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8046010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第一章第一章行星地球行星地球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项目内容 一、地 球内部圈层1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速度比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速度比较慢,仅能通过固体。 2不连续面指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在地面以下平均 33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的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地面以下 2900 千米处的界面叫古登堡界面。以两个 不连续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

2、地核三个圈层。 3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二、地球的 外部圈层5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6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 7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8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考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 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 和横波(S)之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

3、 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 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 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 位于大陆部分地下 33 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 地下 2900 千米处。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 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3圈层划分: 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 (Km)特征地壳(莫霍界面)平均 17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下地幔外核地壳地幔地核内核上地幔岩石圈3eu

4、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上地 幔固态 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 发源地)地 幔下地 幔可能为固态 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地核内核(古登堡界 面)10002900 5000 6370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例 1】某地地下 30km 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 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 【解析】纵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的波

5、动方向与传播方 向垂直,所以感到左右摇摆,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答案】 C 考点考点 2.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例 2】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解析】岩石圈是地球内部圈层。水圈、大气圈运动虽明显,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但生物 圈是最活跃的,因为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改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D 考点考点 3 3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2人类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增减大气的成分,改变大气成分的比例人类活动导致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 氟氯烃物质的增加,导致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其他大气污染物 3大

6、气的垂直分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圈层说明 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 气圈的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 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 气圈和水圈中,形成生物圈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例 3】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内容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垂直分层的

7、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 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 20 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 2060 (2)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D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解析】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不同大气层温度的变化不 同,距地面 20 千米处气压不到地面的十分之一。第(2)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负相关,冬 季易出现辐射逆温;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天气晴朗,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 飞行。 【答案】 (1

8、)D (2)C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 一、对流层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对流层的高度取决于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度,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度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温度的 高低和空气上下层温差的大小,近地面温度的高低又取决于纬度高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 等。一般,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对流层刻度就越高。 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1纬度低,对流层高度大;纬度高,对流层高度小 2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或白天)对流层高度大;冬季(或夜晚)对流层高度小。 3夏季(或白天)陆地上的对

9、流层高度大于同一纬度的海洋;冬季(或海洋)相反。 4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地区对流层高度大于寒流流经的地区。 总结: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强,对流层的刻度越高 【例 4】如果 H1、H2 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AH1H2 BH1H2 CH1H2 DH1、H2 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解析】拉萨海拔比上海高,空气稀薄,且近地面平均气温比上海低,大气对流运动比上海 弱。大气越稀薄,对流运动越弱的地方,大气的顶托作用越小,因此打开降落伞的安全高度 应越高。 【答案】A 二、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对流显著。但有时在对

10、流层底部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升高的现象,气象上称为“逆温” (严格讲,只要某高度的实际温度大于按垂直递减率计 算的理论温度都可看成是逆温现象) 。一旦逆温出现,将严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 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一般清晨逆温层达 到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上升,逆温层近地面处首先破坏,从下而上逐渐变薄,最后完全消 失。逆温常见如下三种情况:【例 5】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 率计算的气温) 。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 化情况,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A B C

11、 D (2)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大气气温除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 递减,其原因是 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 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 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 【剖析】第(1)题,逆温现象不仅包括上热下冷的现象,而且包括垂直递减率小于 0.6 /100m 的现象,图中属于前者,属于后者。只有表示非逆温现象。第(2)题,的 逆温现象最明显,所以其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第(3)题,对流层的气温随 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主要是由于对流层的热源主要来自于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答案】 (1)A (2)

12、D (3)A 基础限时训练基础限时训练 1地球内部厚度最大的圈层是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A地壳 B地幔 C岩石圈 D地核 【解析】地核的范围由地下 2900 千米到地心,厚度最大 【答案】D 2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解析】地壳和岩石圈都是有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的厚度大 于地壳的厚度。 【答案】A 3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

13、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解析】地震波过莫霍面时加速,过古登堡面时减速,故地幔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B 4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A青藏高原 B死海 C马里亚那海沟 D贝加尔湖 【解析】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答案】C 5水圈是地球的外部圈层中 A最活跃的圈层 B质量最小的圈层 C最厚的圈层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解析】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生物圈,质量最小和最厚的圈层是大气圈。 【答案】D 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

14、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 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 系也较密切。 【答案】B 7有人说:“地球像一只煮得半熟的鸡蛋”。请根据这句话,结合鸡蛋的形态结构,记忆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与物质组成。 蛋壳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其物质状态为_态;蛋白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_,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_ _ 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 鸡蛋壳合起来就代表_;蛋黄为_,物质状态为_态 【解析】半熟的鸡蛋意味蛋黄为液态。 【答案】地壳,固;地幔,软流;岩石圈;地核(外核),液。 8读“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 ,回答:3eud 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1)填图: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为共 同球心的圈层。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