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64473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 治【关键词】二季作区 春马铃薯 病虫害 规律及防治 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及栽培技术的发展,马铃薯在我国二季作区的种植面积日益广大。但本地区马铃薯种植新区较多,许多种植户对马铃薯病早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缺乏了解和措施,特别是轮作二茬之后,病虫害的危害更加严重,往往造成减产、减收。省农马铃薯研究课题组从 1994 年开始对高产栽培方法、高效套种体系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以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做一介绍。 一、马铃薯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蝼蛄 危害整个马铃薯生育期,每年的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地下茎,造成缺苗

2、减产;危害薯块,造成虫孔,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炒黄麦麸 50kg,加 2的敌百虫水溶液 50kg,混匀拌匀,傍晚撒人田间进行诱杀,有效率 95以上。 2.地老虎 4 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幼苗根部、地表面茎,造成缺苗断条,危害薯块,造成虫眼,影响商品薯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及早消灭田间及田间周围杂草。幼虫三龄前喷 100 倍敌百虫液于地面;马铃薯出土后,幼虫进行三龄钻入地下土中,可用切碎菜叶 50kg加 15kg 敌百虫溶液(2)搅拌均匀,傍晚撒入田间进行诱杀。 23.金针虫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危害严重。主要薯块,造成薯块穿孔,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可在翻地前在地

3、表面喷施 90敌百虫粉剂 1000 倍或 50辛硫磷乳剂 1500 倍液。另外,也可改变耕作方式,不连作,也不宜和茄科作物轮作,宜用谷类、豆类茬种植马铃薯。春马铃薯种植,冬前进行整地,深翻 20-50cm,待第二年春土壤鲜冻后立即深耕耙捞,再播种,均能取得很好防治效果。 4.蚜虫 吸食植株汁液,使叶片卷曲,消耗植株大量养分,而且破坏叶片光合作用,更主要的是还能传播病毒,对马铃薯的生产影响特别大。二季作区春播马铃薯时,天气又干燥,利于蚜虫大量发生,冬季暖和年份,越冬基数大,造成蚜虫大发生。 防治方法:用 40氧化乐果 1500 倍液喷施;一遍净 1500 倍液喷施;70杀蚜松 1500 倍水溶液

4、,可加入洗衣粉来消融蚜虫的蜡质防治效果更佳。在迁飞期可用黄色板涂上机油诱捕杀。 二、病害的种类、发生及防治方法 1.疮痂病 在高温和土壤干旱时发生严重。主要侵染幼小和生长旺盛的薯块,薯块感染后,先在表皮产生棕褐色小突起,之后合并成大病斑,或病块茎表皮粗糙木质化,呈干腐状。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品种,切块催芽时要严格挑选,剔除病薯、烂薯和机械损伤的薯块。 (2)秋播马铃薯适当晚播,块茎膨大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3)药剂防治,结合耕地 3kg667m 2 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或用 500 倍高锰酸钾浸种消毒。 2.环腐病 既能发生于茎叶,又能发生于块茎,在马铃薯贮藏

5、期间也能造成危害。切开病3薯可见维管束环状圈变,孔黄色腐烂。 防治方法:(1)播种前严格挑选无病种薯,切块时注意切刀消毒。 (2)注意田间管理,及时拔灭病株。 (3)药剂防治,用 5mgL96硫酸酮溶液浸种。 3.晚疫病 在阴雨连绵,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条件下容易发生。先形成中心病株,发病的叶尖和叶缘出现青褐色的病斑,叶背面病班有白色霉毛,中心株病变后,借助风力作用传播,然后蔓延全田,使茎叶黑枯死亡。薯块感病出现褐色病班,然后病斑凹陷,皮下组织变成褐色,严重时整块腐烂。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薯;(2)发现发病的中心病株,立即拔掉,周围株喷药封锁。 (3)加强培土,防止感染薯块。 (4)药剂防治,用 25甲霜灵 800 倍液;40乙磷铝 200 倍液;85瑞毒霉 800 倍液;代森锰锌 800 倍液喷施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总的来说对待马铃薯病虫害,要掌握“防重于治”,要及时观察和发现虫害发病苗头,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损失,获得丰产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