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与处理_NoRestriction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80283 上传时间:2017-02-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与处理_NoRestriction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与处理_NoRestriction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与处理_NoRestrictio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与处理_NoRestriction(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国畜禽种 业中国畜禽种 业中国畜禽种 业中国畜禽种 业 随着各级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 畜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 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规模化的畜禽生产基地 , 极大地缓解了的肉 、 蛋 、奶短缺问题 , 提升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 但畜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养殖场畜禽粪便大量堆积 ;污水和粪便任意排放 ; 散发出恶臭气味 , 污染空气 , 严重影响畜禽生长和人体健康 ; 也成为了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 畜禽粪便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 因此 ,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已经迫在眉睫 。1 禽畜粪便的排放量近年来 , 由于集约化禽畜生产迅速

2、发展 , 禽畜粪便的发生量急剧增加 。根据正常情况下禽畜的粪尿排放量及其 N、 P 等含量 (见表 1 和表 1), 可估算出一个年出栏 10000 头猪的畜牧场 , 平均每天猪粪便的排放量达 其 中 N 和 P 的排放量分别达105 70年饲养 10000 羽产蛋鸡的养鸡场 , 平均每天的鸡粪便排放量达 , 其中 N 和 P 的排放量分别达 染土壤 、 地下水在禽畜粪便堆 放 或 流 经 的 地 点 ,有大量高浓度粪水渗入土壤 , 可造成植物一时疯长 , 或使植物根系受损伤 ,乃至引起植物死亡 。 粪水渗入地下水 ,会使地下水中硝态氮 、 硬度和细菌总数都严重超标 。染地表水 , 破坏水生态

3、系统 , 甚至影响饮用水源 , 危及人类健康大量禽畜粪便直接或随雨水流入水体 , 可使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 水质腐败 , 水生生物死亡 。 据测定 , 当禽畜粪水流入池塘而使水中氨含量达到或 超 过 l 时 , 就会对鱼产生毒性 。 此外禽畜粪便中可能存在的肠道传染病菌和人畜共患的病原体 , 都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便恶臭的污染刚排出的禽畜粪便含有 在未能及时清除或清除后不能及时处理时臭味将成倍增加 , 产生甲基硫醇 、 二甲二硫醚 、 甲硫醚 、 二甲胺及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 。 如年出栏 5000 头的猪场每天的氨气量达 斤以上 。 恶臭气体会对现场及周围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如引起精神不振 、 烦躁 、 记忆力下降和心理状况不良 , 也会使禽畜的抗病力和生产力降低 。3 厂无害化处理即在大型养殖场建立完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 可以建一些污物处理池 ,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无害化处理厂 , 实行工业化处理 , 实现零污染排放 。 工厂化好氧发酵处理是一种比较彻底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 , 它不会产生明显的二次污染 , 处理后的产品性质稳定 、 可以进行贮存和运输 。发酵处理后的畜禽粪便 , 已是一种稳定的富含有机质的肥源 , 可以改良土壤 、 提供作物养分 。中堆贮发酵处理该种方法适用于农村养殖比较集中的村屯 , 投入少 、 操作简单 , 效果明显 , 在广大农

5、村较为容易做到 。 即将各户产生的畜禽粪便统一运出村外空地上堆贮 , 添加生物菌剂 , 经一段时间生物发酵处理 , 从而达到畜禽粪便彻底脱臭 、 腐熟 、 杀虫 、 灭菌的无害化 、 商品化处理目的 , 作为有机肥还田 , 培肥地力 , 涵养水源 , 节约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 , 降低种植业成本 , 实现农牧并举 , 良性循环 ;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还可以销售到专业厂家进一步加工生产超级专用肥 。气发酵该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养殖场 , 通过建设沼气池和蔬菜大棚 , 实现三位一体 , 循环利用 , 节约生产成本 、 增加经济收入 。 即畜禽粪便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 用于

6、取暖做饭 , 节约烧浅谈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与处理张路寒韩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50500)表 1 各种禽畜的粪尿排放量 (公斤 /只 日 )68121711111 禽畜粪便的化学成分 ()469101415181818141518181819118181817115151840中 国畜禽种 业中国畜禽种 业中国畜禽种 业中国畜禽种 !柴等燃料成本 , 沼渣作为肥料用于蔬菜大棚种植优质蔬菜果品 , 降低蔬菜生产成本 , 还可以提升蔬菜果品的品质 , 增加收益 , 可谓一举多得 。作饲料由于禽类 (尤其是肉鸡 ) 消化道短 , 对采食的饲料不能够完全吸收 ,即排出体外 , 粪便

7、中还有近 4050的营养物质没有被利用 , 像这类畜禽粪便 , 就可以通过发酵 、 干贮等方式 ,作为其他牲畜的优质饲料 , 比如饲喂生猪等 , 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 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 增加收入 , 也有效地避免了饲料资源的浪费 。作菌类食品培养基由于畜禽粪便营养较为丰富 , 价格低廉 , 目前有一些专家正在研究利用畜禽粪便 , 经过晒干 、 粉碎处理后 ,作为食用菌类培养的培养基 , 加入各类菌种 , 生产食用菌 。 但其对人类使用是否安全 , 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总之 , 随着家禽饲养量的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迅速提高 , 家禽生产排泄物作为环境 、 溪流 、 江河和地下水的污染源

8、之一 , 已成为家禽业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正日益引起禽场周围居民的不满和环保部门的关注 。 因此 , 全面控制养禽场的粪便污染已势在必行 。表 1 各种禽畜的粪尿排放量 (公斤 /只 日 )68121711111 禽畜粪便的化学成分 ()4691014151818181415181818191181818171151518 在无痛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 麻醉的出现是外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 在大多数人眼中 , 患者最关注的是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 , 却不知道麻醉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状态被称作是介于生死之间的“中间态 ”。 麻醉医生作为 “无影灯下的生命保

9、护神 ”, 不但要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无痛 ”, 更要确保在手术全过程中 ,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生理状态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 如今 ,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 已经从法律上将手术室的掌舵大权由外科医生移交给麻醉医生 , 这种转变体现了麻醉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 麻醉运用在动物的医治上 , 也同样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动物手术时的疼痛感觉 , 使动物在手术中安定 , 并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刺激对动物带来的影响和损害 , 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 麻醉是兽医外科手术 , 尤其是动物临床及大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内容 。 安全麻醉对外科有两层意思 , 一是 “不残忍 ”, 二是提高外科手术的效率 ,

10、两者会对手术的愈合或动物的健康恢复起积极作用 。 目前 ,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大类 。 本文主要从日常工作中应用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进行综合阐述 , 以供参考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通过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 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性的抑制 , 使动物形成特有的麻醉状态 , 表现为镇静 、 无痛 、肌肉松弛 、 意识消失等 。 动物在全身麻醉条件下 , 可以施行比较复杂和难度较大的手术 。 从临床应用看 , 全身麻醉可分为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 ,可根据情况选择应用 。入麻醉吸入麻醉是指使气态或挥发性液态的麻醉药经过呼吸由肺泡毛细血管进入循环 , 并达到中枢

11、 , 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 。 因其麻醉深度 、麻醉期易控制 , 故临床上较为常用 。入麻醉的反应过程吸入麻醉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性过程 。 连续给予吸入麻醉药 ,随着脑组织内麻醉药分压的升高 , 产生不规则的下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抑制的顺序是大脑皮质 、 皮质下中枢 、小脑和脊髓 。 脊髓的感觉功能比运动功能先被抑制 。 最后 , 延脑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被抑制 。 根据麻醉的深浅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1) 镇痛期 : 从麻醉开始至意识完全消失为止 。 主要为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开始受到抑制 。 (2) 兴奋期 : 从意识消失至眼睑反射消失和呼吸变得规则为止

12、。 大脑皮质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 , 减弱了对运动中枢和皮质下中枢的控制和调节 。 主要特点是对一切外来刺激表现出过度和失常的反应 。 此期对动物不利 , 应选用复合麻醉或选用无刺激性而作用快的药物 ,迅速度过此期 。 本期内不宜进行任何手 术 , 应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刺激 。(3) 外科麻醉期 : 从呼吸不规则转为规则直至呼吸濒于停止为止 。 呼吸从不规则转为规则是进入此期的最显著的标志 。 此期间脑 、 中脑 、 桥脑自上而下逐渐受到抑制 , 脊髓则从下而上受到抑制 。 (4) 延脑麻痹期 : 从呼吸停止到心跳停止 。 延脑呼吸中枢麻痹致呼吸停止 。 呼吸刚停止时 , 循环中枢尚未受到完全抑制 , 可维持心跳和兽医中麻醉的药物及方法简述辛伟平 (广西桂平市社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206)许惠兰 (广西苍梧县梨埠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3114)交 流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