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虚词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8048421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现代汉语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现代汉语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现代汉语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现代汉语虚词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虚词(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类别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汉语词类的虚实分界 一、早期的虚实概念。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 当时都把“词”称作“字” , (“词”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 。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 波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 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 (案:“雪儿”本为唐朝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后泛指歌女)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 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

2、、那堪”之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实字”主要就是指那些具体的事物和 概念,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不但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语气词,而且有 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是一些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化短语。 当时,人们把“虚字”叫作“词、语助、助字、助语辞”等等。元朝卢以纬的语助 ,作为我国最的一 本虚词词典,对其所收的一些“语助”均有简明而又独到的解释。1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 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经能够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 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

3、究,主要是出于训 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除了语助 ,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 、刘淇的助字辩 略 、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些词典既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严格意义上的 虚词,也收了一些副词、代词、谓词等等,不过基本上还是以训释经传中的虚词为主的。总的说来,早期的虚 实区分是一种语文学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语法学的分类,而且虚词和实词的范围、类别也是比较模糊的, 尽管到了后期已经逐渐地明晰起来。 真正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虚字概念虚词观,直到上个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才出现,马建忠 明确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

4、 ”按照马建忠的看法,虚 字就是表语法作用而不表具体词意的词。这一观点,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一直被人们所遵循。 二、虚实划分的标准 自从马建忠撰写马氏文通 ,创立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以来,有关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存在着种 种不同的看法。综观这一百多年来有关汉语词类问题的矛盾、分歧和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汉语中的词到底是不是可以分类,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依据,什么样的语法理论 更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二、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汉语词类体系,虚实两分的分类系统是否适应汉语的 语言实际,哪些词类应该分别归入实词和虚词;三、在具体操作时,对于一系列多功能的词究

5、竟应该怎么处理, 尤其是有关兼类、同形、话用之间的区别,到底应当以什么为标准。而在这些问题当中,有关虚词与实词的功 能和性质、确定和划分、范围和分类等问题,始终是汉语语法学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从马氏文通创立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词的意义一直是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标准。从黎锦熙的新 著国语文法 、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 ,到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 、高名凯的 汉语语法论 ,一直到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几乎都是以意义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的,尽 管各书的语法体系和词类系统并不相同。然而,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结构主义语法开始逐步兴起,并渐渐占 居了主导地位,有关必须根据语言形

6、式、词的分布和句法功能划分词类的理论和观点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五十年代以后,一些以结构主义理论为背景的语法著作,譬如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 (Mandarin Primer An Intensive Course in Spoken Chinese又译国语入门 ) 、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等相继面世,与 此同时,胡附、文炼在现代汉语语法探索中也提出了根据广义形态划分词类的观点。此后,赵元任汉语 口语语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以及几部有代表性的几部高校现代汉语 , 也都采用了句法功能的分类标准。朱德熙的在语法讲义中还进一步提出过划分

7、汉语实词和虚词的五项标准: 一、从功能上看,实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谓语,虚词不能充当这些成分;二、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 动作、表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三、实词绝 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 ,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四、绝大部分实词在句中位置 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五、实词是开放的,虚词是封闭的。所谓开放,就是难于在语法书中一 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就是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大的类。与此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汉语作为一种缺乏严格意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划分词类时仅仅根据句法功 能,完全不考虑意

8、义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又提出了以意义为基础,以功能为依据的两方结合、互相参照的标 准。比如一九五六年制定的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就已经提出了将意义和功能两项标准并举的方案。它认 为:“实词能够作句子成分,并且能够作句词,就是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有关的词就能够成为句子,回答 一定的问题。实词都有实在的意义,表示实体事物以及实体事物的动作、变化、性状、数量等概念。 ” , “虚词 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句子成分,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这是当时由于一些客 观原因,在具体操作时没能将这些标准很好地结合起来,贯彻到底。 应该讲意义和功能相结合的标准还是比较完备的,但是,由于汉语

9、本身的特点,我们在具体分类和归类 时,有时还是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虽然意义标准和功能标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相通的语言中的词,凡 是意义比较虚化空灵的,往往也就是那些表示各种语法功能和关系的词,这些词大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所以 可以归入虚词;反之,那些意义比较具体实在的词,主要用于表示各种事物、行为、性状等,都可以充当句法 成分,所以可以归入实词。然而,意义和功能又并非总是一一对应的。譬如现代汉语的副词的情况就比较复杂, 它们的意义大都比较虚化,主要表示各种功能义和语法义,但却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所以有人把它归入实词, 有人把它归入虚词。又比如方位词就其功能而言,同介词很接近,都是体词性词语的附

10、着词,但是所表示的意 义同方位名词并无多少差异。趋向词在语义上同趋向动词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现在主要是表示时态的,在 功能上接近于时态助词,同趋向动词并没有多少共性。此外,叹词和拟声词的情况更为特殊,它们经常充当句 子成分,但很少充当句法成分,一般都没有明确的意义,只能表示具体的内容或情感,无论归入虚还是实,似 乎都不很合适。 即使撇开标准的问题不论,仅仅就虚词和实词这对名称来看,也确实存在着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前面 已经指出,所谓“虚”和“实” ,实际上是一种传统语文学上的语义类别,而从其当前的使用看,又是一种现 代语法学上的功能类别,这就形成了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悖论,很难做到名实相符。换句

11、话说,将汉语的词首先 分为虚、实两大类的做法,在称名上很容易引起误解。 “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许多问题、纠葛由此而生。 三、可能的解决方案 由此看来,要想避开上述矛盾,彻底解决虚实归属的分岐, “光在虚 实二字上琢磨,不会有明确 的结论” 。因为汉语中有相当一些词正处在由实向虚的转化过程中,其本身的虚实两面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想 顾此就必然会失彼。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走出虚实两分的老传统,另辟切实可行的新途径。也就 是说,必须给汉语词类寻找一个新的分类体系,而不宜继续纠缠于虚实之争。 考虑到汉语词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结合汉语词类的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大致有两种方案 可以

12、采用。一种分类方法是首先根据语法功能和表达功用将汉语的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充当句法成分、表 示意义为主的表义词,一类是以充当句子成分、模拟声音为主的表声词(又可以根据模拟声音的不同,分为拟 声词和叹词) 。仍后根据词类的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再将表义词一分为二。一类是表示 词汇意义为主的内容词(notion word),一类是表示语法意义为主的功能(function word)。前者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它们一般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并且大都以表示词汇意义为主;后者包 括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方位词、趋向词,它们一般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并

13、且大都以表示语法 意义为主。与此同时,将汉语的副词再一分为二,将那些以表示词汇意义为主的半开放的描摹性副词(接近于 情态副词)归入内容词,称之为状词(或方式词),那些以表示功能意义为主的半封闭的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2词归入功能词,仍然叫副词。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基本上不顾词类的句法功能,主要根据数量的开放和封闭,将汉语的词分成两类:一 类是不可以列举的、仍在不断增加的开放类词(open-class word),一类是可以列举的、一般不再增加的封闭类词 (close-class word)。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曾提出开放类词和封闭类词五个方面的区别:a 开放类词大都 信息量大,基本上都是内容词(

14、notion word),封闭类词大都信息量小,基本上都是功能词(function word);b 开 放类词都是不定位的、自由的,封闭类词有相当一部分是定位的,粘着的;c 开放类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 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封闭类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词与词的相互关系上;d 开放类词大都发音清晰,声调 固定,封闭类词则有相当一部分发音较轻,声调易变;e 开放类词大都出现频率低或中等,封闭词大都出现频 率高或较高。根据上述标准,开放类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它们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封闭类 词包括副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拟声词,这些词虽然大都符合上述五条标准,

15、但是在语法功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们有的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有的主要充当句子成分,有些则既不能 充当句法成分,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上面前一种方案的缺点是,首先是必须彻底改变近一个世纪的汉语词类基本格局,尤其是将传统的虚实 两分降格为第二层次的分类关系;而且必须将副词两分,再增加三个新的词类,方位词、趋向词、方式词;操 作起来可能不太顺畅,其可接受性可能要差一些。其次是少数词类还是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比如量词虽然 也是以表示词汇意义为主的,但其功能上却是不自由的;语气词归入功能词也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它们主要是 表示情态和情感、语气和口气的。 后一种方案的缺点是,首先是没有将拟声词和叹词同其

16、他表示语义的词区分开来,它们同其他封闭类词 其实并没有什么共性。其次是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这四类词同其他封闭类词在数量,功能和意义等方面都 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只是由于它们都具有大致可以列举的特点,才被归入封闭类词的,在分析和操作时有可能 引起混乱。 四、我们的基本观点 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离散的、孤立的观点来研究词类,总是希望找出词类内部的周遍性特征和外部的 排他性特征,以及不同词类之间的明确的区分标准。其实无论是实词虚词的内部,还是各种词类的内部、都存 在着程度不等的差异,而不同词类之间倒反而会存在许多相似点和共同点,词类之间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差别 实际上都是一种以程度强弱为序的连续统。而且,无论是词的语法意义还是句法功能,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定式。所以,无论我们采用哪一种分类观点,都应当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进行汉语 词类的宏观和微观的研究。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词的分类和归类是两回事。分类是从宏观上、理论上对一种语言中的全部的词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