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7557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导论复习提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哲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讲引言:为什么要学哲学?怎么学哲学?1. 为什么要学哲学?审视生活;有助专业。2. 什么是哲学?(1)词源:“爱智慧”(2)分类:参见大问题第17 页论“哲学的领域”(3)特征:视界(概念和概念框架) 、问题(开放性问题或“大问题” ) 、方法(反思、分析、综合、论证)概念 :用语言表达式所表达的客观内容。它有两个作用:(a)规定我们经验 的形式, (b)把经验组织起来。根据概念与经验的关系,可把概念分为两类:先 验概念(例如“数”)和经验概念(例如“狗”) 。 (参见大问题第1519 页) 概念框架 :按合理方式组织起来的概念体系,它对概念起“框定”作用,为 我们审视

2、生活、理解世界提供特定的视角和图景。 通常所谓“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生活方式”、 “意识形态”、 “思想气候” 等都是概念框架。(参见大 问题第 1922 页) 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在一个特定概念框架内提出的问题就是封闭性问 题,而针对一个概念框架本身提出的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 。 反思 :对思想的思想,即由事物返回到思想,由现象返回到本质。概念的普 遍性体现了反思的彻底性,概念的系统性体现了反思的连贯性。 分析: 将一个由概念命题构成的整体分解成部分及其关系的理智过程和操 作方法。侧重于澄清概念命题的意义或关系的分析叫做阐明式分析 ,而侧重于 揭示概念命题成立条件的分析

3、叫做先验式分析 。 综合: 将各个分散的概念命题结合为一个整体(概念框架)的理智过程和 操作方法。 按结合方式的区别, 可将综合方法区分为 范畴式综合 、诠释式综合 和 辩证式综合 。 论证: 为一个论点提供理由的推理方式,由论据 (前提)和 论点(结论)两 部分组成。 按推理方式的区别, 可将论证分为两类: 演绎论证 和归纳论证 。一个 论证的合理性来自其( a)论据的真实性和( b)推理的有效性(对演绎)或高度 的可靠性(对归纳)。 注意论证与推理的区别:论证要求有充分根据 断定其前提为真,但推理只要 求假设其前提为真。3. 怎么学哲学?参照上述内容2 第二讲哲学中的语言转向4. 哲学中的

4、三次转向: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转向。5. 语言转向的关键:对“实体 -属性”和“主体 -客体”式的概念框架提出挑战,强调语言对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凸显“语言思想实在”的关系。 基本问题 :语言表达思想、描述世界是如何可能的?6. 哲学研究的评价标准哲学方法的评价标准:概念清晰、论证严谨、反思平衡(具体解释参见讲课 提纲) 。 哲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合理性、普遍性、客观性(同上) 。第三讲实在与现象7. 形而上学(本体论) :(a)对实在的基本成分及其特征的研究;(b)对表述实在的基本概念及其框架的研究。8. 实在与现象:“ 实在 是一个评价性术语,它是一种衡量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什么是

5、最基本的 和最真实的 方式。 ” ( 大问题第 125 页)参见罗素 的评论: “哲学上引起最大困难的一个区分就是现象 与实在的区分,即 事物好像是什么 与它究竟是什么 的区分。画家想要知道事物好像是什么,实践家 和哲学家则想要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 ” (转引自大问题第125 页)9. 终极实在实体的基本特征:独立性、基础性、永恒性。参见大问题的解释:“在我们发展一种本体论的过程中,作为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我 们必须对世界上的不同实体做出评价,并且挑出那些最基本的对象。 不过我们已 经准备了 两种对最真实的 东西的检验方式 。第一种是, 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 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独立性 和基础性

6、 。在一个宗教徒看来,上帝之 所以是最真实的, 是因为其他的所有对象都依赖于他;而在一个科学家看来, 最 真实的对象是定律和粒子, 所有实在都可以基于它们进行推理。第二种是, 最真 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永恒性 。基督徒认为 上帝 创造了地球, 也可以毁灭它, 但上帝本身却不能被创造或毁灭。你可以毁掉一张 椅子,把它烧掉或劈成碎片, 但你却不能毁掉椅子由以构成的基本粒子和力。当 我们回溯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开端时,当人们第一次试图用什么是最真实的、什么 不是最真实的等说法提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时,我们发现这两种检验方式都被用 到了。 ” (第 128 也)10. 什么是终极实在实体

7、?唯物论与唯心论唯物论: “一种认为只有物质及物质的属性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那些看似非 物质的实体其实就是物体: 比如说,讨论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讨论身体的潜能;3 讨论心灵, 就是简略地讨论行为; 讨论观念, 就是以一种误导的方式讨论对象之 间的各种结构和相互关系; 数本身并不存在,而只是代表着对象的集合的集合 (比 如八个东西的所有集合的集合就是数8) 。 ” (见大问题 末“术语表”)“以 物释心” 。 典型代表:霍布斯 (主要观点和论证思路参见讲课提纲) 。唯心论: “一种形而上学看法。 认为只有心灵及其观念才是存在的。 ”或者说, 唯心论是这样一种具有认知倾向的哲学立场:它认为只有意

8、识观念才是认识的 真实对象,意识观念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都先于心灵之外的事物,并为这些事 物的存在提供基础。(同上)“以心释物” 。 典型代表:贝克莱 (主要观点和论证思路参见讲课提纲) 。11. 有多少种终极实在实体?一元论与多元论典型代表: 笛卡尔: 心-物实体二元论(主要观点和论证思路参见讲课提纲)。 斯宾诺莎: 泛神论式的实体一元论(同上) 。 莱布尼茨: 单子论的实体多元论(同上) 。12. 两种典型的“实在现象”解释模式:机械论和目的论机械论: 原因结果。比喻: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时钟。 目的论: 目的手段。比喻: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第四讲知识、真理与科学13. 认识论知识论:“对人

9、类知识的本性、起源和正当性的研究。” (见大问题 末“术语表”) 。基本问题: 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种事 物的?什么是真理?(参见大问题第17 页)14. 知识的分类:根据认识对象 ,可将知识分为三类: (1)关于事实的知识(命题知识) ; (2) 关于实践的知识(实践知识) ; (3)关于特殊事例的知识(亲知知识) 。 根据知识与经验的关系,可将知识分为两类:(1)经验知识: 以经验为基础, 其真理性依赖于经验的知识 (如“上海今天的最低气温是0” ) ; (2)先验知识: 不以经验为基础,其真理性独立于经验的知识(如“A+B=B+A ”) 。 (参见大问 题第 16 页) 参比

10、下面关于真理的分类。15. 命题知识的标准分析模式:认知者 S 知道命题 P(或 S 具有关于 P的知识) ,当且仅当( 1)P是真的(成真条件); (2)S 相信 P(信念条件); (3) S 相信 P 能够得到合理的辨明(辨明条件) 。简言之, 知识就是能够得到合 理辨明的真信念。16. 真理的分类:“理性真理” (先验真理、 必然真理) 和“事实真理” (经4 验真理、偶然真理) 莱布尼茨 。 大问题“术语表”中对所谓“休谟叉”的解 释: “每一个得到辩护的真陈述要么是一个理性真理,要么是一个事实 ” 。 参见大问题举例说明“两种真理” : 经验真理或事实真理:如“南极洲没有兔子生活”。

11、 经验真理或事实真理是作为事实为真,它们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能 够想象出来什么情况会使它们为假。它们只有基于 (我们自己的或他人的) 经验 才能知道。 必然真理:如“ 2+2=4” 。 必然真理不可能为假,我们也不能想象它们为假的情形。(第 164 页) 参比上面关于知识的分类。简记: 真理知识:事实的、经验的、偶然的; 理性的、先验的、必然的。17. 真理观或真理理论根据什么判断一个陈述为真?真理符合论 :一个陈述为真, 当且仅当它与事实相符合。 (关于其困难, 参见 讲课提纲) 真理融贯论 :一个陈述为真,当且仅当它与一个陈述系统在逻辑上相一致或 解释上相融贯。(同上) 真理实用论

12、:一个陈述为真,当且仅当它具有公共的效用。(同上)18. 科学研究的程序:(1)研究问题的确定 (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 ; (2)科学假说的建构(可检验性标准和解释力要求); (3)科学假说的检验(推理合 理性、内容新颖性、观察严格性) ; (4)科学理论的确立(逻辑一致性、逻辑简 单性、解释广泛性、 问题增殖力); (5)科学理论的应用 (实践价值和社会约束) 。第五讲自我与心 -身问题19. 本质自我与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本质自我 :表达“真正的自我” 的哲学概念。 “本质自我规定了一个特殊个体 的基本特征”( 大问题第201 页) ,即“使一个人成为那个特殊的人的特征” (第 420

13、页) 。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一个人的自我认同 self-identity,又可译为自我同一性 是他描述本质自我的方式。这不仅包括像一个人,男人或女人,上帝 的造物,美国人,基督徒,犹太人,或者别的什么组织或团体的一员这样的一 般性描述 ,而且也包括像班里最高的人,1990 年奥运会撑杆跳高冠军,有幸 与 J结婚的人这样的 特殊描述 。 ” ( 大问题第 202页) 这两个概念显示了 哲学中探索自我的基本途径:通过对自我认同的研究来阐 明本质自我的判断标准,从而揭示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上帝”或 “天道”的关系。5 20. 关于自我认同的典型观点:唯物论( “以物观我”) : 自

14、我认同的标准在于 物质特征 或物理特征(广义的“身 体”特征)。 (关于其论证思路和主要困难,参见讲课提纲。) 笛卡尔 ( “以心观我” 理性主义 ) :自我认同的标准在于 思想 (意识特征或 心理特征)。 (同上) 洛克 ( “以心观我” 经验主义 ) :自我认同的标准在于记忆 (意识特征或心 理特征) 。 (同上)21. 自我与社会: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个体主义 认为,自我在本质上是个体性的, 而社会是由个体性的自我组成的, 个体性的自我是社会的存在基础和价值核心,社会特征均可由个体特征而得以解 释。相反,整体主义 认为,离开特定的社会关系就无所谓自我,因而任何自我在 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正

15、如大问题第224 页引用亚里士多德所说: “从本质 上来说,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 ) 。22. 心-身问题顾名思义,所谓 心-身问题 就是关于心灵与身体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事 件(疼痛、思想、感觉)是怎样与身体特别是大脑相关的”(见大问 题末“术语表”) 。 从理论上看, 心-身问题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古希腊哲学中关于灵魂与身体 关系的探索是最早的心 -身问题研究,但现代对心 -身问题的研究深受笛卡尔的影 响,当代研究则在脑科学的推动下日益将此问题转化为心-脑问题 。对心 -身问题的典型回答 : 笛卡尔 :心灵(心理事件)与身体(物理事件)通过“松果腺”而发生双向 因果作用 。 (关于论证

16、思路和主要困难,见讲课提纲) 平行论 :只承认物理事件 -物理事件的因果作用和心理事件-心理事件的因果 作用,而否认物理事件 -心理事件的双向因果作用;代之以心-身系统共变关系 : 一个物理事件对应着一个心理事件,而且两个物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着两 个心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同上) 偶因论 :以平行论为基础,加如下假设:上帝就是造成普遍的心 -身系统共变 关系的原因。(同上) 附随现象论 :心理事件其实只是物理事件(大脑的结构和过程)的副产品 。 (同上) 行为主义 :任何心理语词语句都可以还原为可观察的行为 或行为倾向 的语 词语句。或如大问题第217 页所说: “行为主义认为,所有关于精神事 件的说法都应被翻译成以某种方式去行动的倾向。” (同上) 同一论 :事实上只存在着 一种事件 大脑的神经事件,所谓“心理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