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64050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凉州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凉州词凉州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大意,2、感受诗人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师:说到边塞,你脑海中浮现出哪些词语呢? 2.师补充介绍。 【边塞,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正如同学们所说这里荒芜人烟,常常是黄沙漫天,主要指今天的甘肃、青海、内蒙古一

2、带,也就是我国的西北边陲。在唐朝时期,曾与周边外族,如吐蕃,突厥,契丹等先后发生过多次战争,我们的战士们为保家卫国,远离家乡,驻守在边关地区。许多诗人也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边塞诗因此在唐朝兴盛起来,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 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有两千多首。 】3.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遥远的唐代去看一看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 杜甫兵车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 李颀古从军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

3、些诗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指名答4.师总结:这些都是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板书:凉州词 唐 王翰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师:通过预习,你对诗题“凉州词”和作者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答。师补充(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为唐朝很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他的诗大多豪放壮丽,可惜很多已散失,现存仅有 13 首,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他的凉州词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

4、腔圆为止。2.指名读。3.师:读诗不仅要读的字正腔圆,还要读的有板有眼,读出节奏。谁再来试试?4.师生合作读(师四生三、生四师三、师读题生读全诗)5.师: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 (多读、先理解字词再理解一句话、查工具书、结合注释等)6.运用适合的方法,结合预习试着理解古诗,把不懂之处画上问号,质疑交流。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一)学习一、二句。师:有人说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而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那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葡萄酒 夜光杯 琵琶声 战马 将士)1.把这些事物联系

5、起来,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指名描述(端起盛满葡萄酒的夜光杯刚要喝,耳边就想起了琵琶声,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 )2.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板书:热烈)3.把这种气氛读出来(指名读第一、二句)4.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烈烈,战马嘶鸣,出征在即,谁再来试试?琵琶声越来越急促了,战士们举杯痛饮,准备上马出征(二)学习三、四句。师: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引读后两句(板书:醉)1.在说什么呢?指名答(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2.是啊,在你的想象中

6、,战场是什么样的?(战鼓隆隆、呐喊声、战马嘶鸣,尸横遍野)3.带着你的想象让我们一起去边关战场看一看。4.这战场怎样?明确:残酷、惨烈(板书:残酷)5.这次酒宴之后,将士们就要奔赴这残酷的战场,等待他们的也许会是什么?死亡。6.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引出:举杯消愁、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等,带着自己的体会练读后两行此刻,在战士们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也许面对残酷的战争他们想举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将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与豪迈(板书:豪迈)7.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齐读后两行引读后两句。师:是啊,这一醉,醉在这热烈的气氛,还有什么不能看开呢?;这一醉,醉

7、在这残酷的现实,在潇洒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这一醉,醉在这豪迈的气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四、拓展延伸。1.师:千百年来,多少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就这样壮怀激烈,共赴国难,精忠报国,魂归关外。豪放不羁的诗人王翰作为运送粮草的官员曾亲历边关,为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却又对战士们残酷、悲凉的军旅生活无可奈何!于是,诗人将这强烈的情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壮丽的诗篇!齐读。2.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士,出征前你会对朝廷、自己的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呢? 3.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争前饮酒这

8、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 。4. 师:让我们把这殷殷的期盼,把所有的豪情壮志再次诵进古诗中,全体起立,齐诵全诗。5.课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首边塞诗,请同学们细读品味,进一步体会边塞战士们在大漠风沙中磨练的坚定的报国之志。从 军 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作业设计

9、1.朗读课文至少 3 遍,家长签字。2.抄写三遍,默写一遍,家长签字。3.写出诗词大意。4.预习语文乐园(五) 。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凉州词唐 王翰热烈 醉残酷 豪迈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2)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

10、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如王之涣、王翰、张籍等。(3)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 ,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

11、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马上奏起了琵琶,虽然军令如山,但这种情况下,大家视死如归,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立刻”/“出发” ,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 “古来征战几人回” ,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

12、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 (岘佣说诗 )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 ,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

13、“醉卧沙场” ,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4)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