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土钎探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2507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土钎探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土钎探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土钎探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土钎探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土钎探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土钎探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土钎探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会所基础钎探方案一、工程概况:成都极地海洋世界旅游板块一期海洋文化俱乐部悦会馆工程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本工程建筑面积 5530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797 平方米,地下室 3733 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 12 层。地下一层层高 4.60m,一层层高 4.5m,局部二层层高 3.9m。本工程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478.45 米。地下抗水板板面大面标高-4.6m 至-4.8m。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南区。场地地势较平坦,交通较便利。 现场测得各勘探钻孔孔口绝对高程介于 483.249487.26m ,高差4.011m,场地平均高

2、程在 485.095m,地 势较为平缓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华阳镇极地海洋世界旁,紧邻成都市天府大道。场地视野开阔,交通方便。勘察期间测得场 地地面高程 474.750482.670m ,高差 7.92m,平均高程 478.082m,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级阶地。2、气象、水文特征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11.6983.9mm,丰水期为 69 月,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4%,枯水期为122 月。多年年平均降水量 916.71116.8mm,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 82.1%。多年年平均气温为 16.1,极端最高 为 39.3,极端最低-25.9。多年年平均风

3、速为 1.35m/s,最大 风速为 14.8m/s,极大风速为 27.4m/s,最多风向为 NNE。3、区域地质概况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坳陷西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东南侧(见图 1)。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磨盘山断裂及其他次生断裂。但除蒲江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4、地层结构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 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 3al+pl)成因的粉质粘土、粉土、砂和

4、卵石,下覆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及砂岩。地层特征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 4ml)杂填土:褐、褐灰色、黑色,松散,稍湿;主要由建筑垃圾、粘性土和回填砂岩块组成,由近期堆积而成,未固结。场地普遍分布,层厚 0.54.0m。素填土:褐、褐灰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砖瓦屑、植物根系组成,近几年堆积而成,尚未完全固结。场地局部分布,层厚 0.33.0m。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 3al+pl)粉质粘土:褐灰色;硬塑坚硬;局部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及少许钙质结核,底部粉 质增多。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厚 0.37.3m 。粉土:褐灰色;密实为主,局部中密;湿为主,局部很湿和稍密;

5、韧性低;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少量云母粉,局部地段土层有机质含量较重。该层场 地均有分布,层厚 0.36.2m。粉砂:褐黄、黑色;松散;很湿饱和。局部地段相 变为细砂。以 长石、石英为主组成,含少量云母片、暗色矿物,该层主要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卵石层之上,厚度 0.33.6m。局部地段有机质含量较重,主要分布在 12#、13#、14#楼的部分钻孔砂岩顶面上。中砂:青灰色;松散;饱和。以长石、石英 为主组成,含少量云母片、暗色矿物,该层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卵石层之上和之中,厚度 0.35.1m。卵石:褐黄、黄灰、青灰色,松散密实。主要以花岗岩、石英岩、灰岩等组成,呈 亚圆形,强中等风化,分

6、选性和磨圆度较好;一般粒径 48cm ,大者可达 20cm 以上,上部隙间充填粘粒为主,下部以砂粒充填为主。卵石 层中夹有不 规则分布、厚度不等的中砂及圆砾透镜体。卵石层埋深 2.0m9.8m, 标高 472.45479.85m,平均标高 471.83m,起伏大。按超重型 动力触探 N120试验,密实度可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四个亚层;松散卵石:卵石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 5055%, N120击数 24 击/10cm;4稍密卵石:卵石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 5560%, N120击数 47 击/10cm;中密卵石:卵石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卵石含

7、量 6070%, N120击数 710 击/10cm;密实卵石:卵石交错排列,绝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70%,N 120击数10 击/10cm。砂岩:棕红色;硅质胶结,细粒结构, 层理发育清晰,岩层倾角近于水平,呈厚中厚原状。局部可 见砂质泥岩,垂直裂隙 较发育,裂隙面有铁锰质浸染。该层顶 板埋深 1.018.5m, 标高 461.35478.24 高差 16.89m;与上覆第四系地层 呈不整合接触。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和中等风化砂岩两个亚层:强风化砂岩:多呈碎块状,冲击钻进较困难,岩体 结构已大部分破坏,构造 层理不清晰,裂隙发育。该层局部地段缺失,厚度一般 0.61.5m。中等风化砂岩

8、:岩芯呈短柱状,岩体结构部分破坏,钻进困难,岩体 较完整。泥岩:砖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分布,不连续。在钻探深度内根据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泥岩和中等风化泥岩 2 个亚层。强风化泥岩:砖红色,含较多粘土质矿物,少量石膏、 钙芒硝和灰绿色物质,风化裂隙发育,岩心呈碎 块状,手捏即碎,侵水迅速 软化。中等风化泥岩:砖红色,中厚层状构造, 节理面矿物风化成土状,岩心呈短柱状,敲 击声脆,用手难以折 55、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主要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砂、卵石为主要含水层。主要由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 补给。勘察期 间处于枯水期,由于场地附近施工降水,地下水位变化 较大, 测得稳定水位深度 为

9、2.07.5m 。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化幅度 约 1.0m2.0m 左右。据收集资料,该场地最高水位埋深为标高约 473.00m 左右(可作抗浮 设计水位)。地下水渗透系数 K20m/d。砂岩、泥岩中含有孔隙、裂隙水,水量不大。三、钎探1材料要求砂:一般中砂。2主要机具(1) 人工打钎有:一般钢钎:直径 2225mm 钢筋制成,钎尖呈 60尖锥形状,钎长 1820m。大锤:重量 810 磅。3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槽)底标高,表面应平正,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白灰点。(

10、4)钎杆上预先划好 30cm横线。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拔钎移位整理记录记录锤击数6检查孔深灌砂(1)就位打钎: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钎端头,锤举高度一般为 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 50cm,将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2)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 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3)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余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11、4)移位:将钎杆或触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5)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或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 30cm左右时,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灌一次,另一种是每天打完,统一灌一次。(6)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7)冬雨期施工1)基土受雨后不能进行钎探。2)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能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5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2)基本项目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12、。钎孔灌砂应密实。6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1)如打钎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而任意填锤击数。(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1)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锤击数)的钎孔分开。2)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钎探记录表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工程名称:成都极地海洋世界工程项目旅游板块一期海洋文化俱乐部-悦会馆钎探部位: 锤重:8 磅 钢筋型号:22 钎探时间:各 步 锤 数顺序 0-30 30-40 40-50 50-6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60 160-170 170-180 180-1908号施工单位代表(签名): 监理单位代表(签名): 建设单位代表(签名):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