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7680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 策摘要 分析了辽西地区花生生产中存在的生产、加工、销售问题,提出了通过引进选育高产优质抗旱花生新品种实现更新换代、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建立花生生产示范基地与培育购销加工龙头企业等措施,进而达到加速辽西地区花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花生生产;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辽西地区 花生是我国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更快。据不完全统计,2005 年和 2006 年我国花生年均种植面积 461.65 万 hm2,年总产 1 450.4 万 t,平均产量 3 148.5 kg/hm2;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花生种

2、植面积迅速扩大,2009 年已发展到 30 万 hm2;辽西地区 2009 年已种植 16 万 hm2。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对辽西地区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方面 2000 年以后,辽西花生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品种布局不合理。目前,白沙 1016 等老品种占辽西花生总面积的 80%左右,且没有高油、高蛋白品种,阜花系列等优质新品种只占 20%左右,外引品种由于生育期等环境条件原因,在辽西普遍减产 5%15%,虽然部分产量较高,但品质及商品性均下降。二是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更新速度慢。现在辽西约有 70

3、%的花生田都是白沙 1016,该品种是 1972 年开始引入辽宁省种植的,1980 年基本在全省推广并延续至今,不但种植时间长,而且由于农民自留自种混杂退化现象严重,2使优良种性发挥不出来,产量和品质都在下降;同时这个品种是珍珠豆型早熟中粒花生,产量潜力不大,大面积种植单产水平自然不会高。当前亟需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来代替白沙 1016。三是单产水平低,中低产田面积大。辽西大部分地区土壤比较瘠薄,肥力低,80%以上甚至更多土地都是中低产田,造成花生单产低。在近 55 年的统计当中,平均产量为 1 305.0 kg/hm2,位于全国中下等水平,23 年较高产量水平为 1 807.5 kg/hm2

4、,16 年较低产量水平为 831.0 kg/hm2,20002003 年 4 年平均产量为 2 118.0 kg/hm2,而同期国内平均为 2 979.0 kg/hm2,说明辽西地区花生单产水平较低。四是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管理粗放。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农民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淡薄,一些常规技术如清棵、覆膜等在生产中不能得到普遍应用,播种及收获时期掌握不准,种植密度、播种深度不合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收获管理不到位。 1.2 加工方面 目前,虽然辽西地区有几家花生加工企业,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达到油用、食用、加工、出口品种的专用化,严重制约了花生的产业化进程。花生加工还没有形

5、成自己的知名品牌,没有强大的竞争力;花生深加工企业不多,投资成本高,加工成本大,加工成品率低;科技含量低,生产的产品精度和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较低1,制约了花生加工业的发展。 1.3 销售方面 辽西地区花生黄曲霉菌污染少,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该地区缺少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亟需建立花生批发市场,为各地花生产品的交流提供便捷场所。辽西地区也缺少一些促进花生销售的中介组织。另外,辽西地区出口的专用型品种相对较少,与国外相比,出口的花生品质相对较差,我国花生存在油酸/亚油酸(O/L)比值偏低、口感差等缺陷,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于美国等国同类产品的 20%以3上,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6、发展对策 2.1 引进选育高产优质抗旱花生新品种,实现更新换代 辽西地区 20 多年尚未完全更新花生主栽品种,这与目前生产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花生生产的发展。建议辽西地区科研部门加大新品种的选育力度和步伐,建立花生育种、栽培研发中心,以新品种引进、选育为核心2,结合辽宁省特殊的气候特点,开展多途径育种。 2.2 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源于辽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诸多先进农艺措施当中,它的作用是最为明显有效的,因此今后要将这一技术继续发扬光大,在生产中迅速推广。另外,还要推广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抗重茬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种衣剂拌种技术

7、、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技术等3。生产中正确用肥用药用水,合理密植,精细管理,及时播种收获,并做好收获、贮藏的后期保管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真正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达到效益最大化。 2.3 建立花生生产基地,提高生产水平 进一步拓宽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种植规模。辽西地区土地瘠薄、地力低,但土地资源丰富,利用花生根瘤固氮肥田,能够提高该地区地力,改良土壤,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建议该区花生面积在今后几年发展到 20 万25 万 hm2,生产中加大投入力度,生产优质花生。同时,为了保证优质生产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应在农业投入、农业贷款、地膜覆盖、化肥供应等

8、方面优先给予照顾。 2.4 培育购销加工龙头企业,推进花生产业化发展 以购销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实行订单生产,拓宽销售渠道,发展花生产品深加工44,全面提高花生产品的综合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全面促进辽西地区花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辽西花生产量的提高和加工业的发展,花生加工利用的途径和范围不断拓宽,加工的总量不断增加。兴城市红崖乡花生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为25 万 t,北镇中粮集团年加工能力为 8 万 t,义县天锦公司年加工能力为 6 万 t;2007年阜新辽宁鑫吉粮油有限公司在省财政的支持下,实行企业技术改造,新建花生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花生果 6 万 t、生产花生油 1.8 万 t、花生蛋白

9、粉 2 万 t。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从 2006 年开始与辽宁鑫吉粮油有限公司开展科企合作,为其提供高油、高蛋白花生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帮助公司建立高油和高蛋白花生生产基地,解决优质原料问题。形成“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生产基地”产业链模式,实现优质优价,提高花生产值,促进花生生产。 3 参考文献 1 董加贵,田林凤,张明欣,等.日照市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作物杂志,2009(4):94-96. 2 凌爽,于成广.辽北花生主产区的生产优势和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8):3814-3815. 3 刘威风,程乐庆,贺秀萍,等.花生单产徘徊的原因及对策J.种业导刊,2008(9):19-20. 4 高华援,徐宝慧,由宝茹,等.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花生学报,2009(2):3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