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57728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考察报告“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历史上,黄石因其丰富的煤、铁、铜、钴、金、锶、铅、锌、硅灰石等矿藏,成为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一个多世纪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创办汉冶萍公司,一批钢铁、 水泥、煤炭企业随之诞生,拉开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誉为“江南明珠”。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造了黄石“矿冶文明之都”的辉煌,也使其走到了“矿竭城衰”的边缘。近几年来,黄石“背水一战”,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勇敢地承担起全国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试点城市、创建创业型试点城市、3G电子政务应用试

2、点城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国”字号试点任务。艰辛探索取得初步成效,2011 年 1 月,黄石被“中国经济论坛”评为“2010 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此前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这颗江南明珠再次绽放璀璨光芒。繁华之后的困境黄石因矿而生、 因矿而兴, 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探明的矿产资源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 3 大类 78 种,品种占全国的28% 、湖北的 55% ,是全国第六大铜矿基地和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世界第一。上世纪50 年代,黄石依靠丰富的资源宝藏,布局了一批大型冶钢

3、、冶铁、水泥、有色金属企业,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资源型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度高达62% 。上世纪90 年代以前,黄石城市规模和工农业产值一直稳居湖北省第二位,一路书写着“黄老二”的辉煌。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黄石逐渐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种伴生问题陆续涌现,加上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发展陷入困境。困境之一:矿产资源告急。资源储量大幅下降。到2007 年,黄石煤、铁、铜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3%、23% 、39.7%。保有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不低于30% 的矿山,仅有大冶铁矿等14 座。主体矿山进入衰退期,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服务年限都在

4、逐年缩短。大批矿山相继闭坑。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资源逐步枯竭,22 座铜矿、 10 座煤矿和 4 座铁矿相继闭坑。同时,因推进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关闭了一批石灰石矿。 采掘行业日益萎缩。 1950 年, 采掘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曾达到23.19%,经过“一五”到“四五”,采掘业的比重上升到29.99%。1980 年以后,采掘业的比重逐年下降,到2008 年不足 11% 。我们在有色公司调研时获悉,目前该公司自产铜矿石只占铜矿石需求量的15% 。困境之二:产业结构告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黄石产业结构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

5、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从三次产业占比看,“产业失衡”严重。以2007 年为例,全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3.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 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38.94%,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仅为8%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7 个百分点。从工业结构状况看,“重重轻轻”明显。就是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2006、2007 年,黄石轻重工业比分别为7.9 92.1 、12.9:87.1。传统工业因“三高三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而渐失优势,资源型产

6、业衰退萎缩。以大冶市为例,2009 年该市 156 家规模企业中,有 113 家是资源型企业,占比高达72.5%;资源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8%。偏重的产业结构使得该市经济风险不断加大,每当宏观经济“转冷” 时,该市的经济发展随之陷入“低谷”,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从产业内部结构看,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虽然黄石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冶金、建材、能源、机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但下游产业、 配套产业发展不够,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而且创新能力较弱。困境之三: 发展空间告急。 城市发展无空间。黄石是由两个滨江小镇发展起来的“狭长”城市,

7、 到 2008 年市区仍仅有234 平方公里, 且山环水绕, 真正可用建设面积只有63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已有55 平方公里,剩余建设用地不足10 平方公里, 且散布于市区。项目往哪里摆、增长点何处生,一度成为市委、市政府最棘手的问题。工业园区发展无空间。黄石同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先有工厂,后有城市, 形成了先生产、 后生活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整个城市以工矿和企业为中心来布局,城市形态和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生活区与生产区混杂,加之受单一产业结构所限,老城区“退二进三”(二产业退城进园,三产业进主城区)的任务繁重。困境之四:民生问题告急。矿产资源枯竭,带来相关企业

8、关停,导致黄石涉及民生问题的“四个压力”加大:一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至今,全市隐性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黄石煤炭矿务局、大冶钢厂、 大冶铁矿、大冶有色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重组,导致大批职工下岗。截止2008 年,黄石市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二是社会保障压力加大。黄石市现有离、退休职工13 万多人,占市区人数的比重达到 20% 左右;社会保障资金收不抵支,2005 年以来该市每年新增退休人员8000 余人,市内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5 亿元。三是职工脱贫压力加大。2008年,黄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34 元,比全省

9、平均水平低3047 元;市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36174 人, 低保金月平均标准仅为230 元。 四是城市建设压力加大。长期以来, 黄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建设压力加大。据统计, 全市实施城市道路改造和基本的配套设施改造所需资金高达300 亿元以上,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困境之五:生态环境告急。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给黄石生态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长满荒草的坑口。一是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 平方公里, 共有开山塘口400 多处,工业尾砂库153 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地质灾害严重。据

10、不完全统计,20032008 年,黄石塌陷面积59.1 万平方米,地面沉降1.4 万平方米,滑坡335.7 万平方米,发生采空区塌陷的矿井有34 处,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三是环境污染严重。长期沿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三高一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大气、水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黄石由此戴上了“光灰城市”的帽子。2007 年,黄石万元 GDP综合能耗为3.07 吨标准煤,能耗水平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7.08 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69 万吨。 2008 年,全市万元GDP 综合能耗为 2.31 吨标准煤,居全省第一位;二氧化

11、硫排放量为6.74 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为1.65 万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困境之六:财力保障告急。随着资源型产业衰退,城市发展、民生改善、产业接续、生态补偿、环境修复等方面公共支出加大,黄石财政支付常常“捉襟见肘”。一是采掘业提供的税收增长乏力。 近年来, 采掘及初级产品加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 20052008 年,黄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4.34%,资源开采及加工企业4 年来上缴税收分别为10.7 亿元、 11.6 亿元、 12.7 亿元、 13.9 亿元,年均增长仅9.0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4.1%、44.3%、38.9%

12、、32.6%。二是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以2008 年为例,黄石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为7.98 亿元,根本无力承担资源枯竭带来的环境治理、企业搬迁、 职工安置等巨大的资金需求。三是财政支出因素与日俱增。大量企业关闭破产,下岗职工人数剧增。从2000 年起,黄石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金返还、国有股出售收益、 借款以及上级补助等资金,安排下岗职工生活费、补充医疗保险、下岗职工出中心费用等累计达20 多亿元,其中用于因资源枯竭关停破产企业的相关支出就达15 亿元。“背水一战”闯新路如何从困境中突围?黄石的答案是“转型”。正如市委书记王建鸣所说:“面对资源枯竭,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别无选择。惟有

13、转型,黄石发展才有出路;惟有转型,才能找到一条新路;惟有转型,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市委、市政府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果断提出“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迈开了转型发展的新步伐。(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提升发展理念。思想是总开关。发展要转型,首先思想要转型,最难的是思想转型,最根本的也是思想转型。2008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市情民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在提升发展理念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是增强了转型发展的紧迫感。通过对黄石市情和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入分析、 对历史上资源型城市盛衰历程的比较研究,全市上下认识到:资源枯竭和国际

14、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危中寻机、转型发展,才能浴火重生、再创辉煌。“早转型,冲出重围、柳暗花明;不转型,坐吃山空、山穷水尽。严峻形势逼迫我们转型,国家政策有利于我们转型!”二是确立了超越资源的发展理念。产业转型是城市转型的核心。根据黄石的产业基础,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转型不是另起炉灶,那样无异于“釜底抽薪”;而要立足资源、超越资源,摆脱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的现状,走“喜新不厌旧”的产业升级道路。按照这一思路,该市一方面注重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推进传统资源型产业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变,精吃“资源饭”;另一方面,努力降低产业发展对资

15、源的依赖性,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推进产业向多元化、集群化、高级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三是确立了区域功能化发展的理念。在区域竞争中, 黄石市既树立武汉城市圈内“经济传动力越来越强,同城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机遇意识,又强化“不能功能化,就会边缘化”的危机意识,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等重大战略对黄石的要求,结合黄石产业、区位、交通物流等优势,立足融入武汉城市圈、辐射鄂东南及赣北地区,千方百计确立黄石在国家和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性功能地位。具体来讲,就是着力建设“三基地一中心”

16、、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全国重要的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打造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现代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在区域竞争中的辐射作用;争创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充分发挥在实施国家战略上的示范作用。 四是确立了开放式发展的理念。黄石干部群众清醒认识到,转型发展的舞台在黄石,项目建设的平台在黄石,但发展的动力、资源、空间不能局限于黄石,必须增强“天下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他们跳出黄石谋发展,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发展的“第一引擎”,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保姆式服务”的工作要求,仅2010 年就引进项目260个,引进市外资金270 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发展活力。五是确立了统筹发展的理念。市委、市政府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不单是城市发展的转型,更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不单是经济转型,更需要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全方位转型。他们围绕建设“双百”(人口过百万、 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大城市的目标,统筹兼顾市区与大冶、阳新共同发展, 形成了以市区和大冶城区为龙头,以黄金山工业新区为基点,以阳新为副中心的大城市发展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