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8064322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2014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单选题)汇编(单选题)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辽宁省)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答案】B 解析:1631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最早论述教育学问题的专著。而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育学则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2.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山西省)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

2、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答案】C 解析:传统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及以活动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杜威。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湖南省)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B.C.D.【答案】D 解析:现代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浙江省)A.教育无目的论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B.社会本位论C.科

3、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B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5.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广东省)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答案】A 解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发现、理解问题,然后提出假设

4、,检查假设。6.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贵州省)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答案】C 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的方法。A 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B 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D 项尝试错

5、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7.“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湖南省)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B 解析:“乐”强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8.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湖北省)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答案】B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弄明白而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