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7772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说课稿(第1课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我是来自杨柳初级中学郝峰,由我校承担并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探究式的研究”。该课题通过了市教研室的结题验收。该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以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实情,立足于农村教学中学校存在的硬件不知, 教师业务能力不强, 学生获取知识面的渠道匮乏等问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以学案导学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1)学案:学生学习的方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独 学、对学、群学的内容和步骤。(2)导案:教师导学的方案。根据学情,在学案基础上增删教学内容预 设导学内容和教学

2、过程。 (3)练案 :教 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案。含达标练习(课 内“套 餐” )和拓 展练习2、研究思想(思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未来服务社会的创新品质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

3、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不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济宁市教研室正在大力的开展学案导学模式的探究,并且,在周围县市区, 学案导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县地理教学也正为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而加以探究和摸索。正是基于考虑,我们选择了该课题进行实验与研究。3、研究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我构建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格独立、积极自主的一代新人。4、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

4、基本框架本课题探究的教学法是在地理学案教学中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进行科学的分层分组, 然后在教师的科学导引下, 利用目标明确、 层次分明的学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与生生互动交流(或分组竞赛)、不断反思和总结, 从而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并促使各层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 现以星球版八年级教材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为例来体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二、黄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星球版版地理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的。通过本节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

5、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貌景观, 认识黄土高原的的过渡性2. 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 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能说说治理的措施。4. 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了解主要煤矿的分布和煤炭输出与利用的方式【过程与方法】1. 利用学案, 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自主读图、析图能力。2. 通过读图分析、 小组合作完成造成黄土高

6、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3. 重点、难点的确立: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 思维深度、发散思维、 需要加深的情况下,确定了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为本课的重点。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很难把握,确立了本节课的难点。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我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

7、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三、设计思路这节课以 “ 学案主导、 学为主体、 合作为主轴 “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的重要特征,并学习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1、教法设计本节课中主要采用学案引导方法为主,辅以读图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2、学法设计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 进行

8、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引入新课】展示关于黄土高原的图片,提出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导入新课。全球最大的黄土区【新课教学】1. 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读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填在学案的地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成因的介绍是通过学生动手演示来进行的,通过学生演示的方式来解答问题,明确了黄土的由来,黄土特有的地貌景观,并参照“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熟悉黄土高原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及成因”这段内容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更是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段内容

9、的教学做一个铺垫。“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段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是本节课最主要的一部分,在时间安排上也是最多的。 在教学时,将课程内容的顺序做了一些调整,以便让教学过程更为流畅。对于重点、难点的处理主要做了以下几点:1、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一系列逐步深入的提问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呢?( 水土流失 )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呢?”“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危害 ?”2、对于难点问题“造成这个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 交流来得出结论,让他们结合已学过的知

10、识来探讨新的问题,将知识有机的融合起来; 老师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明确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通过阅读泥沙黄河,悬河等图片, 明确水土流失的后果。帮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3、对于能源基地,可以让同学们阅读黄土高原的能源分布,明确有哪些资源,小结: 本节课, 我们一起了解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伤痕累累的黄土高原, 但是它也有让我们为之骄傲的地方,它被称为“乌金高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板书设计】 :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黄土铺就的高原1. 地理位置和范围2. 黄土高原成因二

11、、严重的水土流失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 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三、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 生物措施 2. 工程措施四、我国的能源基地1. 主要煤矿有2. 能源输出方式有三、科研感悟通过多年的科研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与体会:(一)选题很关键,所以要重视选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选一个好的研究课题, 就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就决定着你的研究能取得丰硕成果,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也便于成果的推广与拓展。否则不仅浪费精力,也浪费财力、物力,弄不好会半途而废。选对课题,还要注重起一个“好”名,让大家一看就喜欢,就放不下,就非想看研究的内容、方法、研究的过程和研究取得的成效。(二)要注

12、重资料的积累。课题研究不仅要注重收集、整理资料,还应注重积累资料, 要做个有心人, 将平时的研究资料登记保存,这不仅关系到结题时资料丰富的程度,还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结论。有不少的课题研究者, 平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是不注重收集保存这些资料,以至于到结题时手忙脚乱,想要的资料没有,想找的资料也找不到,只好东拼西凑,甚至上网去搜集人家的现成资料,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三)要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际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课题研究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要将课题研究扎根于课堂教学的沃土中,只有这样,课题研究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一直提倡“教师既研究者, 课堂既研究室”的科研理念,教师要

13、用行动法去研究,即教师不仅是教书育人者,也是研究者、探索者,要亲自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去探寻教育教学的规律,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四)课题研究要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成果要突出创新性。教育科研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创新性的特点。因此,搞教育科研一要注重收集国内外、 省内外、区域内外的教育教学前沿研究信息,紧紧跟随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和前进步伐,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教育方针,熟悉当地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大家最关心、关注的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 你的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般活力,才会得到普遍认可;二要注重创新性,可以说,没有创新性,教育科研就没有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研究内容

14、方法的创新,更应注重研究结果的创新。附件下载:1. 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 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 路和方法, 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 将教学案真正个性 化。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 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 律放手让学生概括; 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 先发下的导学案, 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 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 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

15、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 录, 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 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然后是小组交流、 讨论、检查,进行合作性学习, 而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 要 参 与到各组中去讨论、 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 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 这两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应该占去课堂教学一半多 的时间。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 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 导能有的放矢, 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 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

16、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 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 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 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3. 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 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突出一个“导”字。 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学习 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 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让学 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 掌握最佳路径, 促使学生不仅“学会”, 还要“会学”,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5. 强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