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64334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了东港市水稻主要害虫,如稻水象甲、水稻潜叶蝇、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蝗、水稻负泥虫等的发生时期与防治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水稻;害虫;发生;防治;辽宁东港 东港市地处中朝边境、黄海北岸,水田面积 5.3 万 hm2,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每年水稻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虫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现将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时期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一种检疫性害虫,为害水稻的主要是越冬代成虫,防治好越冬代成虫,既可减少越冬代幼虫危害,又可降低新一代成虫数量,从而减少下一年越冬代成虫基数。因此,做好越冬

2、代成虫的防治是稻水象甲防治的关键。稻水象甲一般在 4月末 5 月初出土,先为害越冬场所附近杂草,5 月中旬玉米出苗后向玉米田转移为害玉米苗,5 月下旬水稻插秧后开始向水稻秧本田转移为害水稻。水稻的最佳防治时间是插秧后 710 d,即 5 月末至 6 月上旬1。防治药剂:过去普遍应用象甲净、稻乐丰、克甲螟,还有的农民用甲基异柳磷、氯氰菊酯、呋喃丹颗粒剂等,这些药剂虽然对稻水象甲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它们有的含有高毒的有机磷农药,有的是水田禁用的菊酯类药,水稻生产田要禁止施用。按照水田安全控害技术要求,对稻水象甲防治,可采用 1%苦参碱 1 125 mL/hm2,或 20%三唑磷乳油 1 5002

3、250 mL/hm2,或 5%锐劲特悬浮剂 750 mL/hm2,或 25%杀虫双水剂 3 000 mL/hm2,或 10%吡虫啉 150300 g/hm2 对水喷雾。其中,1%苦参碱适合养殖河蟹的稻田,对河蟹非常安全,对稻水象甲也有较好的防效。 2 水稻潜叶蝇 2水稻潜叶蝇是水稻苗期虫害。一般发生在 5 月下旬,过去防治水稻潜叶蝇的主要药剂是 40%氧化乐果。现在按水稻安全控害技术要求,禁止使用氧化乐果。防治方法:插秧前苗床用 5%锐劲特悬浮剂 750 mL/hm2,或 20%吡虫啉 150 mL/hm2 对水喷雾;受害稻田可用 80%敌百虫晶体或可溶性粉剂 1 5002 250 mL/hm

4、2,或 20%吡虫啉 150 mL/hm2 对水 450 kg/hm2 喷雾。 3 二化螟 一般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为害水稻。防治方法:可用 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 mL/hm2,或 20%三唑磷乳油 1 5002 250 mL/hm2,或 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 525600 g/hm2,或 25%杀虫双水剂 3 750 mL/hm2 对水喷雾,还可用 18%杀虫双撒滴剂 3 000 mL/hm2 直接洒施2。 4 稻飞虱 稻飞虱在东港市属于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的危害与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有关,当南来气流频繁、台风多、迁入量大、危害重时,当地种植穗型紧凑的品种多,危害重。防治方法:

5、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300 g/hm2,或 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 mL/hm2,或 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300450 g/hm2 对水 450 kg/hm2 喷雾。5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属于迁入性害虫。一般在 7 月末 8 月初随南来气流迁入东港市。如迁入量大,将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近 2 年,由于南方大发生,频繁防治使其产生抗药性,使迁入东港市的稻纵卷叶螟对药剂的抗性增强。因此,要认真搞好预测预报,抓住防治适期,科学用药,密切注意成虫迁入动态,发现迁入高峰及时预报。防治适期为成虫高峰出现后 10 d,此时幼虫在 2 龄以下,一次用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方

6、法:可用 Bt 乳剂 3 750 mL/hm2,或 20%灭幼脲一号悬浮剂 300450 mL/hm2,或 8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525600 g/hm2,或 18%、25%杀虫双水剂 3 0003 750 3mL/hm2,或 20%三唑磷乳油 1 5002 250 mL/hm2,或 5%锐劲特悬浮剂 450750 mL/hm2 对水 450 kg/hm2 喷雾,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6 稻蝗 稻蝗对水稻的危害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一般靠近坝埂周围的水稻受害较重,往往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疏于防治,造成水稻减产。稻蝗的防治适期为水稻苗期稻蝗集中于稻苗及杂草地带危害时。防治方法:可用 5%锐劲特悬浮剂

7、150225 mL/hm2,或 40 乐果乳油 900 mL/hm2,或 80%敌敌畏乳油 2 2503 750 mL/hm2 对水 450600 kg/hm2 喷雾。 7 水稻负泥虫 水稻负泥虫又名稻叶甲,主要为害水稻秧苗,幼虫和成虫沿叶脉食叶肉,造成许多白色纵痕或纵行对穿条纹,严重时,秧叶焦枯破裂。它的发生与气候、地貌等生态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冬春温暖,成虫出现早,如遇阴雨连绵,特别是夜晚下雨,更有利于发生和危害。防治方法:局部发生可采取人工防治,在幼虫期于早晨露水未干前用苕帚扫除此虫。药剂防治可用 50%稻丰散乳油 1 5002 250 mL/hm2 对水喷雾4。8 参考文献 1 金卫锋,陈风.水稻害虫发生期及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9(3):38. 2 韩永强,侯茂林,林炜,等.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8(3):12-17. 3 钟决龙,南天竹.我国水稻主要虫害发生、防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8(6):1-4,19. 4 周一民,马均,金洪,等.四川丘陵地区水稻害虫无公害防治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78,6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