfunny.句 实例中,钱教师通过游戏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动态中领悟定语从句在表达中的作用,了解定语从句的语言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