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57407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一部分人们的心目中, 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是发生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丝毫不能麻痹大意。近两年我国的石油消费呈现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面对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为此,文章从大力节油、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展石油资源的国际化经营、保障运输通道安全、燃料替代和石油储备方面评述了我国的石

2、油安全对策。一、对石油供应安全必须坚持“两点论”石油供应安全是指任何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数量的石油。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供应既不能中断, 也不能严重短缺(按照国际能源署 IEA 的标准, 供应短缺量达到上一年进口量的 7%, 就标志着进入了不安全期);二是不能出现难以承受的高油价。1. 传统的石油安全观传统的石油安全观认为,石油安全是指减少石油消费和进口的依赖性。石油供应安全度用石油进口依赖度来表示,石油进口依赖度越高,石油供应安全度越低。2自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 1974 年 IEA 成立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应者增加,探明储量和石油储备增加;价格变得灵

3、活和透明,由市场而不是垄断来决定;世界的紧张局势总体有所缓和;贸易更加发达,自由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石油供应国没有再使用过石油制裁的武器,世界上也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石油短缺。即使一些石油供应国受到联合国或其他国家的制裁,也未影响世界石油贸易或引发石油供应短缺。2. 新的论点今天,一部分人心目中的石油安全观在悄悄地改变, 石油安全已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共同的问题-大部分石油进口国渴望有可持续供应的资源和稳定的市场以保证供应安全,而石油出口国也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出口市场,以保证需求安全和可持续的收入。高油价是一柄“双刃剑”,不仅伤害石油消费国,也伤害石油供应国。因为高油价既

4、能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会促使消费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从而加速改变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由此,一些专家认为,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值得大惊小怪,它与石油供应安全没有直接的关系。动用很多资金去搞石油储备,是得不偿失。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已使3我国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买到任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3. 石油安全的两点论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是,正如 1999 年 5 月 IEA 部长理事会发表的声明所指出的那样 :虽然故意中止石油供应的

5、危险得到了缓和,但自然灾害、技术上的障碍以及政治混乱所引起的危险仍然继续存在。今后如果再发生石油危机,其原因不一定是产油国的企图。例如,2002 年 12月至 2003 年 3 月,委内瑞拉内战一触即发,其石油行业几乎陷入全部瘫痪的状态,造成了 1990 年 8 月海湾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中断,高峰中断量达到 260万桶/日。过去发生的石油供应中断事例,大部分都与中东地区的局势有关。中东拥有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其石油产量占世界的 30%,其石油生产成本在世界上是最低的,而且中东原油占国际市场原油总贸易量的 44%,今后 20 年世界石油需求对中东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加。最近的伊拉克

6、战争所引发的高油价更说明,中东产油国局势的不稳定是世界石油供应安全的潜在威胁。IEA 在不久前发布的2004 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 “能源安全在短期内将有更大的风险。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能源价格飙升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多数4OECD 国家、中国、印度等油气进口大国将越来越依赖产自遥远、动荡地区的进口能源。石油供求的灵活性将下降。石油将越来越集中用于交通运输,且没有唾手可得的替代能源。对石油与日俱增的需求将由少数几个拥有庞大储量的国家来满足,如欧佩克的中东成员国和俄罗斯。贸易的蓬勃开展将强化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与此相联系,海盗、恐怖袭击或者事故导致油井或者管线封闭、油轮停航的风险也

7、会进一步加大。 ”鉴于客观的现实,我们认为石油安全观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承认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石油安全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进;另一方面,认识到天下并不太平,发生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提高警惕,丝毫不能麻痹大意。二、我国石油安全对策及评价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2020 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为 4.5 亿6.1 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 1.8 亿吨,进口量将为 2.7 亿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处于 60%70%。IEA2004 年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值是能源研究所的中值 5.3 亿吨。有专家认为,当一国的

8、石油进口量超过 5000 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 1 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当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 60%时,石5油供应的不安全性加大。确保石油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1. 大力节油2000 年我国的原油消费量为 2.33 亿吨,如果我们希望将 2020 年的原油消费量控制在 4.5 亿吨以内,原油消费的年增长率就必须低于 3.4%。实际上,2003 年我国的原油消费年增长率超过了 11%,2004 年上半年超过了 20%。显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9、石油应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当前的问题,一是小轿车增速过快,如不加引导,2020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 1.3 亿1.5 亿辆,燃油需求将达 3 亿吨,将难以实现把石油需求控制在 4.5 亿吨的目标;二是一部分人追求豪华的高耗油的大排量小轿车,增加了石油消费,而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的小轿车都在向1.3 甚至 1.1 的排量发展(例如德国);三是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发达国家高 10%20%。值得欣慰的是,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正式颁布,将于 2005 年 7 用 1 日起实施,这必将大大改进机动车燃油利用的效率。与邻区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油品税

10、相当低,以油品税占售价的比例计,日本为 50%,新加坡为 40%,韩国为 65%,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 56%,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 10%左右。我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日本和欧洲,为什么我国不能提高税收和6油价以抑制石油消费过快的增长?为什么议论已久的燃油税还不能出台?笔者认为,贯彻温家宝总理的指示, “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节油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2. 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根据 2000 年以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对部分盆地进行的油气资源重新评价,全国有石油地质资源量 1041 亿吨,最终可探明地质资源量 619 亿吨;全国

11、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约 150 亿吨,目前已探明可采储量 65 亿吨;可采资源探明率为 43%,尚有 85 亿吨可采资源待探明。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属于中等勘探程度,未来储量增长仍有较大潜力。石油资源量还将随着地质理论的创新、勘探认识的深化、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为鼓励石油公司加强风险勘探,建议国家设立风险勘探基金。一是可以仿照日本政府对石油公团的做法,石油公司可以向国家申请风险勘探基金使用权。一旦获得重大发现,可从利润中收回资金用于新的风险勘探。勘探无发现时,沉淀的资金由石油公司和政府按比例分担。二是免征稠油、高凝油和三次采油的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三是制定“尾矿”政策,促进老

12、油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利用。3. 开展石油资源的国际化经营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保守评价,全球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 4582.2 亿7吨(含天然气液),约 3.35 万亿桶。截至 2003 年,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693.7 亿吨,其中剩余探明储量 1567 亿吨。从资源的探明程度上看,全球尚有41.2%的石油资源,即 1888.5 亿吨,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探明。截至 2003 年底,世界已累计采出石油 1126.7 亿吨,约占全球石油可采资源总量的 24.6%。IEA2004 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 “根据多数估算结果,探明石油储量足以满足未来 30 年的全球累计需求。我们的分析显

13、示,如果必要的投资能够到位,全球常规石油的生产到 2030 年之前还不会达到顶峰。天然气和煤炭的探明储量比石油还要充裕。未来发现更多油气煤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除常规石油资源外,世界上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如重油、沥青、焦油砂和油页岩等)颇为丰富。据估计,全球拥有非常规石油资源 4000 亿7000 亿吨。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前苏联。目前,加拿大沥青砂生产的合成油和委内瑞拉超稠油生产的奥里诺科乳化油已成为商品,技术进步也将使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行性。因此,随着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非常规石油在今后的石油产量中将占据重要的份额。未来全球能供应石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

14、非洲以及俄罗斯。根据 IEA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每天的原油供应量约为 6600 万桶,中东地区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其每天的原油产量将达到 4600 万桶,占全球每日原油供应量的 69.7%,而非洲将超过俄罗斯成为原油的第二大供应地区,其每天的原油产量为 800 万桶,占全球原油供应量的 12.1%。俄罗斯则将以 7.6%的占有率排在每日原油供应量的第三位。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了这些地区,实行8石油的国际化经营。从目前看,中国石油集团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

15、已签项目合同 26 个。中国石化集团的战略区更多在中东。现在它已经进入伊朗油田进行合作开发,并已在卡山区块风险勘探中成功地打出了高产油气井。目前重点跟踪评价的海外油气项目还有 20 余个,今后两年内,将根据研究和评价情况对其中有利项目进行投标或报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收购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并且并购了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在印度尼西亚 5 个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资产,这将带来每年约 500 万吨份额油。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已经在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等国取得了成绩,但是也并非一帆风顺。2002 年,中国石油集团在最后一刻被迫放弃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2004 年 7

16、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国推动对苏丹的经济制裁,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石油的开采成效很可能遭受影响;中国企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的海外油气田作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一些专家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公司在进行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调研不够,动作迟缓,各自为政,谋略欠缺,错失了许多机遇。为此,建议政府建立海外协调机制,协调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动,以减少内耗,降低成本,集体作战,提高效率;同时,对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4. 保障运输通道安全9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2003 年从这三个地区进口的原油分别占进口总量的 50.9%、24.3%和 15.2%。进口原油的运输量的约五分之四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而从中东到东亚的这条海上经济命脉,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威胁。这就要求中国寻找更多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手段,提高运输通道的安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输油管道意义重大。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能源,距离短、成本低,而且相对稳定,是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较优选择。经过 10 年的起起伏伏,俄罗斯终于在 2004 年的最后一天做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