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035481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市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南昌市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一、选题的必要性:一、选题的必要性:居民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状态、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1947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功能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传统健康描述指标通常是指社会医学发展早期的,以某些生物学特征如患病、残疾、死亡等疾病后果作为测量对象产生的

2、指标,如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等。这类指标资料来源多样、统计计算简便,通过直观的生物学特征揭示了人群中疾病(或疾病后果)发生的强度,间接地反映出特定人群受疾病影响的程度。然而传统健康描述指标只是反映了健康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健康状况。因此,医学领域引入了生存质量的概念,生存质量:是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等 4 个方面。可见生存质量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良好指标。生存质量最初应用于社会学领域,始于 30 年代的美国,5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Calbraith 首次提出,1966 年

3、 Bauer 在其编著的社会指标一书中对生存质量的进一步论述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医学领域的生存质量最初只局限在以临床医生用于疾病的个案观察,70 年代起有关研究广泛开展,在 80 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卫生管理学等领域并形成新的研究热潮。我国有关研究始于 80 年代中期,在社会学界开展的研究比较多,而在医学界多以生存质量调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多,且多针对特殊人群,如钟华荪等对广州城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调查研究,周杏元等对上海南市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研究,原和平等对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等等。目前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不足和问题,一是评价生存质量还缺乏金标准;二是

4、在医学的许多领域, 生存质量的研究还是空白或仅有极少的研究报道,尤其是针对一般人群的生存质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的研究还极为不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恨多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环境、生态、资源等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已成为超越国界的共性课题。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医疗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需求和渴望不断增长,极大地强化了科学技术和健康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类寿命的显著延长,老龄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002 年全球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06 亿,全球人口将以每年 087 个百分点的平均速率增长,而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将达 238

5、 个百分点。2002 年我国平均期望寿命达到 707 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67 岁)。“健康的长寿” 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老年医疗保健势必成为巨大的卫生压力。这一趋势意味着延长人类寿命必须与改善老年健康状况同步发展,旨在避免因失衡对社会、经济和医疗保障体系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现代社会竞争意识所造成的被淘汰感、落伍感和失落感以及工作、知识和技术压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缩小,生活节奏加快,人口密度增加,交通拥挤阻塞,人际关系淡漠, 自然灾害频发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导致身心持续处于应激状态、疲劳状态和空虚状态。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如吸烟、吸毒、酗酒和家庭瓦解等发生频率增加,使精神性疾病(特别是焦

6、虑症和忧郁症)、高血压、神经衰弱症和意外伤害等成为日益紧迫的医学问题,社会和心理因素与人类健康的互动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当代社会对健康的要求除了防治疾病以外, 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人们不断追求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完满共处的健全和谐状态。伴随人类对生命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新世纪的医学将由对症治疗向预防保健和个体化施治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医学模式的革命性改变, 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融生物、社会、心理和技术为一体的崭新医学模式,与之相适应的医疗保健、心理治疗、劳动保护、营养咨询和特殊护理等服务行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居民的生存质量。南昌市作为省会市,人口 448.9

7、万,其中农业人口260.9 万,非农业人口 187.9 万。要实现中部崛起,人民群众生活达到小康的目标,必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健康状况。南昌市居民健康状况如何?其生存质量如何?居民总患病率、分病种患病率、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平均期望寿命、质量调整期望寿命、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流行情况如何?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分别是什么?城乡差距到底有多大?卫生问题及其范围与严重程度如何?哪些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效果如何评价?目前还未见对南昌市的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报道。二、技术方案论述:二、技术方案论述:目标:目标:1、掌握我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

8、响因素,发现主要卫生问题及其范围与严重程度,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提出干预策略,并评价其效果。为政府改善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2、探讨生存质量的理论和方法作为衡量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社区健康促进效果的应用价值。具体技术指标:具体技术指标:1、南昌市居民生存质量水平、分布、公平性(基尼系数)及其影响因素;2、居民总患病率、分病种患病率、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意外伤害发生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平均期望寿命、质量调整期望寿命;3、卫生资源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流行情况、膳食营养状况。4、居民主要卫生问题及其范围与严重程度,提出干预策略。5、生存质量的理论和方法在评价

9、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社区健康促进效果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一)南昌市城乡居民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调查对象目标人群(总体):南昌市的常住居民(调查当年在调查县区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抽样人群(样本):全市4县5区24个乡镇(街道)72个村/居委会共约15万名居民。2、调查内容和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到政府及相关部门查阅有关南昌市及各县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风俗习惯、人口学特征、居住环境、卫生设施、饮用水、生活用燃料、大气环境污染、经济状况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对被抽到的村/居委会调查:到居委会和派出所了解人口学特征,卫生资源情况,死亡人

10、员名单,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死因调查。(3)对被抽到的家庭进行健康状况及膳食调查,对家里的 0-5 岁的小孩测量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含量。(4)对被抽到的个人进行生存质量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5)定性调查:召集有关人员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座谈。3、资料整理分析: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包括卡方检验、logistic 回归等。综合归纳,分析居民生存质量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发现主要卫生问题及其范围与严重程度,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提出干预策略。(二)社区健康促进干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研究1、群组现场试验: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有代表性的两个社区(城市和农村各一个)开展

11、健康促进干预活动持续两年,另选两个社区作为对照(不干预) 。干预前、干预中期及干预后均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比例、死亡调查、居民营养状况、居民疾病现患情况、疾病负担状况、社会特殊问题等。在每个社区(行政村)中随机抽取 200 户,每户选取居民户中出生日期与调查日期最接近的 1869 岁居民进行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2、资料整理分析: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各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评价干预效果,并将生存质量指标与其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生存质量的理论和方法作为衡量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社区健康促进效果的应用价值

12、。设备和器材设备和器材1、笔记本电脑 1 台,现场调查使用。2、便携式血红蛋白检测仪3、身高、体重、血压计4、村/居委会基本情况调查表5、死因调查表、意外伤害调查表6、家庭健康状况调查表7、膳食调查表8、生存质量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表步骤与进度和经费预算步骤与进度和经费预算资金使用安排(万元)起止年月主要工作自筹资金三项经费2005.8-查阅有关文献资料、1.02005.12课题设计、预调查、制定计划2006.1-2006.2印制调查表,购买仪器设备,确定样本,人员培训3.02006.3-2006.6现况调查 2.05.02006.7-2006.8选择干预与对照社区,基线调查1.02006.9-

13、2008.9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干预4.02008.10-2008.12分析工作,结果分析,完成科研论文,鉴定验收0.50.5三、项目实施支撑条件项目实施支撑条件(1)技术来源:依靠单位专业人才优势实施项目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检测人员已掌握相关检测技术。(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本单位为国家专业卫生检测机构,有完备的实验室检测设备和条件,有各类专业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具备相关检测资质和丰富的检测经验。(3)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本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30 人,其中主任医师 4 人,副主任医师 18 人,副主任检验师3 人,主管医师 28 人,主管检验师 27 人,高级职

14、称以上人员占16,中级职称以上占 59。本项目的负责与主要参与人员均由专业人员构成,其中负责人为 2 名高级职称人员,主要参与人员有 2 名高级职称人员和 4 名中级职称人员。五、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通过此项研究,掌握我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主要卫生问题及其范围与严重程度,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提出干预策略,并评价其效果。为政府改善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探讨生存质量的理论和方法作为衡量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社区健康促进效果的应用价值。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本研究,为今后更好地改善卫生服务,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必将进一步推动卫生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